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学段-主观题-辨析题

2021-10-07 11:40 作者:素材一记录时间记录你  | 我要投稿
1.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

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应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整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能够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向预期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因此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但教学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唯一途径。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途径。


3.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德育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他们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部分。我们所说的德育是指广义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学段-主观题-辨析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