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详谈火影人物——宇智波鼬【下篇】

2020-08-21 16:29 作者:猥琐886  | 我要投稿

详谈火影人物——宇智波鼬【上篇】: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700665


有时候人设不合理,现在这个人做不出这种事,比如说弑父弑母,那你怎么样才能让他的行为合理化?这个人可能是平时性格暴躁,可能有童年阴影,处于长期压抑的状态,被父母亲压抑,或者说干脆就是精神分裂,这样一来,剧情、人设和行为逻辑全都顺畅了。人物性格的发展都是和情节发展线索相吻合的,明哥为什么弑父?就是因为性格决定人的行为,明哥有着非常扭曲的思想和人格,也恨他爹,所以他弑父你始终不会觉得有任何违和感,马利克就更直接了,弑父是因为双重人格,哪怕是被称之为恶人救世主的Dio,弑父也是基于对人渣父亲的憎恶而出手,行动也是有逻辑可循的。你再对比鼬你就能看出bug在哪了吧?一边让他弑父弑母灭全族,一边又说他善良,这使得这一点有多狗血啊???

你这把鼻涕泪怎么不当面跪下给佐助哭个看看?佐助不比爸妈惨?爸妈好歹给个痛快,佐助是生不如死啊!还佐助拜托你了?还我知道了?真的知道了?知道了还放恐怖电影【月读】?知道了还把佐助搞得生不如死?真TM是个带孝子啊!


我还能说什么?要想彻底合理化这个行动要么是精神问题,要么内心本来就想杀光全家。鼬这个堪比Dio的究极之恶,却被称作「善良」,被一堆溢美之词淡化了他的罪行,导致与鼬沾边的角色和剧情都会崩坏,导致阴谋论的出现。这么说吧,Jojo第五部的大boss是个人间之屑,杀养父和亲生母亲只为埋葬过去,这样的人可谓是极度自私,极度混账,但即使是这样的神经质精神病,在受到威胁的时候也知道该如何敲打他们,不会像鼬一样。比如第五部的暗杀组,里面有两人想获取老板情报,老板得知后也只是把二人杀死尸体留作标本威慑暗杀组,而不是因为潜在的威胁就二话不说全部杀光,更别提株连家人,要知道他确实是有这个能力的。


人物性格上有改变,他往往是在经历种种事件后才能让人物内心有所变化,就能创造一个行为的曲线并且给人物增加新的动向,与此同时还要保持之前立好的形象,这样才不会产生违和感。我举两个例子:

朽木白哉性格上的转变倒也不是特别明显,他是很微妙的转变,与其说冷酷无情不如说是太守规矩。大白在漫画初期是以表面冷酷无情的形象呈现在荧幕,对妹妹露琪亚见死不救,露琪亚也说了大白也不会为她求情,但她还是十分感谢大白的收养。大白是一个从小接受家族高贵思想观念教育的人,对于遵守规则异常坚定,破坏规则的行为在他那里都通过不了,这也是上面一直提到的家庭观念。他一直在家族和妹妹的选择中徘徊,在绯真死前立誓要帮她找到露琪亚,同时也在父母坟前立誓不会再破坏规则,这才是选择难题啊,越是家庭观念强烈的人就越会重视亲情,他是选择家族这边?还是选择他与露琪亚之间的兄妹情?当大白被一护打败后,他的内心开始改变了,一护当面告诉他来到尸魂界就是要打破规则,当时他跟一护打完解释了,自己不是不讲情面,而是不想破坏规矩,「我朽木家作为四大贵族之一,如果我们都不守规矩,谁还会遵守规矩」。内心有所改变的他最后选择了去救露琪亚,身受重伤的他赶往双极挡下了市丸银射向露琪亚的神枪,事后也向露琪亚道出了收养她的实情,当着众人的面放下贵族的高傲与矜持,真诚地向一护道谢,向露琪亚道歉。这就是人物性格的转变,在矛盾冲突之中通过曲折变化的情节,将人物性格转变的过程慢慢彰显,过程简单明了。以尊重人物自身性格特点为前提,合情合理的描绘出了人物性格的差异和发展,让读者觉得真实可信。转变过后,人设还是要保持始终如一,大白也不会对露琪亚说出「我一直深爱着你」这种傻话,典型的外冷内热,所以你才不会觉得大白有精神分裂的迹象。

杀生丸与大白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刚出场时是真的冷血无情,真的想杀了犬夜叉,极度讨厌人类的他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的半妖弟弟,高桥大妈也承认过杀殿最初是当反派刻画的。就算是血统高贵的强者也有心灵脆弱的时候,杀殿对人类的态度发生变化是与玲相遇之后,玲被狼群咬死,也许是玲的笑容感染了杀殿,于是拿出天生牙救了玲,这是杀殿性格转变的开始,他第一次救了他原本讨厌的人类。后来奈落掠走玲要挟杀殿,他嘴上说不管,身体却诚实得很,打七人众那段,玲被桔梗出手相救,也可以说是杀殿第二次对人类有所改观。神乐对杀殿的改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和杀殿在原作里就见过四次面,第一次神乐偷窥杀殿和狂化犬夜叉单挑,第二次神乐投降杀殿被拒绝,第三次神乐裸体掉进河里被杀殿捡尸,第四次就是给神乐收尸了,四次见面对话不超过二十句,但是已经画完了一段没结果的“单相思”。故事到这里,杀殿开始产生对他人的同理心,开始因为别人而感到悲伤,他把琥珀留在身边,尤其是玲死在了冥道里那段剧情,杀殿那经典的“可与玲生命相比之物根本不存在”,欲哭无泪,这一刻杀殿可以说是完成了他性格上的转变,人物性格刻画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当她母亲救回玲时,杀殿了解到玲对自己来说是多么重要,他虽然没什么情绪变化,但是作者借旁人之口道出「杀生丸恐怕是高兴得要死吧」。跟白哉差不多,外冷内热,人设保持始终如一,嘴上不说,但用行动告诉你。你再对比鼬,前后人设反差太大,口头上说我一直深爱着你,实际上却没管过佐助的死活,口头上说我是木叶的宇智波鼬,卧底这么久也没见他有什么贡献,白哉和杀殿是用行动代替语言,而鼬则是用语言代替行动,这就是区别。

情节的发展推动了人物性格的变化,通过细节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戏剧性需求是人物在剧情发展中想要获取追求的目标,所以要明确人物的戏剧性需求,并且为这一要求设置障碍,让人物在克服障碍的过程中逐渐丰满起来。大白克服了他在家族和妹妹之间的徘徊不定;犬大将当初把天生牙给杀生丸,就是为了让他拥有慈悲之心,不要执迷于铁碎牙,让他放下一切才能超越他爸,最后他也慢慢认可了犬夜叉这个半妖弟弟。你再看看鼬的转变,强行给你掰过来,鼬内心需求的障碍在哪?他的转变让人觉得别扭就是这个原因。秽土复活后还TM让鼬来强行教育别人来完成性格转变?这尼玛简直离谱,完全反过来了,你要想让鼬转变就得让别人教育他!参考灌篮里的三井寿,标准的浪子回头,下跪认错。并且在帮铁男的时候,打死都不出手,发誓绝不再打架斗殴。

人物性格的变化,为的是呈现出人物细腻的蜕变过程,大白和杀殿都是这么个例子;如果想强调由差转好的过程,那就一开始让角色处于谷底,然后随着剧情发展一路高攀,如果想强调角色堕落到黑暗中,干脆直接让他从天堂掉到地狱,明哥亦是如此,哈维丹特亦是如此。总之需要一个过程,让读者感受到这个过程,角色性格变化,如果不能在自圆逻辑和解释疑点的情况下,突如其来的反转洗白只会让人措手不及、无法消化,这种洗法被称之为「强行洗白」。


情节反转,大部分剧情和对白都有前后呼应,我知道拿金庸举例有点欺负人,但还是想说,里面成功的反派揭底应该是岳不群了,前期有很多暗笔,暗示你岳不群有问题。比如华山派为什么明明知道灭门事件,却依然津津乐道,这样的一群弟子,他们的师父很可能是有问题的。还有岳不群罚令狐冲思过崖面壁,然后不让小师妹给他送饭,又让小师妹跟林平之一起练剑,有意用自己女儿去套林平之。最神操作的就是,把踢馆的成不忧打跑之后,身为掌门居然带着所有弟子家人弃山而逃,说是避难,其实就是拐着弯的要去林平之外公家,去林平之老家,总之就是去找剑谱,令狐冲刚救他脱险,梁发刚惨死,他第一件事想的就是搭上林平之外公这条线,何其精于算计和凉薄。而且每次岳不群都会找一些冠冕堂皇、义正言辞的借口,既剧情合理发展,又坐实他伪君子的人设。


恕我直言,鼬的白化是我见过最失败的反转,为了洗鼬拉一堆人给他陪葬,灭族情节缺乏逻辑性,诞生了大量阴谋论,前后剧情接不上,人物行为逻辑经不起推敲,人物性格自相矛盾,先给你洗,然后再圆,兄弟之战找大蛇丸充当工具人洗白、找带土过来圆,五影篇找团藏和止水来圆,四战前期找长门和仙人兜来圆,回忆里拉他爸妈出来圆,四战后期再把历代火影一起拉出来圆,顺便把锅全甩给宇智波,这叫啥?这就是圆一个谎,要编十个谎,圆十个谎,要编一百个谎。经典的反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废话,往往只需要一瞬间,就像星战里的:

这种反转很多情况下都不是一开始设计好的,但效果却出乎意料的成功;好的反转会让读者有「恍然大悟」感,失败的反转会让读者满脸疑惑。


5、灭族事件


灭族事件实际上就是“因果混淆”的一段剧情,如果强行解释的话,它是先有灭族,再有叛乱,于是造成了一系列的bug,岸本是先把结果给定死了,然后再想过程。灭族事件怎么看都是岸本走一步算一步,没有一丝一毫的长远考虑。


以往的小漏洞我也没怎么计较,像不死二人组被剧情杀,迪达拉被雷克土,这类bug也只是吐槽吐槽,并不会对剧情有多大影响,长篇连载漫画有小漏洞是正常的。但灭族事件不是小漏洞,这是一笔糊涂账,洗白手法并不高明,牵连到很多角色,也诞生了大量阴谋论。


一、战斗力上的bug


鼬杀他全家有多轻松?一个家族,一夜之间,被两个小毛头一晚上屠个精光,这个家族到底是有多弱?宇智波怎么说至少都得有数百人吧,而且你还是警卫队,你这都还没来得及还手,还没来得及逃跑,连一点动静都没闹出来,一晚上就被屠光了,这尼玛是要造反的家族?但凡你要是有点实力,也不至于在没有任何反抗力的情况下被两个小毛头单方面屠光吧?讲点逻辑,配备了写轮眼的警卫队,在死掉一两个人的时候应该就警觉了。你这一族人打不过两个人的家族要造反?拜托,在这种讲究绝对武力的世界,这种实力要造反也就是被木叶瞬间秒杀的事,造成的损失远远不如九尾之乱、大蛇丸之乱、佩恩之乱。


这就是战斗力上的bug,带土都是为了填坑加入的,最初还是鼬一人屠光他全家;而且你鼬敢独自一人接团藏灭族的任务,你很清楚你有这个能力轻松杀光全家,如果你没有这个自信,你不可能会接这种任务,因为一旦失败,事情就会暴露,很明显鼬知道他有这个能力,知道他可以无声无息、不带喘气的杀光全家,结果如他所愿,身上连一丝一毫的伤都没有。你也不想想,一族人连你一个人都打不过,还妄想挑战整个木叶?鼬脑子是被门夹了吧。NC粉可能会说「木叶动手就是灭族之灾,自己动手还能留个佐助」,政变失败一个都不留,所以自己先把族人给灭了?灭完了就跑路?美其名曰保护弟弟,那你TM还把佐助留着给团藏,再不斩政变失败都能带着白浪迹天涯,鼬这是啥操作?人设与行为不符,我也不多说了。


造反要有实力,七国之乱是真的对中央造成实质威胁,七国之乱也是真的反了才被灭的,你宇智波还没反就已经被灭光了,那你还谈何造反?至于后期宇智波怎么牛逼都是沾了战斗力膨胀的光,对比日向一族后期边缘化你就能看出来了,宇智波的初始设定根本就没那么逆天,就是洗鼬硬洗出来的bug,先定结果再想过程,从第一集就写死了宇智波全家,然后再吹宇智波牛逼,于是bug就出来了。


宇智波叛乱是怎么阻止的?直接找他们族的一个人屠光他们全族,简单粗暴,这就好比景帝洗脑某位诸侯王内部人士,让他自己把自己家屠个精光就能阻止七国之乱,你能想象吗?


哦,宇智波一造反就会造成严重伤亡?邻国坐收渔翁得利?搞笑,你宇智波菜成这个样子,真要造反你又能掀起多大浪?倘若你宇智波真有实力引发内乱,你又是怎么菜到被两个人一夜之间屠个精光?如果说引发内乱邻国会入侵,那九尾之乱、大蛇丸之乱、佩恩之乱怎么就没见邻国趁虚而入?大蛇丸联合沙隐入侵所造成的伤亡还不及鼬灭族的零头,逻辑上各种不通,为洗而洗。为什么火影后期「不管你有多大罪都原谅你」?因为最罪孽深重的鼬都可以叫做「伟大」,其他人你好意思不原谅吗?


二、因果混淆


灭族事件上的漏洞这么多,最主要一点是宇智波一族没有当事人叙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一般在设计冲突事件的剧情中,正常操作是安排当事人叙述整件事的过程去还原真相,这样才能让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加清晰,比如说雾隐村血继限界事件留下白这个当事人叙述,竹取一族被灭留下君麻吕这个当事人叙述,雨之国内乱留下长门这个当事人叙述。而宇智波灭族,团藏有自己的立场,带土有自己的立场,鼬有自己的立场,幸存者佐助一无所知,真正的受害者全死光了,更奇怪的是,最后佐助探寻真相不是去复活他家人而是复活历代火影??


很明显宇智波一族在这件事充当的作用纯粹是给鼬洗白的工具人,估计岸本都没想过揭露这件事的真相,他安排叙述的人要么是对立方、要么是第三方,灭族事件被模糊化了,整件事虎头蛇尾。为啥?因为死人开不了口啊,只要我想洗鼬,我啥锅都可以往宇智波头上扣,谋反叛乱罪,反正你第一集就死了,再不济天生邪恶的一族。这样一来无法让读者自行判断,目的就是告诉你鼬没得选择,让读者单方面接受他的措辞,概念性的不允许反驳。


这恰恰是戏剧创作上最矛盾的事,为了凸显鼬的逼格强行让鼬踩迪达拉踩大蛇丸,又为了凸显鼬的悲情、无奈、苦衷让他在灭族事件别无选择,既要凸显他的“无往不利”,又让他无能为力,这也太扯淡了。让他干出自己灭自己满门这种事,他的理由必须够狠、够有说服力才能引起读者共鸣,而不是靠这种概念性的「否决一切」忽悠过去。所以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当你讨论战力时,鼬吹会觉得鼬秒一切,借鼬疯狂踩其他角色;讨论灭族时,就是暂时承认鼬不行了,你不觉得很可笑吗?


按照鼬吹的逻辑,你鼬既然都强到这份上了,你要保全自家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迪达拉我也认了,大蛇丸曾经是四代火影的最有力竞争者啊!你连大蛇丸都不放眼里,你自己咋不去制止叛乱?你都这么牛了,你跑去对木叶高层挨个轮流放电影,看他们还敢让你杀全家?你跑去对自家人挨个轮流放电影,看他们哪个还敢造反?反正你屠族的时候一点都不手软,连老少妇孺都不放过,大不了杀一儆百,对着你爹妈也来个三天三夜的电影呗。


这就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也是我提到的鼬的实力与智商不能共存,吹他的实力就要否定他的智商,吹他的智商就要否定他的实力,要么就都别吹,两个都吹其结果就是这个角色的性格刻画和行为逻辑是一坨屎,或者就像阴谋论说的,干脆说他一开始中了别天神吧。


或许岸本也意识到了鼬灭族情节上的bug,最后都让鼬自己反思,鼬自己都承认自己是失败的,我也是佩服那些还在替鼬洗地的人。。。

三、原罪论


回想波之国篇,回想当初再不斩和白的死,多感人,因为那时候岸本是真的在映射,真的在批判,再不斩和白只是时代背景下的悲剧,真恶人是卡多,那时候还有真恶人,我们当时思考的是「忍者究竟是工具还是人?」的问题,是啊,虽然嘴上说着忍者是工具,但终究忍者还是人,就算再不斩再怎么隐瞒,也抹杀不了他对白的深厚情感。全篇下来我反而钦佩波之国那个孩子的养父,明明不是忍者,却比忍者更加英雄,火影后期你还能找到这些东西吗?我也怀疑岸本是不是因为一些事而改变初衷了。


回想当初的鸣人,他是那种离经叛道、鄙视传统的「叛逆者」,那时候鸣人说杀人也是真的敢杀,他看到白的真容时,虽然心里不忍,但还是下定决心要杀了白,那时候鸣人还懂得怒,看到佐助“死”后,还懂得要杀了白。

灭族事件,你能看到岸本在映射吗?你能看到岸本在批判吗?我只看到岸本不惜牺牲一切逻辑来洗白鼬。那么请问世界上能找到任何一种合乎逻辑、合乎道德的说法来称赞洗白「屠族」这种行为吗?这可是违背伦理道德观、毁灭人伦的罪过啊!就连岸本自己填坑都磕磕巴巴的,最后只能用「天生邪恶一族」这种原罪论来自圆其说了。


为了洗白鼬,首先给宇智波扣上了谋反的罪名,为的是合理化鼬自灭满门的行为,这种洗白方式在隐隐约约地告诉读者「只要目的正义、动机正义,即行为正义」,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灭族事件是怎么表现的?他并不是双方起冲突被灭,也不是反了才被灭,而是无差别的单方面屠杀,老少妇孺一个活口都没留,还是自家人杀自家人,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即便是动机和目的正义,但是出于人性本能怎么看都是有问题的。岸本把「目的、动机、行为」给强行画上等号了,你目的和动机正义,但你行为方式却出了问题,这就是鼬的做法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


这就让我想起了夜神月,他利用死亡笔记对世界罪犯进行了大清洗,即便是出于“正义感”,但其行为方式是否正确,尼亚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作者摆给你看,读者自己品、自己思考、自己判断,月身为反派型主角,作者也不会特地去洗白赞扬他的做法。作者反而是在帮你映射现实、帮你批判人心,月为了保护自己开始杀无辜之人,当人被力量腐化时,人心就会恶变。


也可能岸本意识到了这段剧情的漏洞和bug,拉了一波又一波人出来圆,既然鼬心向木叶,鼬是正义,那么木叶方就是正义,宇智波方则是非正义,接下来要找各种理由来合理化鼬的屠族,但问题在于这种违背伦理道德观的罪过无论如何都不能打着正义的旗号吧?谋反叛乱罪还不够,于是就诞生了天生邪恶一族这种原罪论,目的就是告诉你宇智波一族的血统充斥着原罪,往大了说其实就类似于「犹太人是万恶之源」这种说法。

既然鼬是“正义”,就得把所有能想到的罪名都往宇智波头上扣,以至于这种原罪论追溯到了他们的老祖宗——因陀罗。在千年前因陀罗与阿修罗的争斗中,阿修罗是正义方,因陀罗则是非正义方,所以因陀罗早在千年前就犯下了这个「原罪」,并把它一代一代的传给宇智波后代,到了最后让佐助这个唯一幸存者“赎罪”来呼应他的原罪论。


鼬一生悲情我不否认,一生正义真不敢苟同,这也无关于时代背景不同。


敢问有哪种合乎人性和道德的说法能把「种族屠杀」这种行为正当化?


灭霸表示「说得好!说到我心里去了!消灭一半人类是为了世界更好!」。。。

I am inevitable!!!

你要明白,岸本是个现代文明人,火影是一部少年漫,它要宣传的是正能量,它对鼬屠杀的态度过于宽容,批判不够彻底,读者也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别拿古代暴行给鼬当遮掩布,历史上的残酷暴行没被谴责过吗?秦始皇焚书坑儒没被谴责?曹操屠徐州没被谴责?凭什么鼬这类反人伦举动还说不得了?


古代有诛九族所以鼬的屠杀也是合情合理的,照你这么说,吕布杀义父,鼬是不是也应该以吕布为榜样做三姓家奴?灭族最不该的就是引导价值取向,即便真要做价值判断,也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雍正王朝的编剧刘和平说过“虽然我写的是高堂庙宇的故事,但我永远站在平民百姓这一边。”


所以别扯什么古代皇帝株连九族,古代最惨无人道的刑法就是诛九族了,有哪个人会从道德层面上对皇帝的诛九族称赞洗白?你对比下鼬被洗到发光发亮的形象,是古代那些皇帝能比的?即使是汉武帝,都有罪己诏,为什么就鼬这种事还不让批了??


诛九族,纵观古代都找不到多少例子,要知道即使是叛国之罪,一般也只是三族,株连九族那得是多大的罪?


古之英皇,首推汉高,汉高杀韩信,然汉高杀韩信等功臣却又被后人唾骂多久呢?而且汉高杀的也只是异姓王吧?没铲除姓刘的吧?鼬呢?


侯君集联合太子叛乱,天可汗最后也考虑实情留了他妻子一命,鼬呢?


哪怕是被称为极度厚黑的司马懿,那个出尔反尔将曹爽全党杀光的司马懿,在淮南一叛的时候也给了郭淮妻子一条生路,他知道什么人应该拉拢,还有价值的相关人员也可以留下来,而不是像鼬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杀光。


非要说干了最类似鼬一样事情的皇帝也就“六位皇帝完”刘裕和堪称大一统开国皇帝里人品最差的隋文帝了。然而刘裕尚且留了司马宝一脉。而即使是将前朝皇帝直系后裔全部杀光被后人所批评的隋文帝,也留了一支极其偏远的宇文洛一脉(虽然说和开国皇帝基本没啥太大血缘关系了)。即使是堪称最绝的这两个人,也没见像鼬一样把所有有同一个血脉的人都杀光吧。


真不知道有啥洗的,讲道理,哪怕是株连,往大说,也就杀掉相关人员和亲属,从没听说过诛九族把一个城市的人杀光一个都不留;你要说留着有威胁,你怎么知道你株连的人的朋友会不会拿刀突然从半路出来砍你?硬要说的话谁没有威胁?拿刀是不是威胁?该不该杀?


硬要洗,就像阴谋论说的,郑伯克段于鄢不更合适?大臣跟郑公说你弟要谋反,郑公却假装没听到,不斥责也不警告,等他弟一举兵,等的就是你这出呢,立马就把他弟灭了,把他老母关了,欲擒故纵。


鼬这种行为是灭绝人性的「格杀勿论」,是无差别的单方面屠杀,是堪比希特勒的行为,再说了,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也没有洗脑某位犹太人杀害自己族人吧?为了外族人屠光自己全族,还能理直气壮地被称赞和美化,我所知道的估计也就鼬一个了。


四、杀少救多


鼬的做法本质上是「杀少救多」,实际上虚渊玄已经对这类做法给出答案了,卫宫切嗣所秉持的正义就是「以杀少数人去拯救更多人的性命」,即便是他的亲人和朋友,他也会下得了手。


是什么造成切嗣这种扭曲的善恶观?


因为他没能及时杀死夏莉而酿成祸患;


因为他及时杀死了他的父亲而导致悲剧再次发生。


幼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影响。


这种简单粗暴的以人数定量生命的天平衡量,导致他亲手杀了他父亲和养母。切嗣所追求的正义,是通过狠毒的手段去执行,杀人如麻,不择手段,能一边流泪一边舍弃亲人的人。这也是他参加圣杯战争的目的,企图通过圣杯构建一个无杀戮和压迫的世界,让世界再无斗争。然而当他夺得了圣杯,发现这不过是个虚无缥缈的理想罢了。


FZ第24集里通过切嗣与圣杯的对话讲述了「杀少救多」,500人在两艘船上,一艘有200人,另一艘有300人,两艘船同时出现了致命性漏洞,你切嗣该救谁?切嗣答到肯定是300人那艘船。倘若另外的200人抓住你要求你修好他们的船,你切嗣会怎么做?圣杯帮他答了,你会杀掉那200人。接下来,剩下的300人分配到了两艘新船,一艘有100人,一艘有200人,两艘船又同时出现了致命性漏洞,那100人抓住你要求你修好他们的船,你切嗣会怎么做?圣杯又帮他答了,你会杀掉那100人。最终500人活下来的只有200人,圣杯跟切嗣开了个大玩笑,不断重复「杀少救多」,一路杀下去,最后世界只剩下他一家三口,虽然是幻境,但他在幻境中确实做出杀死伊莉雅和妻子的选择。


企图用圣杯杜绝战争的他,发现圣杯只会按照他的杀人方式实现和平,以无差别的「杀少救多」换来的和平?好啊,代价就是人类灭亡。


切嗣追求极端的正义,失去了亲人,连圣杯也让他信念崩塌,最后毁掉圣杯的举动导致了冬木那场大火,或许这一切是对他的惩罚吧。但在这场大火中,他救下了卫宫士郎,也因此流下了眼泪。

切嗣在救下了士郎后也算是得到了救赎,士郎在五战中毁掉了圣杯阻止闪闪麻婆杀更多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终于救了一人而救下更多人,不需要再去杀一人救更多人。


切嗣的逻辑是完整的,而鼬的做法是没有逻辑的,今天宇智波家族要造反,你无差别屠光自己全族,明天日向家族要造反,你鼬会不会屠光他们?后天奈良家族要造反,秋道家族要造反,你鼬会不会一直重复下去?晓也对木叶造成了威胁,你鼬又干了啥?往大点说,忍界大战打起来,木叶的存在威胁到了忍界和平,这也是少数人对多数人造成了危害,你鼬怎么不去屠光木叶?


还是那句话,鼬的行为被强行正当化了,一个把生命当成数字,把事情看成「杀少救多」的人,只会用杀戮解决问题,不分男女老幼,不分罪恶善良,就像序章里对切嗣的描述,无差别的去救人杀人,无差别的爱所有人,其实和不爱任何人是一样的,等他醒悟过来已经晚了。


五、武士道精神


这个一直是对日本的固有印象之一,和服、武士刀;我知道有些鼬吹喜欢拿武士道说事。


说到武士道,鼬还真不配,他要是配,他应该先切腹,名、忠、勇、义、礼、诚、克、仁,这些鼬基本一个没做到。武士道虽然是日本传统,但愚忠切腹这些东西在现代日本都是一直被批判的,实际上平成时期的日本对武士道的一些糟粕已经是持批判态度了。尾田笔下的索隆就是有传统武士道精神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武士道,他不会愚忠,他的武士道是一种为了同伴梦想,不惧一切危险,直面挑战的精神。


一对一,不放水不假赛,这才是真的武士道!!就冲佐鼬之战放水论,鼬不配称作武士道。


或者推荐小林正树的一部电影《切腹》,IMDb和豆瓣评分比黑泽明的《七武士》还要高,看看人家是怎么批判武士道的,看看大师是怎么揭露武士道的虚伪和残酷的。

影片中的千千岩求女,为了换以家人的生存,选择*****,换成竹刀,去井伊家企图以假切腹骗钱给孩子讨钱治病,最终被井伊家逼迫真切腹丢掉了性命。表面上看,他的做法违背了武士道精神,但他这背后的动机却是为了救治家人的生命,尊崇武士道就一定要忽视家人的生命吗?他实际上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道。


主角津云半四郎也是武士道的遵守者,但在家主切腹后,他却一人抚养了女儿,女婿就是求女。在求女被井伊家逼死后,他独自挑战逼迫女婿切腹的三位介错人,并战胜了他们,割下了他们的发髻,帮求女复仇。最后独自一人抗衡井伊家,虽然牺牲了,但是临死前抱起了象征井伊家先祖的盔甲,丢向了地下做出最后的反抗,讽刺了井伊家的虚伪,然后切腹自尽。


而井伊家虽然是武士的顶层阶级,但他们却透露出深深的虚伪和懦弱,他们用杀戮来掩盖真相,维护他们这种虚假的武士道精神,以便保全他们的名声。三位介错人被击败后,发髻被切下,按照武士道精神他们应该切腹,但他们却声称病了躲在家里等发髻长出来,他们拿这种自己做不到的标准去强迫别人切腹,就是虚伪,是对武士道精神的背叛。井伊家表面看起来高高在上的武士道,其实是由谎言、无原则、无同情心来维护和掩盖的,就连最后半四郎切腹也没让他完成仪式,井伊家的家臣不是用刀去杀他,而是掏出枪崩了他。


或者再推荐看看「死狂」,伊凉子代表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底层人,藤木代表尊师重道、忠君不惜性命的武士道;但其实伊凉子也折服于武士道,藤木为了赢伊凉子也背离了武士道。其实里面每个都有他人性的丑陋面,每个人。


所以别整天武士道武士道的,人家日本现在根本没人吃这一套好吧,反而是大量批判武士道。


宫崎老贼去年的新作只狼也有这样的台词:「重要度仅次于父母」

虽然只狼也是苇名国第一带孝子,不过其实很讽刺,这句话是只狼义父对他说的,但义父只是利用他还捅了他,所以最后不论哪个结局,只狼都把他义父杀了;我只是利用这段台词说明,在日本观念里,父母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总结

我觉得鼬的洗白是后期临时的决定,可能来自于岸本莫名其妙的感慨,否则鼬的洗白不会这么生硬。虽然灭族,让弟弟憎恨自己这种事一开始看起来就像是身不由己的抉择,但我认为原本的思路并不是为了“守护村子和弟弟”,应该是有一个更大的秘密或阴谋在里面。但最后岸本选择了一个最煽情、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结束这一悬念,我承认,鼬戳佐助额头的时候确实是有点催泪,但是事后想想,这其实并不是最高明的处理方式。就一段落来说是成功的,但从大局观的角度,这种刻画结局并没有把握住机会给作品升华。


就我个人而言,能够坚持始终的反派才是迷人的,自始至终信念不变,充满觉悟,不管他选择的路是否正确,他的一生已经贯彻信念做出最大的努力了。只是火影是少年漫,观众就是愿意接受这种洗白,所以让鼬洗白成大众都能接受的非反派角色。


主要是火影反派的三观太容易改变了,以长门和带土为例,为了理想连弑师的觉悟都有,为之奋斗了那么多年到最后给人三两句改变了想法,这简直是对反派智商和信念的侮辱。反派就得像君麻吕那样,就让反派贯彻始终,打败阻止就够了,还非要动摇反派的意志,真是杀人诛心。


其余的反派洗白,我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接受,只是岸本对反派罪行批判不够,有点过度宽容,但至少他没有称赞和美化这些反派的罪行,像蝎、团藏、大蛇丸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洗白,尤其是大蛇丸也只是半黑半白,作者对他的罪行是持批判态度的,因为大蛇丸的狠人形象完全刻画到位,根据大蛇丸的性格,想把他洗全白是很难想象的,于是就洗了个半黑半白。而且你会发现,火影的洗白不是取决于他的罪行,而是他的形象,像飞段角都坏得彻底的形象就没法洗白了,反倒是鼬这个在火影全篇杀人杀得最狠的被洗到发光发亮,还要赞扬他的罪行,真是讽刺。


鼬的洗白,我最恶心的一点是因为他的洗白牵连到太多角色了,所有和鼬洗白沾边的角色和剧情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崩坏,佐助被读者嘲讽,大蛇丸强行领便当,团藏变成锅王,三代火影人设崩塌,带土参与屠族,仙人兜被洗脑,全都是因为鼬的洗白造成的。三代火影这个角色我是真的挺喜欢的,当初由他道出「火之意志」,我被这一幕震撼感动了,结果为了洗鼬把三代火影搞崩,连火之意志也变质了,火之意志是种族屠杀?搞笑了吧!还有兜就更别提了,完全是人格羞辱,头一次看反派被正派打败还要替反派心疼,恨死正派。佐助我就不多说了,一个被读者嘲讽成这样的男二对作品的打击性有多大?自己想吧。


为什么说文学作品最忌讳的就是这种角色?因为岸本宁愿为了洗白鼬,不惜牺牲一切逻辑把其他角色拉下马,导致灭族剧情前后矛盾,导致人物行为逻辑崩坏,导致人设崩塌,导致阴谋论的出现,其结果就是啥也没讨好,光想着洗鼬了,反倒弄了一出政治闹剧。


详谈火影人物——宇智波鼬【下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