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野狗的教室2022Blender教程【画质还行有素材】

2023-03-18 20:24 作者:亚丝娜爱爱桐人  | 我要投稿

有课【拼课录】

山村云天

 

   环绕村子的山坡,种了不少板栗树。出菌子的时候,也是伴随板栗收获的季节。老岳母在村东山上有一二十棵板栗树,前些年只要赶上了,我和媳妇都会去上山,帮着她收回家、剥去扎手的刺苞,送出交售。而我,也从中体会到农民的辛劳。

   七年前,将桐溪村的田园风光与农户的艰辛记录于诗(诗中“老妇”年届八旬)——

五言古风•山居纪实

 生意久无计,闲来住山居。

 窗外霜竹绕,屋后翠岗倚。

 信步山泉眼,推门青菜畦。

 晨采东坡菌,暮眺南山菊。

 三岭环玉屏,一水弯桐溪。

 半山隐古刹,绿荫露红宇。

 飞云千堆雪,晴空一天碧。

 巍峻虎头崖,晚霞映神奇。

 云卧山中王,虎顶与天齐。

 月夜满星斗,银河看清晰。

 

 农妇收板栗,攀岭走荆棘。

 种栗东山上,草深蚊虫袭。

 刺苞纷摇落,手钳忙采集。

 挑栗翻坡行,坡陡道泞泥。

 空行我艰难,老妇气吁吁。

 担重半跄踉,路遥步履疾。

 晨曦露湿滑,日高汗垂滴。

 风热吹人渴,力竭催肚饥。

 清泉涌山壁,口吸双手掬。

 当晚交商户,两担百元余。

 农人几辛劳,我见长太息。

 村民十年粮,富豪一餐席。

贪官巧敛财,动辄千万计!

先烈抛头时,此景何可期?!


收板栗

 

   与上面诗中鞭挞的“贪官”,形成巨大反差的一位可敬老人,就出在施甸。这位故去多年的老人,在施甸家喻户晓——人民的好干部杨善洲。施甸被称为“善洲故里”,县城一条南北大道命名“善洲大道”。我初来施甸就听乡亲说,老书记退休后,带领大伙,把几万亩荒山建成了绿树成荫的大亮山林场。乡亲曾亲见,他为省下树苗钱,上街捡人丢弃的果核。后来却把价值数亿的林场,无偿交给国家。他去世后,遵遗愿骨灰葬三处——老家祖坟、守候先祖,林场雪松下、守候承诺,抗敌遗址清平洞玉兰树畔、守候忠诚。

   我两上大亮山,拜谒老人墓地。在他青铜雕像、汉白玉碑近旁,目睹老人当年住过的毛毡窝棚,走过的泥泞小路,用过的蓑衣、斗笠、竹杖、马灯,感慨万千。先后两首诗词不由心中涌出——


野狗的教室2022Blender教程【画质还行有素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