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X+艺术国际创新启航计划

2022-12-10 12:36 作者: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  | 我要投稿

X光发明于十八世纪末期,一位名叫伦琴的科学家发现了这种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自此人们意识到,有一种射线能够穿透物质,直抵物体结构的深处。充满好奇的人们曾用它留下影像,而其中不可捉摸的放射性物质,又很快令人们敬而远之。“别跟我谈X光,我怕它”。爱迪生曾心有余悸地说。然而如今,这种神秘的射线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安全检查等场合,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可是,你是否想过,X光透视出的世界,蕴含着独特的艺术化的潜能?


工作营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年5月,X+艺术国际创新启航计划正式启动,这是一项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设计师、创新者开放的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行动,由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联合同方威视荷兰公司合作发起,并于同年8月开始了第一期“创新工作坊”。工作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经历了筹备、招募、前期实验、头脑风暴、创意实践等阶段。通过三个多月的实验和创作,用X光创作出了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工作营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项目负责人同方威视荷兰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祁远说,本次与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联合开展“X+艺术”国际创新启航计划,希望能够唤起大众对于X光技术与应用的了解与兴趣,激活X光技术内在艺术文化潜力和商业应用价值。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办公室主任王旭东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探索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内在规律,打造以“X+艺术”为代表的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创作新理念,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创新。


工作营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作营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作营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作营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作营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作营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作坊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在X光设备下进行扫描,并将得到的影像进行加工处理,探索X射线与艺术结合的可能性。

为了将X光呈现的艺术之美展现在人们眼前,工作坊潜心实验,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数据和实验结果,制定了基于X射线进行艺术创作的工作流程,产出了一批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旨在用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新思维,新方法,深刻践行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考察之际提出的“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重要指示

工作营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作坊产出了一系列基于X射线与艺术设计结合的优秀作品,题材形式丰富,风格特点鲜明,既有从技术出发对空间维度的思考,也有与传统非遗手工艺的结合,还有用X光对中华传统中草药的研究,层次丰富,维度众多。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课题包括:

1. 基于曼陀罗构图方式的X光艺术创作;

2. X射线空间维度拍摄实验;

3. 以12生肖为载体的X光影像重构;

4. X光切片动态影像实践;

5. 以漆画工艺为基础的X光影像创作;

6. 浮生若梦X光金属造像拍摄;

7. 以X射线拍摄影像为图案的面料及服装设计;

8. 以旧物结合X光技术的文创开发设计;

9. 以中草药为对象的X光影像拍摄及研究;

10. 基于X光射线技术对多肉植物的拍摄及艺术衍生;

11. 基于X光影像的叙事影片计划;

12. X光拍摄影像为题的科幻情感叙事;

13. 以X光射线影像重构静物;

14. 用X光影像呈现万花筒图案;

15. 基于X光拍摄物品对人物性格特点研究;

16. “有效击穿”用人体局部进行的创作。

丰富多彩的艺术成果让我们看到X光艺术创作广阔的前景,而更重要的是,工作坊在这个过程中发掘、培育了一批有志于将X光与艺术结合的设计人才。参与项目的学员从艺术设计理论到实践能力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



X+艺术国际创新启航计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