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千古流传的唐诗,每一首都令人惊艳,值得背下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汉赋、唐诗宋词成为我们心中不可抹除的文化记忆。我是真游泳的猫,关注小编,一起来欣赏3首千古流传的唐诗,每一首都令人惊艳,值得背下来。
第1首,《长干行·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李白被大家称为诗仙,诗风飘逸豪放,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的美誉。李白最擅长的诗就是古风和绝句,这首《长干行》可以说是李白诗歌中偏柔情的代表作。

这首诗描写了女子和情郎从小认识到结婚到分别的经历,抒发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深情。“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就是“青梅竹马”这个成语的来历了。而小夫妻从一开始羞涩,“千唤不一回”,然后到“愿同尘与灰”,这种转变的过程比较真实,更是让人觉得将女子那种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然而丈夫却要远行了,于是妻子心中十分就怀念丈夫,又有一种独守空房、虚度光阴的惆怅。那一句“坐愁红颜老”,可以说饱含无穷幽怨,让人们感同身受。
这首诗通过女子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心态,描绘出的一幕幕生动的生活场景,让读者们看到了女子从小到大的心路历程,可以说这首诗那种委婉而真挚的感情,足以让千年后的我们惊艳不已,很值得背下来。

第2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很多人都知道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很多人也知道孟浩然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诗风比较闲适,多数都表达孟浩然那种宁愿隐居山林的心声。
不过孟浩然有一段时间其实蛮热心于功名,上面这首诗就表明了孟浩然渴望当官的心态。诗题中的张丞相,指的是唐代名相张九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面上是说看到钓鱼人钓鱼,心里很羡慕钓鱼人能够钓到鱼而自己却没有。实际上则是别有用意,说的是自己想要为朝廷出力,却没有机会效力。
所以这首诗的言外之意乃是孟浩然想要张九龄帮他美言几句,让孟浩然能够有个用武之地。当然了,假如这首诗单纯只是请托的干巴巴套话,绝对不可能流传千古。关键是中间两句,堪称千古绝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两句诗把洞庭湖那种空旷无际的波澜图画,形象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身临其境,让人瞬间感受到洞庭湖那种魅力。也因此,孟浩然写这首诗虽然没有如愿以偿当了大官,但是后世却永远记得孟浩然的才华,记得这首写洞庭湖的绝唱。

第3首,《苏武庙》: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这首诗的作者是晚唐代诗人温庭筠。温庭筠才华敏捷,外号温八叉,意思是考试的时候叉手八次就能够写好一篇文章。很多人可能都背过温庭筠的词,不过对温庭筠的诗就稍显陌生了。其实温庭筠的诗和他的词风格判若两人,体现了古代士大夫诗以言志,词以言情的特点。
这首《苏武庙》是温庭筠来到苏武庙前,怀想当年旧事,写诗表达对苏武的敬意。“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这两句描写了塞外的苦寒情景,这种艰苦的环境其实是衬托了苏武坚守多年的难能可贵。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两句写苏武回到汉朝时候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时间转换的形象描绘,显示了苏武牧羊时间之长,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最后两句是写苏武对去世的汉武帝的祭奠,因为苏武归来时派汉武帝已然病逝,所以苏武只能通过祭拜陵墓的方式表示自己完成了使命。
这首诗用词精准,意境深厚,可以说是歌咏苏武的千古名作。而“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这两句尤其出名,值得大家背下来。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小编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多多分享小编的文章哦。朋友们,你们能背出谁的诗呢?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