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13:雅思口语多年6分,托福口语首考26,找准并解决自己口语的薄弱点很重要
HUGE推出反馈篇啦!
听听HUGE学员们的反馈吧,总有一些经验能为你所用。

开学就是研究生三年级,准备申请美国的传播学博士。
一些学校对于语言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以至于我之前感觉自己永远不可能达标,甚至不想申请这些学校了(比如,南加大“建议”总分114分,华盛顿大学口语没上26分不会考虑投递的申请)。
3月底考了一次GRE,结果(160+169+4.0)还不错直接分手了,于是就重新开始准备怎么都考不出的语言成绩。
本科时候一直和雅思拉扯,研一上最后一次裸考雅思,不进反退。
不仅总分从7.5变成7,口语写作都是6分。一直也很不解,觉得自己平常也有在进行英文授课,也有写英文作业,可能一直没有在语言考试上投入足够多的心思,接受的指导也仅限于大一暑假在某机构上的两周雅思入门级课程。
6月底的时候还在纠结应该死磕雅思,还是转战托福;因为自己毕竟从来没有接触过托福,需要重新接触新的题型,而且听说托福的口语特别难。
最后纠结来纠结去在深夜给托福账号充了2100块钱来坚定自己好好准备考试的决心。


出分当天

口语是我最最担心的科目。
因为很多博士项目需要博士生担任助教来获得奖学金,所以对于口语要求基本都是24+或者26+。
在知乎看到了推荐虎哥口语的帖子,又摸去B站看了一些范例视频。
我本科是学教育学的,所以很赞同虎哥说的刻意练习的概念。也觉得这样一套练习、课程设置是能够潜移默化提升口语的。
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和别家相比他们的高分奖励的标准设置得真的还挺高的,好像26分也是平平无奇,所以反而让我觉得:嗯?有点意思。

因为前期自学了几天,但是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方向,就只是做了几套TPO,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也没有合适的计划,于是7月底决定购买了虎哥的口语训练营。
当时我距离考试还有三十几天,所以练习时长还是持续了很久,后期也和另外一起备考的同学每天打卡。
部分打卡预览




在虎哥口语营里的独立口语段子基本可以解决所有所有的口语题目,尤其是自己可以有10%的转化能力的情况,段子简直太好用了。
我在考试时遇到的题就是我之前过真题时遇到的题,当时直接用了relax & make friends的段子,非常流畅,也给我之后的题很多信心。
我在背虎哥段子的时候也会像跟读训练一样去尽量模仿语音语调(因为我是国内本硕,可以说是一口老Chinglish了,非常需要纠正),有意识把元音发得更饱满、连读更流畅、语调像波浪一样起伏。
虎哥对于流畅度的强调让我重新对评分机制有了新的。
之前觉得一定要把独立口语说得像作文一样精彩,现在觉得独立口语就是一个很自由的题,比如我之前练一个“普通人是不是可以当政府领导人”的题,我就会说完全可以,只要他有足够熟悉业务且接受过相关训练,然后话锋转到如何练习和上相关课程(也就是段子里的内容)。
所以其实段子灵活应用性非常高,不止局限于看起来直接相关的话题。
在日常练习时我也是跟随虎哥的练习计划来进行的,在8月中加入了口语营,在群里不光听自己的语音和点评,有时候也会听听其它同学的语音和点评,见贤思齐焉。

▲交流答题思路

▲分享家考经验

我是在后期第三、第四次点评时暴露出来很多问题,幸好后面还有一些时间让我自己去注意和纠正了。
以下三个问题是我在练习口语路上一直有点苦恼的问题,自己也想了一些办法去解决:
①一开始每个答案都会一直说一直说,可能练习到最后都要说两三次才能达到自己最满意的程度
当时特别担心考试时候一次不能说成功,也就这个问题咨询了贺亮老师,老师说平常练习还是要尽力说到最好,在练习过程中水平自然会有提升。
结果考试时候还是说得比较流畅、比较完整,自己也没有意想到,感觉就是嘴巴和脑子在自动配合工作了。
可能也是平常练习起到了一定作用,在练习时候一定要经过多次练习说到最好。
②我的连读和连贯性比较差,尽管我好像没有特别卡顿,但是我习惯拖音、或者是一个个单词蹦着说话,说长句、完整句的能力比较差
于是后来我也会把我认为有意思的综合口语T3、T4采用跟读训练的方式来跟读练习几次,说的时候改变了语气,不再是特别急匆匆地像豌豆射手喷单词一样的形式来说口语,而是象自己在讲故事,用相对舒缓流畅的语气把句子说出来。
③我对于笔记应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都不太了解,记了特别特别多细枝末节的句子,而自己在一定时间内能说的长度又很有限,导致说的时候很手忙脚乱根本说不完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虽然每次重新练的时候也会重新再记一次笔记,也有比对虎哥的笔记,但似乎一直没有找到法门和规律。
后来又回去看了一些OG的口语范文,发现它们在内容呈现上属于只把骨骼剥离出来,太多的细节就会被省略。
再回去比对虎哥的口语笔记示范,清晰了很多。
比如三四句话都在说一个意思,那就只需要记一处的关键词即可;
例子可以使用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展开说,注重一些“after xx/however/later”之类的表示重要阶段的词。
这种对于结构的在意其实也是贯穿了托福阅读、听力、口语多个部分的重要思路。
我前期因为没有理解到位笔记到底应该记什么,每一题都要练很多次以后才能慢慢找到一分钟内自己能说完的内容;
后来的练习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己应该说什么,就更着重于如何把自己的流畅度提升了。
其实我以前也经历过长期练习但是没有效果。
比如我从大二上学期到研一上学期四年间陆陆续续考了四次雅思,每次写作都是6分。
感觉自己也练了很多篇,也尝试去积累好词好句等,结果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后来我发现那句话是对的,就是无法使用行动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如果练习时不能针对自己的真正薄弱之处去提升,那再多的练习也还是会原地踏步。
我在自己不满意的语音过后,都会结合老师的点评思考到底是什么深层原因导致我无法说流畅?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说完?我给我自己找到主要原因是说话喜欢蹦词且连读和语调差,以及笔记做的没有体系。
我觉得自己的连词组句能力还可以,而且我知道自己喜欢用那些句式去描述词语,所以做笔记和45秒准备时间会按自己习惯调整一下。
所以我最应该练习的就是笔记组织、以及如何流畅且保持一定速度地把句子说出来,那我只要找相应的方式去训练这些就可以了。
所以最关键的其实是找准自己的真正薄弱之处,然后使用刻意的练习逼迫自己改变原来的习惯,离开舒适区。

听力阅读我没有太多的建议。
感觉重点在于听层次、结构,这样即使可能一些细节听得不是特别清楚,也可以就它出现在此的用意推断答案。
作文我是重新回去了解了一下议论文的写法,特别是逻辑,在B站也看了一些视频,才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
以前以为自己低分是用词问题,现在觉得是逻辑完全缺环、不通畅的问题。
以前写作习惯了高考、四六级那种假大空的写法,或者直接把一些细节当作主体段的主题句,导致后面无法展开只能车轱辘话来回说。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打过中文辩论?
其实托福写作的主体思路我感觉和写辩论的立论稿或是驳论稿非常像,当然例子也要进行详细地展开,要像跟小朋友讲道理那样把例子的利弊因果全部说清楚。
这样的话,也可以有非常多的话可说,字数也可以轻轻松松达到比较多。
特别喜欢邀请进群时候说的“havefun working together”,我在群里有时候也会抢答一下别的同学问老师的题,感觉有一个社群是非常激励我一直努力学下去的。

▲分享答题方法
之前学英语觉得特别痛苦,后来在慢慢打卡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很惊喜。
学英语本质应该是一个have fun的过程,只是我之前过于执念而且没有找到方法。在口语营跟读之后注意纠正了自己语音语调,走在路上都在很开心地唱英文歌。
最喜欢的段子也是有关于work ethic的: it is always hard work supporting natural talents that guarantees life-long success.

最后,关于HUGE:
我们是一群语培行业的深耕者。这里有你需要的托福资料,备考资讯,免费讲座,专业课堂,做国内最专业的托福备考平台。
网站:http://hugejiaoyu.com
公众号:HUGE教育工作室
公众号日更应考干货,欢迎大家关注,阅读与分享。
b站账号还会不时更新tpo和真题视频讲解哦~


作者:口语营D同学
编辑 & 排版:亮亮 小蔡
首发:HUGE教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