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援华美军P-61A“黑寡妇” 机组乘员回忆录 03:成都

2023-09-26 17:09 作者:霧雨磨碟沙  | 我要投稿

前回:

故事作者史密斯和他的妻子,以及他服役时的战友

    在来到成都之前,我们机组已经执行了7次任务。

    我们带领编队以松散的队形接近成都时,阴云密布,我们不得在这种糟糕的天气下降落到机场。我们的队形散开了,在一片混乱中盘旋下降,突然遇到了强烈的涡流。我们的飞机直接被气流拍了个上下颠倒,进入了尾旋,并且达到了最高安全飞行速度。

    P-61进入了紧急状态以应对尾旋,但是就我了解,阿布也不知道怎么应对是最好的,就算知道,尾旋时失去的高度或者获得的速度也很要命了。

    此时震耳欲聋的叮当声响起,阿布已经拉响了逃生铃,看来J3*已经不可避了,我便开始进行着逃生程序。正准备跳出飞机时,我感觉到飞机开始平稳,阿布的救场竟起效了。

    在这种阴天,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地平线等视觉参考系都不可见;尾旋时,飞机外也发出猛烈的狂风呼啸的声音,不知道天地的方向,亦不知道自己是向左还是向右。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是通过直觉,阿布在我们转了两到三个弯后竟然恢复了正常飞行。这次意外让我们在几秒内足足掉了约1.5千米的高度。

    于是我们继续摸索着下降。P-61拨云破雾,进入到一片灰暗的暮光世界,下方91米,六龙回日之高标绵延不绝。最后,我很高兴我们不用徒步抵达成都,或者开作弊码召唤UH-1来捞我们了。

即将起飞轰炸八幡钢铁厂的成都B-29,1944年6月15日

    成都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可以肯定的是其已经存在了很长很长时间,但是没有任何废墟、寺庙之类的古迹存在**。即便如此,成都也是一个拥有越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而与昆明不同的是,那里的街道干净宽敞、不拥不挤,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这里车辆稀少,偶有些卡车和摇摇晃晃的公共汽车,更多的还是手推车、黄包车,还有咱的卡车和吉普。这里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商业中心,而我印象里没看到有任何通往这里的铺面公路或铁路。

二战时的成都街头。图中的P-61蛋机为遮挡关键部位的马赛克

*网络游戏《战争雷霆》里按住J键3秒放弃载具,被玩家戏称为J3)

**虽然没去过成都,这个我真不敢苟同……那时候没互联网,大家又都忙着打仗,可能是没了解吧)

    成都坐落在宽约160千米的宽阔谷地中。西部约96千米处,地势从谷底被喜马拉雅山脉拔起,来到7千米的高度;东面约64千米处的另一个山脉也有3.6千米的海拔。

大概数据,仅供参考。西面的山脉应该是指龙门山脉甚至往西的横断山脉,东面的山脉则是龙泉山脉
贡嘎山,四川最高峰,最高处达7,514.96±0.97米。图中为贡嘎山北璧。图片出自知乎

    在冬季,盛行西风裹挟着冷空气,从积雪的“世界之巅”,喜马拉雅山脉直下,吹向成都谷地。在那里,冷空气与温暖的谷地气流相遇,凝结成厚达3千米的豌豆汤般的阴云,使得这里哪怕是正午也是一片黯淡的黄昏世界。至下午三时,天空完全暗下来了;午夜更是伸手不见五指,连外界的声音也变得低沉,就像在下雪一样。漫长的一夜后,要等到早上10点才能见到微弱的光芒。这时的天气总是又冷又湿,使得我们住的帐篷同样湿冷,还长了霉。

    我们在冬天依然处于戒备状态,但是敌人对成都的活动并没有发生。而在这种古怪的天气里,没人期待这种情况发生。

    有一次,我和阿布在飞机更换引擎后主动要求参加慢速巡航(Slow timing)。慢速巡航,在四个小时的飞行期间在低转速的状态下低速飞行,因为太无聊了,没什么人想干这活。然而此时的我们却想去云层上晒一发太阳。(此段翻译存疑)

    我们爬升飞离机场花了很长时间,但是冲出云层的那一刻是振奋人心的。许久未见,阳光耀眼而夺目,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峰晶莹剔透,从远处的云层中清晰地显现出来。此时我们在将近8千米的高空,靠着机内携带的氧气飞行。在这个高度,气温变的干冷,但是我们保暖做得很好。此时没有人说话,只是被千里白云上雪峰山脉的壮丽景色迷住了。飞机时不时翻到山谷上空,然后回到原高度,再飞到山谷上去,如同海面上翻腾的飞鱼一样***。

(***这段比喻是自加的,因为原文说自己翻50英里下去然后又爬升回来。然而50英里等于80000米左右,UFO也不带这样的……是老外什么表虚数的说法吗?)

金色贡嘎。图片来自中文Wiki

    有一回,一架P-51从旁侧飞过,飞行员挥手示意。他的座机在驾驶舱边上画了一面象征击坠敌机的小膏药旗,让我们很是羡慕。之后我热机了一下雷达,然后很快又关了,因为范围内没有任何目标。

    在后来的飞行中,我醒了,但我实际上就没睡死。我向前倾,头直接磕在了固定在驾驶舱一角的地图板。此时我还没搞懂发生了什么,似乎可以看到我的氧气管没有连接,挂在我的双腿之间……

    注意力无法集中了,应该坐起来的……也懒得动了,甚至感觉到一股幸福感……


是你吗夏亚?

    不过最后在意识分散的情况下还是注意到了……呱?!氧气管!

    我用笨拙的身躯去试着将其接起——情况很紧急了。此时我的手冷的哆嗦,所以我接起氧气管的动作非常缓慢,小心翼翼。在多次尝试后,我总算把氧气管接起来并正常运作了。

    我很快从缺氧中恢复,并且也马上反应过来刚才发生了什么。我没有通过对讲机呼叫阿布,所以他不可能知道我这的情况,在这个高度缺氧半小时确实是够倒霉。接下来的飞行都是例行公事,我又开始欣赏那壮丽的景色。

    在成都,如我们所料,又是一天天在这游手好闲,啥事都没,仿佛我们中队想与战争保持距离。此时“B”特遣队在陕西安康,但在那里同样没事干。我们打扑克、垒球、喝威士忌、放风筝、写信、睡觉、看书,无所不做,用以打发时间,我和阿布厌倦了这种静坐战争。

    我们在成都进行了两次一无所获的飞行任务,这样一来我们总的飞了9次任务,计入了有资格轮调回美国所需的25次任务中。看起来,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次回:





援华美军P-61A“黑寡妇” 机组乘员回忆录 03:成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