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下沉》
1
那一晚,小华和它相遇了。
时机不算差,也说不上好。
硬要说的话,就像是路过一排大同小异的饭店时,刚好选中左手边的第三家一样的巧合。
只不过很多时候,不经意的巧合恰好是改变命运的契机。
这点放在他身上也不例外。
2
和平常没什么区别。
在学校目无尊长地补完瞌睡,接着又自以为时髦地骚扰女生和霸凌弱小后。
伙同几个为首的混子,小华也揣着几张纸翘课溜入黑网吧玩到深夜回家。
自前段时间学校查出学生自带手机后。
组成小团体的混子们或偷,或抢,或威胁地像赶时髦般都给自己搞到了一部手机。
以为跟上了大城市的潮流,研究热门短视频成了混子们继上网之后最重要的事。
小华并不关心潮流,他勉强自己不情愿地向母亲讨要到了一部不算差的手机,只是为了不脱离团队。
在短视频中窥探到了大城市的花花绿绿后,小团子的混子们整日讨论的话题从单一的游戏转向到了声色犬马。
或许是因为最开始的搔首弄姿的卖弄视频被快速的划走,同伴们提及的热门视频小华从未看见过。
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世界。
也在这个时候小华才知道,之前他们嘲弄过的一位同学的画有一个标签叫“二次元”。
“这不是那眼镜仔画的画吗?小华你也喜欢?”
“随便刷到的。”
和同伴混在一起时,小华不敢稍作停留。
如果喜好和曾经嘲弄的对象相似,那就会成为团体取笑的对象。
小华能感觉到小团体的同伴们在有了手机后,身上压抑着说不清的混乱愿望。
其表现的方式便是那取笑的力度慢慢超过了玩笑的界限。
原本对小团体的依赖和因此得到的放松,竟生出了一丝不安。
在废弃的沙发边听着其他人刷着视频没头没尾的闲扯,不想被成为嘲弄对象的小华无意义地刷着没兴趣的视频等待合适的借口。
在领头的团体核心以陪女朋友为由先一步离开,剩下的人也鸟兽作散。
从小区外看过去,小华能看见家里亮着的灯。心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所幸,家里只有母亲。
从餐馆回来的母亲再没有气力管教半夜归来的儿子。只能憋出一句像是谨慎揣摩过的话。
“学校放学这么晚啊。”
“嗯。”
尚未学会如何与母亲和解的叛逆期儿子尽管瞥见了一丝白鬓和更深的鱼尾纹,却也还是逃一般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不愿面对的这份思考正是小华躲进小团体的原因。
离开了小团体,对自己和家人的胡思乱想重新涌了出来。
为了逃开这不断在脑子里纠缠不清的杂念,小华继续刷起视频。
熟悉的画面又再次出现。
小华从其他视频那儿知道,这是叫大数据的算法的阴谋。
但是说不出是什么技法的美少女+各种离经叛道的元素组合迸发的其妙视觉美感在小华眼里是这般迷人。
虽然是矫情自傲的文字,但短短几行的信息量透露出了她们和自己一样在烦恼和做出一样逃避的选择。
那一晚,小华有了一个契机。
3
之后,小华离开了小团体。
准确来说是学校为了评级开展了学风整顿。
曾经由混子们组成的小团体在因为两位领头争风吃醋大打出手被劝退后安分了下来。
早已不想掺和的小华,则为此感到放松。
在学习评级风波安然过去之后,之前的混子残党又开始活跃起来。
新的混子依靠着更加出格的行为成为小团体的新领袖,尚且不懂自己想要什么的女孩们也被粗制滥造的三流小说哄骗入自以为的爱情,在有了短视频的传播后。
如何在同类人中变得出众和炫耀自己成为了这群用城市人称呼的“不良学生”的每日功课。
小华作为之前的老成员,也有被叫上重新入伙。
甚至为了拉拢这个看上去稍显斯文有文化的人,新领袖还特地地毛了老爹藏的半盅白酒请他到KTV来了个接风洗尘。
只是,这些在新领袖看来的兄弟情义,江湖豪情,对小华来说过于格格不入和俗穿地板。
不好驳面的小华,为了照顾对方只好草草答应和应付了事。
但为了装阔少和大爷的新领袖为了排场和面子,不仅叫来了几位公主还和其他一众称兄道弟的混子准备在KTV借着酒劲做些更出格的事。
直到在小华和在此众兄弟的女友们劝足了面子后,这才没有玩大发。
本以为就此结束的小华,在之后却被新领袖的女友看中。
不想卷入这奇怪的感情纷争,小华在和新领袖私下通了气后给新领袖留下了个好印象。
在新领袖因为感情纠纷闹得不管他俩感情之间如何,小华如愿脱离了小团体。
从上次刷到相关视频后,越来越多举着宏大命题的关于少年少女的故事逐渐走入小华的世界。
这份青春期特有的孤独感和与社会的割裂感让小华产生了共鸣。
尽管知道开大巴车的父亲与餐厅工作的母亲忙于生计无法给予自己足够的关注,却难以放下这份埋怨。
只能借由骄纵释放的那无法说清的苦闷在管理数十人的老师眼里只是难以管教的暗雷。
不愿意面对升学的未来,以及那将会到来步入社会的成长化为了悬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越是紧逼,越是逃避。
这份惶恐不安先是在每日插科打诨的小团体中得到了安抚,然后是在偶然接触的另一个世界里找到了慰藉。
小华并不清楚自己接触的东西叫“二次元”。
他只知道这些主角和自己一样是还在上学的学生,他们和自己痛苦烦恼的东西大差不差。
而他们的遭遇经历,也承载了自己的愿望。
4
“跟我一起更新世界的锋芒吧!”
“我们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存在。”
宏大的口号一个接一个被吹响。小华的心里有什么被微微触动。
原本以逃避为驱动力的消磨时间,不知在何时转变为了向往与期待。
而这份向往与期待的不断叠加最终有在某个临界值成为了质变。
“今天的碗你放着吧。”
以往不情愿的命令成为了自己做出改变的标志,尽管含蓄得像是勒令。
却还是为人父母眼中的一种成长。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小华的变化只能勉强归结于脱离叛逆期终于长大的笼统概括。
大概只有小华自己心理清楚,仅仅是一部作品的其中一句话,也足以在尚未成型的世界观的孩子心中产生足够深刻的影响与变化。
尚未踏入社会的孩子,依旧怀揣着对世界的美好期盼与向往。
尚未踏入社会的孩子,仍然想象着世界的丑恶与肮脏。
试图守护日常的同时也试图改变世界。
可能世界没有那么美好,也没有那么肮脏。
但小华却有了不去逃避的动力。
在接触到无数志同道合的朋友后,小华知道了原来自己的苦恼并不特殊。
千里之外的网友给出的建议含有更加纯粹的善意。
无意识中对善的渴望和善意的诱导,意外重塑了小华的新的世界。
5
小华也从学校毕业开始步入社会。
虽然没有对大城市过于追捧,但既然已经背景理想地来到城市读书了。
继续在城市多待一会儿也没什么大碍。
小华不认为自己是城市人,他的心依旧归属于那个落后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