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一诊高2023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英语试卷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五、探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师: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把人的精神复活看作社会根本转变的起点,这种思想集中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精神复活过程的描写表现出来。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思想性格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生:第一阶段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放纵欲望走向堕落的阶段。
师:按作者的说法,这是“动物的人”压倒了“精神的人”的阶段。
生:第三阶段是从忏悔走向复活的阶段,与法庭上的玛丝洛娃重逢后,聂赫留朵夫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师:沉睡在灵魂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苏醒。这是“精神的人”战胜了“动物的人”。
师:走在“复活”之路上的这对男女主人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是大团圆的相夫教子,符合我们的美好期待,还是悲情结局:一位死去,另外一位黯然神伤,符合浪漫爱情小说的俗套?
生:都不是。作者的处理是玛丝洛娃选择了政治犯西蒙松,男女主人公各自走向新生。
师: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在晚年花费十年时间来塑造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形象呢?
生:托翁与聂赫留朵夫有相似性:都是贵族出身,都有过贵族公子哥的生活经历,都从过军。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故事,是发生在英俊的公子哥和美貌的女仆间始乱终弃的故事,也不稀奇。
师:也有不一致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说的原型人物是有的。托尔斯泰的法官朋友柯尼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大家可以关注草婴的译本序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聂赫留朵夫是托翁,又不是托翁。作者借男主人公是来寄托自己的社会认识和人生理想。
师:我们用两课时学习了《复活(节选)》,研读了贵族公子哥和美丽善良的女仆间发生的感情纠葛,托尔斯泰的伟大就在于把始乱终弃的故事接着往下讲,彰显了“道德自我完善”,要“宽恕”要“爱”的托尔斯泰主义。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在探索社会出路,争取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爱情平等。他将社会上层和底层不断地对比,展现了尖锐的社会冲突,再现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批判了上流社会的荒淫无耻,揭露了官僚的贪赃枉法和伪善凶残。《复活》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大动荡前夜的一幅风俗长卷,不愧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师:我们以往读小说,总讲到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托翁赋予一个老故事新的生长点,切入的场景很特殊,是法庭是监狱,并以此为支点,揭开俄国社会现实的铁幕。人们常说爱与死是人类永恒的母题,托翁开掘了罪与罚、堕落与拯救、忏悔与赎罪、苦难与抗争等人生重大主题,让读者反思如何对待自己人生路上的过错,如何赎罪,如何拯救自己的良知和灵魂。
师:我们对今天的主问题来进行总结:托尔斯泰以聂赫留朵夫从单纯到堕落再到复苏的故事,以救赎与自我救赎,鲜活地演绎了“复活”的内涵;以玛丝洛娃的迷途与自救,体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腐朽没落,揭示了从个人到社会都要走向救赎的复活之路这个主题,也展现了作者对人、对人性的关注。
师:本节课聚焦“复活”的内涵这一研习主题,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主问题:一是研读在对比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二是在小说所展现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场景中探究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三是从课文节选的内容出发,补充研读相关的情节,探究小说展现“复活”这个主题的内在层次。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全文阅读草婴先生翻译的《复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