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4月必背名词解释45道,赶快收藏!

现在已经有很多同学开始学习专业课了,甚至有些同学把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看了一遍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检验一下你学的到底咋样;今天先给大家更新45道名词解释,赶快看看学的咋样,都是考试中的超高频考点。
题目自测:(答案在下面)
1. 消费者统治
2. 自然垄断
3. 资本回报率管制
4. 一级价格歧视
5. 三级价格歧视
6. 伯川德模型
7. 折弯的需求曲线
8. 引致需求
9. 洛伦兹曲线
10. 一般均衡
11.帕累托改进
12. 帕累托最优状态
13.生产可能性边界
14.市场失灵
15.无谓损失
16.外部性
17.科斯定理
18.公共物品
19.国内生产总值
20.个人可支配收入
21.潜在产出
22.边际消费倾向
23. 投资乘数
24.税收乘数
25.平衡预算乘数
26. 资本边际效率
27.流动性陷阱
28. 托宾 q 比率
29. 流动偏好
30. 实际余额效应
31. 古典总供给曲线
32. 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
33. 摩擦性失业
34. 结构性失业
35. 自然失业率
36. 结构性通货膨胀
37. 奥肯定律
38.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39. 浮动汇率制
40. 购买力平价
41. 实际汇率
42. 对外贸易乘数
43. 索洛剩余
44 . 内生增长理论
45.恩格尔定律
自己写完之后看答案哦!

1. 消费者统治
答:消费者统治是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时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货币选票”的投向和数量,取决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生产者为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来安排生产,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等。这说明,生产者是根据消费者的意志来组织生产、提供产品的。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都得到最大的满足。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表明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率的配置,经济中的全体消费者都获得了最大的效用。正是基于此,微观经济学中对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治说法的一种证明
2. 自然垄断
答:自然垄断的一个特征是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也就是存在规模经济。因为这些行业的生产技术需要大量的固定设备,使得固定成本非常大,而可变成本相对小,所以平均成本曲线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然是下降的。例如,供电、供水和电信中的线路建设。自然垄断同样存在着垄断低效率,因此需要政府管制。对自然垄断的政府管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边际成本定价法及其他定价法;②资本回报率管制。这些政府管制有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自然垄断带来的低效率。
3.资本回报率管制
答:资本回报率管制是指为了管制自然垄断,给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 “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 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垄断厂商的价格 和利润。但是,实行资本回报率管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麻烦,如如何确定“公正的”资本回报率等。另外,还存在管制滞后,管制滞后会对被管制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现实经济生活 中,很难用资本回报率管制的方法来对垄断厂商的定价行为给予政府管制。
4. 一级价格歧视
答: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价格歧视不只存在于垄断厂商,凡是 对其产品市场具有价格影响力或者控制力者皆可采取价格歧视。要实行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 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一级价格 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 售。与二、三级价格歧视相比,一级价格歧视是有效率的,没有无谓损失,但对消费者不公平。
5. 三级价格歧视
答: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意味着垄断厂商对不同的人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是,对于既定的团体,每单位商品都按相同的价格出售。
当完全垄断厂商按三级价格歧视定价时,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即:MR1 = MR2 ,MR1= P1 (1-1/e1) MR2= P2(1-1/e2 ) ,把有关参数代入,P1/ P2 = (1-1/e2)/ (1-1/e1 )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如果 e1 = e2 ,则 P1 = P2 ;如果 e1 > e2 ,则 P1 < P2 ;如果 e1 < e2 ,则 P1 > P2 。在三级价格歧视下,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市场,产品的价格较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产品的价格较高。
6. 伯川德模型
答:伯川德模型由经济学家伯川德提出,是一个价格竞争模型。在该模型中,每一个厂 商都假定其竞争对手的价格是固定的,通过削减自己的价格,该厂商就可以夺取对手的全部业务。因此,如果两个厂商成本函数一样,双寡头竞争争夺顾客的结果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厂商利润为零。但是,如果两家企业的成本不同,则从长期看,成低的企业必定挤走成本高的企业。
7. 折弯的需求曲线
答: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也被称为斯威齐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于 1939 年提出,被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上的价格黏性现象。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如图 1-1 所示,根据斯威齐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该垄断厂商由 B 点出发,提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dd 需求曲线上左上方的 dB 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DD 需求曲线上右下方的 BD 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 dBD 。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是 B 点。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 B 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
8. 引致需求
答:引致需求指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起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厂商。相对而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称为直接需求。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企业,而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从中获得利润。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一次经济行为的终结。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利润并不取决于其自身,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要看消费者是否 愿意为其产品支付足够的价格。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或者说,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 引致和派生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9. 洛伦兹曲线
答:洛伦兹曲线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因此得名。它是用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队,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就是洛伦兹曲线。如图 1-2 所示,ODL 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
反之亦然。如果所有收入集中在某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则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如果任意人口百分比都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线OL 。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平等,也不是完全不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 ,也不是 45°线OL ,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且凸向横轴的曲线(如 ODL )。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洛伦兹曲线越凸向横轴,越接近折线OHL ;反之,就越靠近 45°线OL 。
10. 一般均衡
答: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因为篇幅原因后面35道题直接放在群文件里了,进群直接去群文件里面找就行!!

PDF版还方便同学们背诵,同学们赶快进群领取吧~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加入24经济学交流群
备注公众号
即可领取

如果关于择校还有疑问,可直接联系咨询老师枫哥,5年资深考研规划师,择校、初试、复试备考、调剂、就业全知晓,添加后可1V1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