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九年笔会有新篇

2023-09-26 17:09 作者:天津小鸟车业有限公司  | 我要投稿

中秋忆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恰逢一年中秋节,不知今年月夕夜,又是同谁共婵娟,能否得见月儿圆......

看看窗外,幽柔的雨丝毫不吝啬地冲刷着满地尘埃,似乎要在月夜之前,将被云层覆盖的九霄洗鲜,好让今晚的明月更加皎洁耀眼。只是不知这阴沉的天边,能否雨过天晴,重新拥有一往无际的蓝。

惠风和畅,云悠气爽,柔软的气息在心里流淌。不知是什么时候,太阳探头向人们招手。或许是一阵习习的秋风,将浮云吹走,带他们回家做个好梦。温暖艳丽的金光轻轻打在身上,她唤我别只顾赶路忙,世间诸多美好,应该被人们看到。

我有些迷惘,但还是抬头看了看穹苍,谁知竟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一碧如洗的天上,满是缥缈洁白的云涛。蓝天为底,白云为伴,绿树作衬,阳光作缀,原来真正的风光绮丽,也不过如此美景。

慢慢地,昏黄的暮蔼压了下来,十五的玉轮渐渐升上夜空,明亮澄澈,在如同绫纱般薄薄的夜暮中闪烁着金光。满天繁星璀璨,衬得那轮明月更大更圆。眼前,娴静典雅的琼美昙花,将自己最美的一绽献给了中秋的月圆。白嫩的花蕊在一片片花瓣的盛开中缓缓显现,好似少女那纯净灵动的眼眸般令人眷恋。望向窗外,素雅的月光洒向湖泊,湖面上映出嫦娥轻抚玉兔的皎美身影。晚风一吹,吹散原本平静的湖面,玉盘碎作玉片,但吹不碎的是后羿深爱嫦娥的心。

绮丽的喜鹊声声鸣叫,向人们传达着与家人团圆的喜悦,和这个金秋的美艳。嘤嘤啼鸣同歌声般悠扬袅娜,好像正有位清冷气幽的少年于岸边吹着玉笛,笛声的清脆与柔和在耳边久久萦绕,听之不忘,思之如狂。

此时,我正独自一人轻轻倚靠在水榭的亭柱上,看着亭下溪水潺湲。溪水上漂浮着盏盏莲花灯,这是谁的梦,又有谁的愁。本来只是安静的宁听着溪流声与人群的喧闹声,谁知眼泪却在这凄凉孤独气氛的烘托中,逐渐飘零。

一阵风吹过,我的衣裙飞扬起来,落叶化作只只蝴蝶飞到身边。那么一瞬间,恍然如梦,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犹然记得孩提时你常常与我为伴,可如今,在这个阖家团圆的夜晚,我亲爱的你又在哪里游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你我逐渐远离,还记得见你的最后一面,你还捧着鲜花,笑得那样美丽。无论此刻你身处何地,只愿你能再一次走进我心里,你我还能同昔日那般,携手并进,共看这一年四季,共品这人间烟火气。我想,那才是真正的圆满不留遗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再次轻轻吟唱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瞬间豁然开朗。人生诸多遗憾,连月亮也只有在中秋之夜才最圆满。生活不一定要多么绚烂有波澜,有时候,顺其自然的平平淡淡,就是人间美满。

---于晓东

月是故乡明

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凉风习习、圆月如盘,空气中弥漫着香甜、幸福、团圆的味道。月,世世代代,一如既往的挂在夜空中,如此耀眼,如此迷人。

中秋,便是团圆。唐朝张九龄心系家人,挥笔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宋朝苏轼思念兄弟,对月吟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现代诗人艾青说“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

望着皎洁的明月,让我不禁会联想到月饼。苏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嚼着月饼,更会让人感受到月亮的情怀,心中的亲切之感也会油然而生,让人的心也会感到一丝丝的甜意。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然而,却越吃越腻。最后沉淀下来的,唯有对于朋友、家人的思念。

快节奏的生活脚步,是人们拼命奔忙,急促的脚步在中秋节的时候,也会稍稍停留一下,因为每个人都有亲人、有朋友,平时的奔忙或许很久都没有联络,但是,中秋的到来提醒着人们该歇一歇了。中秋节有着神奇的魔力,它勾起人们的相思,勾起人们对亲情的呼唤。

漂泊的人们可能最忧虑的便是中秋节,望着孤单的月亮,和自己的影子问好。但是,也应该庆幸,还有着这月亮,因为月亮可以传递着亲人们的相思,那最温暖的月亮,是思念的载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希望和我一样对月有着特殊感情的朋友能永远的幸福美满,像亘古不变的月一样,永远散发出金色的光辉,赶走黑暗,即便是再微弱。

---赵博蕾

中秋心得体会

中秋聚会节,亲人齐欢聚。儿女回探望,双亲心中喜。美味佳肴备,举杯庆佳节。宴散皆归去,父母忙辛劳。心中多慨叹,提笔留记载。愿与君分享,共醒大家身。

依据中国传统,过节就是聚会,孩子都会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

一听说孩子要回来,父母心中那叫一个乐。他们早早地就做起准备工作,一切都依着孩子的口味,用父母的话来说,他们工作忙,一年回不来几次,一定尽量让他们吃饱,喝好。他们的心思全让孩子占据着,做的饭顾不得自己的牙口是否咬得动、胃是否能消化,这些他们从不会去想,哪怕是一个闪念也不曾有过。

从清早便手脚不停地忙碌着,眼还不时地盯着门口,期待儿女突然喊出一声“爸、妈”,会让他们等候的心更加的踏实和满足。为让孩子好好回家吃饭,他们是反复地念叨,总想把儿女爱吃的都搬上桌。从这大样小样佳肴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长时间,费了多少心思,他们有多期盼这样的节日,这似乎也在通知我们自己有多长时间没回家探望父母了。如果一样菜代表父母的一次等候,那这满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

最后饭菜做好,大家围坐一圈,边快乐地吃,边开心畅聊 ,气氛十分温馨。一顿饭父母只顾着看我们,如果我们放下筷子,他们就会给我们夹菜,不让夹还不行,为依从父母我们吃饱了也要硬往肚里咽,看我们吃他们就会很满足,虽然他们有时会听不懂也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当听众,但只需我们快乐他们怎样都无所谓。这就是永远无怨无悔地为儿女们付出的父母。

酒足饭饱,孩子们凑在一同玩乐,剩下的都是父母在收拾,虽然有时我们也会伸手帮忙,可总被父母以“你们好不容易凑到一块,这些活我们一会儿就干完了。别把衣服弄脏了,不用你们。”这些充满浓浓爱意的理由给拒绝了。心中总觉得和自己的父母不用客气,既然父母都说不用了,我们便也就没再坚持,就理所应的去和大家聊天了。  

一年一次的中秋相聚,一顿团圆饭吃的是心意,吃出的是慨叹。

孝道、感恩、爱父母,这样的话题我们时时提,刻刻谈,可我们只是把它挂在嘴边,而实际举动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父母给予子女的是百分之百,而子女报答父母的总要打些折扣。"想想确实是这样,我们做不到父母对我们那样细心、无私和容忍。都说爱是轮回的,我们在长大,可父母在变老,我们不能再一味地索取父母的爱,他们如今就应享用我们的爱,这份爱不用有多大,也不用有多深,这份爱就在生活点滴处。只需我们多回家一次,多给父母端一杯水,多打一个问候电话,多做一次家务,少让父母劳累、担忧、牵挂,这是多少钱和物都换不来的,这样的孝才真实、才贴心,这样的感恩报答才让我们心安。

愿我们多一份细心和耐心,让我们的父母都能在我们的孝敬下过幸福的日子-----笑口常开,快乐生活。

---张春平



十九年笔会有新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