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韩国女团成员人气的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以吒芙鲸为例

略论韩国女团成员人气的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以吒芙鲸为例
之前我发表的一篇文章
《韩国政治与女团格局之关系初探》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5070960/?from=readlist
获得了不少人的关注,但那篇文章主要是从宏观的政治—文化二元角度对韩流进行分析,颇似“空疏之学”。我相信随着韩流文化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韩流这个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和必要性也在逐渐提高,面对多元化的韩流,我们的研究需要一种坦言“宏观”、直面“微观”的精神。该文是回避“微观”的“宏观”理论,是空疏之学,因此从微观角度剖析韩国女团的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缺乏“宏观”的“微观”研究(比如网上各种分析音源、销量、百万直拍、人气排名的帖子),只能算得上是饾饤之学:只是数据的积累,缺乏大视野的解说。所以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必须要宏观-微观兼备,我不能保证我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本文应该是我向这个理想迈进的一个台阶。
提到韩国女团成员的“分配”,大家一般会想到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成员的“职能分配”。比如我们都知道的“主唱”、“主舞”、“门面”、“主rap”以及争议性更大的“xx担当”和“民推xx”、“新闻通稿”版本的分配。
但是这种定义下的“分配”在最近一段时间及可预见的将来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第一是因为现在的女团越来越不重视唱跳rap等“硬实力”而偏重于颜值身材营销等“软实力”,所以最近新出的女团比如ive和new jeans迎合了“市场潮流”,基本取消或者弱化了这些“职能分配”的定位。比如ive的官方“唯一性”定位只有队长(安宥真)和忙内(李贤瑞),且后者仅是年龄的“自然分配”,也就是说ive只有队长一职是“指定分配”。而new jeans没有任何官方的“职位分配”,包括队长也没有。第二是因为即便是官方分配了成员职能,粉丝也会打成一团,更不用说民推和通稿之类的了。比如ive的官配vocal有五位(除了rap担金秋天),不仅说明这种分配毫无职能“区分度”,反倒会引起粉丝内战(比如安宥真和金志垣粉丝争夺主唱之位),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假问题”,在当前韩流大环境下也就没有任何分析的意义。
大家经常提及的韩国女团成员“分配”的第二种含义指的是歌曲里的歌词“比例分配”。虽然这种分配是“真问题”,但重要性也在逐渐趋于弱势。第一是因为歌词分配的“投入”跟人气回馈的“产出”不一定成正比,比如aespa新歌《Girls》的歌词分配是冬33%、宁27.9%、刘23.5%、吉15.6%,然而我们都知道aespa的这次回归无论是专辑销量还是直拍排名还是人气顺位都跟歌词分配比例排名不成正比(aespa的这种争议并不是这一次回归独有)。第二是歌词分配的差距也仅仅是以秒计,差距并不明显,且歌词分配少的成员未必在镜头分配和其他资源的分配方面也少,所以在“宏观视角”上的确也不是十分重要。第三就是因为歌词分配的“投入”和人气回馈的“产出”也未必有关联,在演唱方面主唱或者副唱的part必然是比较高的,但唱功强的成员未必人气更高,与此相关的例子就是唱功一般、part很少,但是始终在TWICE里属于top line的周子瑜和唱功优秀、part很多,但是始终不火的队友朴志效。
既然“职位分配”和“比例分配”都不是影响女团发展的“命门”,那么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品级分配”。“职位-比例分配”是以“事(唱跳rap等具体技术性任务)”为中心的,而“品级分配”以“人(人气、热度)”为中心,鼓励“能者多得”,这样一来可以促进“能者多劳”的良性循环,防止“养懒人”。
为了更方便的介绍“品级分配”,需要先引入两个概念: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这两个词汇本是经济学概念,放在女团的品级分配上可以理解为:初次分配指一个团出道时的人气“原始积累”,二次分配指对出道后既有人气的“校正”。
一般来说出道时团内人气差距越小,初次分配就越公平。比如new jeans的五位成员在此之前都没有出道的经历,甚至个人曝光也很少,最多也不过是参与了其他团的mv录制或者伴舞之类,所以她们可以说是在一个起点平等的赛道上竞争。而aespa在出道前的成员人气就是不均等的——最著名的是围绕着刘知珉的聊天记录产生的巨大争议,不管真相如何,毫无疑问都影响了她的人气(不管是正影响还是负影响,当然从“反弹”效应长远来看对刘知珉毫无疑问是正影响),而宁艺卓出道前因为早年综艺和SM Rookies在中国已经小有名气,这也使得aespa的人气“初次分配”(特别是在中国)是不均等的。最极端的例子就是ive这种吸纳了二次出道的成员(张元英和安宥真),而且第一次出道具有巨大影响力(大热选秀限定团IZONE)而无法被忽视的团体,在ive中双塔跟其他四位“没有前半生”的成员人气差距在初次分配中已经无法弥补,必须进行“二次分配”。
那么,什么是“二次分配”呢?简而言之就是在初次分配后,在“比赛”过程中进行人为的矫正,比如妆造、歌词分配、综艺和代言资源等,其目的就是减少团内的人气“贫富差距”,尤其是去掉“最短木板”。
对于new jeans这种初次分配很公平的女团,就没必要进行二次分配,任其自然地“野蛮生长”即可,因为做到了“起点平等”,依靠“无形的手”也就是凭“自由市场”进行调节即可,公司不需要“多管闲事”。只有当成员人气差距极大的情况下,公司才有必要查漏补缺。
对于ive这种初次分配极其不公平的女团,通过“有形的手”进行“凯恩斯式”的二次分配就显得十分有意义,如果ive只靠“双塔”、“1.5塔”甚至张元英一个人“单核驱动”,那击败“四核驱动”的BLACKPINK就无疑是痴心妄想了。ive现在要做的就是拉近安宥真和张元英的人气差距,先进入双核驱动模式,所以星船放行安宥真参加罗pd的大爆综艺是一个明智之举。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二次分配”不等于“劫富济贫”,我说的是要让其他成员趋近于张元英的成绩,而不是让张元英的成绩接近于其他成员的成绩,简单说就是要“增量平衡”不要“存量平衡”。总而言之ive的人气虽然初次分配不均,但是二次分配做的比较好(安宥真参加综艺后在七、八月各大版本人气排名中都榜上有名),所以前途无量。
最难处理的就是像aespa这种初次分配(出道前人气差距大)和二次分配(分part、妆造等方面不公,引起团粉、唯粉、别家粉广泛争议)都不平衡的团,再加上部分成员实力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所以她们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因为不校正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品级上制造了不平等;而校正不当会导致“德不配位”,在技术上制造了不平等。
全文共250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