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集团将俄逼入墙角,普京一招直击西方脊梁骨
在稳定国内的经济秩序后,普京开始向西方国家发起了猛烈的反击。近日,普京宣布向“不友好国家”供应的天然气,只能使用卢布支付。普京这一招既精准又高明,直戳西方的脊梁骨,具体来看有三大效果。
第一,提升卢布价值。西方向俄罗斯抛出的“金融核弹”,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卢布暴跌,从而使得俄罗斯金融秩序崩溃。在西方制裁之初,卢布汇率确实一度暴跌,但很快普京便通过一系列临时措施挽救了卢布崩溃的局面。
这次普京要求西方国家必须用卢布购买天然气,相当于让卢布直接与俄罗斯天然气挂钩,极大地增加了卢布的金融价值,如果最终西方妥协,卢布必将大涨,西方的“金融核弹”就会成为“哑弹”。
第二,突破西方经济围堵。面对西方密集且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手中只有两个还击武器,一个是核威慑,另一个是能源。不到万不得已,俄罗斯绝不会动用核武器,那样只会玉石俱焚。
而能源武器,已经足以让欧洲国家集体“投降”,让俄罗斯顺利“突围”。普京的这一招,意味着那些嚷嚷着要制裁俄罗斯的欧洲国家,必须储备一定量的卢布,如此一来,西方对俄的包围圈就会出现巨大缺口。
第三,加速去美元化,倒逼欧洲寻求自主。一旦欧洲最终妥协,美元在欧洲地区的地位将削弱,普京的这一妙招将加速“去美元化”进程。
对于欧盟来说,这次自己仍然是受害者,美国吸收了部分欧洲的避难资本,美国的能源产业以及军工复合体也赚得盆满钵满,而为此埋单的则是欧盟。所以再次被美国收割后的欧盟,一定会认真思考如何和俄罗斯之间建立稳定可靠的安全机制,摆脱美国对欧洲地区的控制。
面对普京这一妙招,G7集团一边嘴硬的拒绝了以卢布结算俄天然气,一边又和俄罗斯谈起了所谓的契约精神。
之所以说西方嘴硬,是因为西方在拒绝普京的要求时,实际上已经有服软的迹象。德国副总理称,“呼吁有关公司不要满足普京的要求”,也就是说德国政府只打算“呼吁”,并未做强制要求,决定权最后在企业手里,他们要是去俄央行兑换卢布以购买俄天然气,政府也没有办法。
不过西方傲慢惯了,姿态还是要摆一摆。
现在西方仍然表态强硬,但最终显然是熬不过普京,妥协已是必然。欧盟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
一旦俄罗斯选择断供,欧盟就必须寻求替代市场,但全球产量相对固定,主要的天然气输出国都有长期合同,短时间内无法帮助欧盟填补这一空缺,卡塔尔已经拒绝了欧盟的请求,美国的天然气,要到2030年才能替代俄罗斯在欧1/3的市场。
也就是说,真要一直僵持下去,欧盟生产以及生活秩序会迅速崩溃,届时民众会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商户会向政府抗议,这样的后果是欧盟承担不起的。
G7集团试图用经济手段将俄罗斯置于死地,将普京逼到墙角,却没有想到普京依然可以精准反击,直戳西方脊梁骨。西方若再不放下强盗逻辑,俄罗斯真断供天然气,迎接他们的必将是严重的社会危机。(韩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