故宫里的冷知识(2)——大内里的三烟囱

常去故宫的朋友应该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在坤宁宫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殿,其中位于西侧的小殿背后赫然耸立着一个烟囱(如图所示),曾见有说法言其是暖阁的烟道,以作供暖排烟之用。然而这种说法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按照清代对坤宁宫的改造,其西面为祭祀场所,东面则留出一个暖阁作为皇帝大婚洞房之用,既然需要住人的冬暖阁都不需要露明的烟囱,那么这根烟囱到底是何用呢?
结合坤宁宫在清代的实际功用,我们可以得出唯一的结论:这根烟囱与祭祀有关。

在坤宁宫正殿的东西两侧的配殿类似于乾清宫两侧的昭仁殿和弘德殿,但这两所配殿没有名字,通常叫东暖殿和西暖殿。和坤宁宫的东西暖阁不是一回事。两所配殿的具体功能不详。西暖殿为清室祭祖处,东暖殿则为皇帝大婚行礼的地方。由此可以得知,这个烟囱是为祭祖所用的大灶火道所留的。
而这样的烟囱在故宫里一共有三根,除了坤宁宫的这根外,在宁寿宫还有两根。

宁寿宫是乾隆为了退休而修建的一座典型的满族建筑,它的建筑上充满了关外的特点,比如细而浅的廊柱和几乎落地的大隔扇窗。宁寿宫仿造坤宁宫,于背面开正门,正面开偏门。大门正对着的就是毗卢罩灶间,这里有几口大锅,灶前还有木案和木盆,这些均是为了萨满教祭祀仪式准备的。萨满教祭祀需要杀猪,且要所祭神明听到猪的叫声,所以就在神殿中宰杀,杀完了就在殿内煮肉,殿外的烟囱就是为出烟而建的。当然,也许这两根烟囱可能从未曾冒出过一缕青烟,因为自宁寿宫建成后,乾隆从未来此住过一天。


在殿侧或后面设有烟囱的建筑除了北京故宫的宁寿宫和坤宁宫外,还有沈阳故宫的清宁宫以及清东陵的一些硬山小殿等,其中清宁宫的烟囱与故宫的一样是为祭祀出烟用,而清东陵的则只是为了护陵人过冬取暖出烟所设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