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和应用」宝马魏岚德:无责任,不豪华
作为一家德国车企,宝马为何多年来在中国持续不断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贡献着力量,改变着相关行业?对于跨入第15年的BMW中国文化之旅,绝对称得上是一项不那么容易,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建设性作用的项目。

2021 BMW中国文化之旅以及BMW中国文化15周年之际,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博士接受了包括宝马客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以下为部分采访问题实录。

问:我们注意到,华晨宝马不久前发布了《2020可持续发展报告》。今年,很多公司都在谈论可持续发展。您认为BMW与其他企业相比,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宝马集团早在20多年前就将可持续发展列入了集团公司战略议程,因此华晨宝马关注可持续发展也已有多年历史。从2014年开始,华晨宝马就通过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形式,透明公开地与公众分享华晨宝马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有几个特点:在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我们是先行者;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企业核心战略;我们的方法是通过创新和前沿技术驱动可持续发展;我们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是,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在整个价值链上产生极大影响,这是我们区别于其它企业的重大特点;我们把人与社会放到与企业利润同等重要的位置。

问:您如何解读您的观点“无责任,不豪华”?
答: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绿色,它更关乎人与社会。华晨宝马明确了三个可持续发展方向,包括气候变化行动,负责任、循环和有韧性的价值链,以及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BMW坚信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不应仅关注销售与利润,还应以长远眼光看待更有价值的事。
2019年,著名的CEO圆桌会议发表了一份声明,认为优秀的企业应肩负责任,并为客户、员工、供应商、社会和股东创造不同维度的价值。除了我们的品牌、产品和服务,我们还为社会创造价值。我们将继续贡献本土社区,为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贡献力量。通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我们不仅履行了对员工、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还通过创新方式联结利益相关方,扩大社会影响。

“BMW中国文化之旅” 完美诠释了BMW企业社会责任“以赋能创造共享价值”的理念: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新BMW 7系华彩辉耀典藏版是东西方美学互融共生的典型代表。

成为打造企业声誉与品牌美誉度的独特手段:“BMW中国文化之旅”通过BMW为“联结”,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不仅极大帮助解决了社会问题,在长期并且持续创新性地贡献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同时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声誉及品牌美誉度。

确保产品质量是华晨宝马最根本的责任体现。华晨宝马的全面质量管理战略将客户视为中心,并投入资源和专业知识以创造最先进产品。华晨宝马从订单到交付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零缺陷”的目标。

问:我们经常看到BMW将其企业社会责任描述为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请问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答:在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引下,BMW始终秉持三大原则:长期发展、实效为先、全员参与。BMW利用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切实解决社会问题,并通过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促进社会发展。
以BMW企业社会责任全球战略为指导,基于中国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中国社会以及我们的企业创造共享价值。为此,我们不断在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中寻求创新,带动利益相关方共同应对社会挑战。
问:今年是“BMW中国文化之旅”的第15周年。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过去15年项目的主要成绩吗?
答:14年间,“BMW中国文化之旅”先后探访了中国24个省及直辖市和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39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中90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超过2300万元的捐助,举办了13场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资助并赋能培训超过500位非遗传承人,累计影响人数超过900万人次。

对行业而言,创造了一种范式:为“非遗走入现代生活”,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创造了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范式:以“授人以渔”的模式,可持续的为传承人赋能。以及可行、可信、可复制的典范案例:“BMW中国文化之旅”政府相关部门、媒体、合作伙伴及公众的广泛认可。

对社会而言,引领了一种模式:为各地“非遗+ 旅游”做出引领性、创新性的贡献。BMW以企业的方式搭建了“政府-市场-民间-学者-媒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体系。相较于传统的方式,该体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扶持传承人为核心,激活公众和市场为支撑,并借助于BMW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来引起社会关注和调动中国最优质的相关资源等,共同推动系统化地解决非遗“传承难”和“活化难”的困境。

以及以前瞻思维和创新传播,引领文旅融合。对BMW而言,诠释了一种理念:为宝马企业社会责任,完美诠释了“以赋能创造共享价值”的理念:“BMW中国文化之旅”通过BMW为“联结”,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不仅极大帮助解决了社会问题,在长期并且持续创新性地贡献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同时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声誉及品牌美誉度。
问:作为主机厂,为什么选择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将文化置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地位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BMW中国文化之旅”是宝马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BMW中国文化之旅”是BMW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会问题发起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历经15年发展,该项目已成为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典范。该项目极大地促进了BMW对中国消费者的深入了解,极大地促进了BMW与利益相关方及当地社区的紧密联结。
问:近年来,很多企业都发起了与文化相关的项目,但很少有企业能坚持15年。在您看来,“BMW中国文化之旅”可以持续开展多年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答:“BMW中国文化之旅”从发起之初便是BMW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差异化项目,项目能够持续开展15年有以下3个主要原因:1.长期开展并持续创新,创造了BMW独有的模式:2016年,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建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开启对非遗传承人“授人以渔”的赋能模式,提升非遗传承人的工艺技能。2019年起,创新基地合作模式升级,以“做中学”的模式,带领、帮助非遗传承人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品
2.以独特的方式贡献企业及品牌形象。“BMW中国文化之旅”通过BMW为“联结”,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不仅极大帮助解决了社会问题,在长期并且持续创新性地贡献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同时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声誉及品牌美誉度。

3.搭建可持续的非遗社会化平台,创造共享价值。“BMW中国文化之旅”以“利他式的自利”方式创造共享价值,提供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的支持。项目针对清晰且重要的社会议题,以系统化的思维方式,让非遗能够嵌入到现代化体系中。
问:随着项目进入第15年,“BMW中国文化之旅”今年的亮点有哪些?
答:1.云南探访。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将分为东、西两条路线,深度体验多元民族文化中相融共生、天地人和的可持续生态文化并探寻传承千年的“风物匠心”。
2.持续赋能。持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遴选来自云南的5位非遗传承人进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与清华美院导师共同开发的非遗文创产品。
3.《非遗文化创意创新案例集》(暂定名)。“BMW中国文化之旅”15周年之际,计划推出《非遗文化创意创新案例集》(暂定名),以“可持续、可复制”为目标,展示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社会各界相关方提供借鉴及范式。

4.非遗旅游攻略:联合马蜂窝推出《BMW 中国文化之旅云南非遗旅游攻略》,助力云南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5.主题文化沙龙:举办6场主题文化沙龙,并通过直播,扩大云南非遗的公众影响力。
体验BMW的创新、生态可持续与纯粹的驾驶乐趣,由此开启。
BMW 授权经销商
杭州和诚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杭州元通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永康泓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象山泓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义乌泓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绍兴泓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南昌和诚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赣州宝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抚州宝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吉安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