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开心,裸辞还是骑驴找马?|2021最难就业季?
大家好,我是打工人半藏。
工作不开心,裸辞还是骑驴找马?
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过在2021年,别说裸辞了,找工作都会让你怀疑人生,建议还是骑驴找马。
00
2021年的就业情况,真的不乐观。
首先是909万的毕业人数,比去年多了35万。

其次是疫情的原因,大量海外人才归国。
再加上教培机构整顿,很多人被迫到互联网找工作,一下子就卷起来了。
工作好不好找,看考研人数就知道了,这点应该是共识了。
今年考研人数377万,比去年多了36万。

考上了好说,考不上的同学,还是得找工作。
所以今年的求职阵容是这样的,909w应届毕业生+80w海归+百万考研失利党。
卷么?激烈么?能不紧张么?
据《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海归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最大的劣势是 “工作/实习经验不足”。
这说明了什么,学历通胀贬值,海归都不香了。
企业才不管什么海龟、研究生,更看重能不能干活,有没有实习经验、相关的工作经验。
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可能真的很头疼了。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清华北大硕士博士抢着当小学老师。

在招聘会上,一位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告诉记者,在她上周面试一所中学教师岗位时,生物教师岗位面试7个人中4个人都是博士,化学教师岗位的面试者全是博士。


如果和下面这个新闻对比下,就更加魔幻了。
腾讯 2022 校招大厂薪资首发,白菜总包接近 40w

一边是清北博士抢着当小学教师,一边是互联网公司高薪校招。
而且每年都是如此,是的,就是如此离谱。
单单从就业来说,互联网依然吊打其它行业。
虽然竞争很激烈,还是能找到工作,计算机yyds。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就不用说了。
更巧的是,这些应聘老师的硕士博士,很多都是生物化学专业的。
其实博士生挺尴尬的,如果不走科研道路,就只能出来找工作,还真没那么多岗位。

在一线城市中小学当老师,并不比互联网大厂的差,已经是很好的出路了。
年薪40万、事业编制、年假160天+,随便一个单拎出来,都是不差的。
即便是清华博士,月薪3万也不低了。
最有诱惑力的一点,就是小孩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全部由深圳中学买单。
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福利绝了。
如果要问博士教小学,会不会浪费?
为什么不去偏远山区当老师?这不是不公平么?
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
博士教小学,是有点浪费。
但是从市场供需来看,已经是当前的最优解了。
02
那么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该怎么找工作呢?
首先是本科生的市场价,大概在5、6k左右,最高的还是清北的毕业生,在9000左右。

2021届毕业生,就是2020年的毕业生,就业是什么情况呢?

在单位就业的减少了,自由职业、继续学习增加了,还有就是所谓的慢就业也增加了。
慢就业就是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
据统计,在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告别传统的“一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
大家自己意会吧,不方便言传。
在非技术岗位里,大家最期待的是财务/审计/税务,然后就是行政类,再就是运营。

其实运营岗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在短视频和新媒体这块,未来有很多机会。
还有个最致命的问题,很多大学生都是混学历,职业规划不清晰,甚至没有一技之长。
就像简历是大一就开始写的,职业规划不是大四才做的。
得在大学里,及早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点,有意识的放大。

以新媒体运营为例,大学里就做账号,靠内容涨粉,有变现能力。
因为很多学校教的东西,和就业是脱钩的。
自己得去实践,自助者天助之。
我一直是个坚定的实战派。
这点有个老师做的就挺好,前段时间还上了热搜。
9月25日,浙江某高校新媒体课程老师给学生布置考试作业,要求每个小组做账号粉丝要达到5万,每个人变现3000块钱,才能达到期末成绩及格线。

03
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份好的简历?丰富的面试经验?娴熟的薪资谈判技巧?
是,也不是。

最重要的还是执行力。
很多人都是晚上各种想法,第二天就抛诸脑后了,行动起来,就已经赢过了很多人了。

不过该有的套路和技巧,也都得会,自古套路得人心。
简历该怎么写?
简历最重要的目的是得到面试,所以写的差不多,吸引面试官就差不多了,建议使用star法则写项目经验,适当优化下。

简历排版简洁清晰就行,可以私信“简历”获取各行业模版。

04
挣钱是挺开心的事。
我到现在还记得,收到实习工资的那天下午,整个人都是很激动的,虽然只有几千块。
抵制消费主义,挣钱攒钱的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当我靠着实习攒下来的钱,买了人生第一台mac后,很多同学还没找工作。
那时候很忙,答辩也是请假回去的。

毕业的时候,分手、工作、离别、答辩,很多事都交织在一起了。
虽然很疲惫,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能挣钱了,甚至可以帮家里添置一些东西,这种感觉很好,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尽快体验到。
毕业了,有很多坎,养活自己就是第一道槛,一定要跨过去。
第二道坎可能是买房了,现在基本上很难了,年薪百万、家里能支持的除外。

倒是可以分享下,我一个同事的故事。
故事说来也有点曲折离奇,他是2010年出来工作的。
刚毕业啥都不懂,到处找工作也没人要,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工资1800,还可以睡公司。
虽然现在看来很苦逼,但是他可开心了。
工作内容是写代码,就这样开启了码农的生涯。
之后说到他女朋友,程序员还有女朋友?
说起他的老婆,那段经历很魔幻。
他问我们,你们知道结婚,被对方父母反对,该怎么办么?
当时他穷没房没车,又是个破程序员。
女方父母不支持,但是女朋友很爱他,所以就偷偷拿了户口本登记了。
父母见生米煮成熟饭,也就认了。
在丈母娘的催促下,那个同事也买了房。
到我实习那会,房子已经涨了好几倍了。
自己也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有股票期权。
这就是程序员的逆袭之路啊。
要是换做其它岗位,再怎么逼也买不起。
那位同事人很好,工作很勤奋,现在的小日子也过的很滋润。
选择比努力跟重要。
早些年加入独角兽拿到股票的,现在基本上财务自由了。
比如前几年的字节,十多年的百度阿里腾讯。
现在这种跟着公司快速成长机会基本上没有了,但是还是要努力工作。
挣钱攒钱的感觉,很好也很重要。
很多大佬也是靠攒的第一桶金才开始逆袭的。
前段时间,我去朋友家里吃饭,他生娃了,还买了房。
好家伙,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
他说他努力工作了5年,每天都过的很简朴,每年可以存个10万,结婚前存了30多万。
然后父母给了160万,才买了房。
听到这里我哭了,你们呢?
相关资料:
《2021留学生归国求职意向调研》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