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常识中的“理”

2023-04-09 23:16 作者:徐小瞎咯  | 我要投稿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水是以固态、液态以及气态三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的,从而形成了各种的水体来共同组成供我们生存的水圈。其中最大占比的是海洋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海,它大约占到了水体的97%,而陆地水则不足3%,而微乎其微的则是大气水。我们所需的淡水资源中,有2/3以上存在于冰川之中,我们使用的则是像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的地下水,仅仅只占到了全球淡水储量的0.3%。但是最让我们好奇的是:储量如此之小的淡水资源,自然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大量的取用它,却没有造成水资源的枯竭,这是为什么呢?

一切的一切需要用大自然的“理”——水循环来解释这个道理。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在太阳能(主导因素)和地球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以实现固、液、气三态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它有着范围广,意义大的特征;分为了三种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与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水循环主要指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贮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蒸发,一部分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都流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

陆地上的水储存在河流、湖泊(水库)、冰川、 土壤及地下含水层中。在太阳辐射能量的驱动下,水文循环将储存在大气、海洋、陆地上不同形态的水周而复始地转化运动起来。从陆面和海洋蒸发的水汽,它们在大气中传输,凝结成降水落到地表,渗入土壤,补给地下水,形成径流,汇入海洋,再蒸发返回大气,在这一无止境的水的相变过程中,在局部和全球范围内产生。

海陆间循环则包括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这种海陆间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上的水由此得到补充再生。

地球的万物依赖着这三种循环方式,一代代的生息繁衍至今,以后也要依靠这些“理”来继续生存下去,所以我们也要尽每个人之所能来保护地球。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节约用水,一水多用,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常识中的“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