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福州地铁1号线二期开通初期运营
这一次,我们选择等了一周再发布这篇文章。我们实在没有档期了,虽然早早写好了文章,想想还是其他线路比这只有5km的延伸段更有看点,所以不如“跑得慢点”。“幸福红,绘出梦想新蓝图”——福州地铁1号线二期,即使它从来就没有热度,我们还是来了。

“终点站三江口到了,请所有乘客携带好随身物品从右侧车门下车,注意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欢迎再次乘坐福州地铁。”走上三江口站的地面,眼前是福州新区正如火如荼建设的热土。但却很少人知道,这里曾浸没在三江并流的水域之滨,悄无声息地等待着她的华丽转身……
线路小档案

二期线路长度:约5km
二期站点数量:4站
二期开通时间:2020年12月27日
运营时间:06:30-23:00
运行交路:三江口/福州火车南站-象峰
七年磨一剑 新区圆梦轨交
2013年,三江口片区还未成片开发,1号线也还未通车,但其从福州火车南站向南延伸的规划就已提上了日程。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二期)初步设计的批复》中提及:1号线二期设湖际(即现安平)、梁厝、下洋3站,在梁厝、下洋两站与6号线换乘。

其中,《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2014~2020)》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网上公示中曾提及1号线延伸线的微调——延伸至马尾。从那时起,与三江口隔江相望的马尾居民开始了等待1号线继续向东延伸的日子。

2015年,福州新区的设立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位于福州新区三江口片区范围内的1号线二期经论证取消了过江延伸马尾的规划,不久后也确定由下洋站再向南延伸一站至三江口站,扎根在三江口片区。

此番规划引起了部分市民尤其是马尾居民的热议。直到2020年7月,服务于马尾的2号线东延段规划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才逐渐平息了这些议论。

历经多次规划调整后,1号线二期终于在2017年得以全线开工,距离规划的首次提出已过近4年。在规划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三江口站被建造为地下一层侧式站台。临近乌龙江的车站与其站后空间埋深较浅,短期内已不再具备向南潜入江底或飞跃江面继续延伸的条件,1号线的全长也定格在了象峰至三江口的约30公里。
三江并流 向海而生
虽只有短短四站,但1号线二期承载了连接福州主城区与滨海新城的责任。
安平站
安平站是1号线二期的首座车站,以附近村落命名的站名寓意美好。

车站装修上看,1号线二期整体的风格都与一期白色的大量运用相统一,虽细节上有一些优化,但整体并没有太大的突破。

2号线较为”成功”的部分装修案例带入1号线二期。安平站的吊顶中便融入了福州市花茉莉花的元素,彰显了福州城市特色。

闸机方面,1号线二期采用了与已运营线路均不同的“拍打门”式闸机。

1号线二期整体的出入口设计与2号线统一。地下在出口处使用线路识别色“幸福红”围出三边,使其更加显眼。

地上部分则采用黑色边框搭配侧边玻璃,并使用了封顶的设计。

梁厝站
梁厝站是福州首座平行岛式同台换乘车站,向滨海新城奔去的6号线在此站与1号线同方向换乘。待6号线开通后,两线将共同构筑起榕城“东进南下,沿江向海”道路上的客流大动脉。

作为换乘站的符号,梁厝站的吊顶加入了蓝色的波浪,提示6号线识别色“福州蓝”的同时,也突出了福州城市立足江河、拥抱海洋的态度。

该站站厅的面积较大,站台中柱子的设计融入了树型造型的装饰,与福州市树榕树的“独木撑天”相呼应,使整体观感典雅、大气。

梁厝站设有母婴室,可以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该站的部分出入口位于正在进行开发保护的梁厝历史文化街区内,为体现出梁厝古厝的风采,出入口顶盖采用了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鞍墙进行装饰。


下洋站
下洋站与梁厝站共同实现了1号线与6号线的连续两站换乘。与梁厝站不同的是,下洋站的两个岛式站台分列两条线路,乘客需要通过站厅换乘。该站的装修为一般站的设计,吊顶具有一定的弧线造型,但在颜色上没有大的改变。

但借1号线二期开通的东风,1号线全线屏蔽门上方的导向标识得以升级。新版导向在大字站名位置增加了前后站信息;线路图中,当前站使用圆角矩形高亮,并辅以三角形显示方向;线路图下方出现了指示行车方向的箭头;终点站方向的面板上,路号与站台显示在了终点站之前,以方便乘客在换乘站识别不同线路。

三江口站
三江口站是1号线二期的最后一座车站,也是全线的终点站,结构上采用了地下一层侧式站台的设计。

三江口站有一个巨大的“坑”等着各位前往体验的乘客去踩——连通两侧站台的通道位于付费区外。而终点站也无法继续上车,因此乘客在车站付费区内无法正常换向。如今新建的地铁中已极少有这样的操作。

车站吊顶中,三条蓝色的波浪连接了宽阔的非付费区与付费区,好似江水流过,点出三江口地名的来历——闽江、乌龙江与马江三江交汇之地。

总结与展望
一线,一城,一世界。三江口片区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地铁的引入为该片区的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未来1号线、6号线双线驱动,将带动福州城市格局东进南下,向海延伸。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福州作为闽都文化的发源之地,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良好保护也有目共睹。

福州地铁秉承了这一理念,在接续的施工与设计中将古厝文化融入其中。传统文化与现代交通交融,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此外,1号线二期在线路的首末班上放出了一个“小彩蛋”:早班的出库车自6:30起,由一期终点福州火车南站开始载客进入二期4站。较为罕见的操作,使福州火车南站往三江口的首班提前至6:30,看起来似乎带有了“多点首班”的影子。

“承上启下”的1号线二期,对福州地铁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接下来的几年里,福州地铁将陆续开通6号线、5号线、4号线、滨海快线、2号线延伸段、6号线延伸段等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福州地铁初步成网后,主城“十字+环”,新城干线衔接的线网格局,将助推城市发展的脉络进一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