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生物学】Xenomorph系列生物介绍(中)

接上版
3、新变体Neomorph
出现于《异形:契约》中,是Ledward吸入变异真菌的孢子后被感染,从背部破体而出。变异真菌的孢子,在David的显微镜下观察,它们似乎是极微小的寄生昆虫,具有一个基本的蜂巢智能,会专门寻找宿主,从鼻孔或耳道进入。一旦宿主受到空气传播的感染,孢子就会进入血液,延伸产卵器并注射“卵”。这些卵重写宿主的DNA,并促使羊膜囊的生长,然后在人体内孕育Bloodburster。如果羊膜囊位于一个难以破出的位置,Bloodburster可以使用锋利的背刺和尖头刺穿撕破肉和骨头。Neomorph出生后就具有四肢,会攻击和吞食任何猎物,迅速生长并在几小时内达到完全成熟。在其幼年阶段,Neomorph是四足行走的,但达到成熟时是双足的。
根据David的说法,太空骑士的的黑水诱变剂是为了创造一种杂交生物,如Neomorph,它会本能地捕猎并杀死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非植物性的,即动物——“肉”。
这种生物天生具有球状头部,但随着头部的生长,会变得更细长而尖锐。Neomorph有尖锐可以作为攻击武器的尾刺,嘴里有大量尖牙,闭合时嘴部呈圆形。它的血是粘稠的,黄绿的,但不是酸性的。
就行为而言,Neomorph更类似于野兽,极具攻击性,相比传统的Xenomorph更缺乏智力,并且主要以噬咬攻击,会进食猎物。







成体Neomorph全貌




David研究培养,并尝试改良但失败的Neomorph胚胎标本

其他设定图(不同的Neomorph):





















4、异变体Xenomorph

通常所说的“异形”,正式学名为"Internecivus raptus",即“残暴捕猎者”,可能源自行星Proteus。通常高约7~8英尺,体重约325到10000磅,有着硅基外骨骼和强酸性血液(是的就是强酸,不是什么强腐蚀性,电影里和官方资料都标注的acid,但是是未知酸),具体的外形取决于宿主。Xenomorph会本能地杀死所有非同类生物,能够在真空状态下生存至少一段时间。

Xenomorph最初由瑞士超现实主义画家H. R. Giger所设计,出现于一张名为Necronom IV的石版画中。它故意展现出许多男性和女性的性形象,以说明人类性别区分的模糊。

之后Giger为了电影创作而进行了更多的设计,意大利特效设计师Carlo Rambaldi在原始形态上设计了机械头部的效果。物种的设计和生命周期已经被广泛地添加到每个后续的外观中,而在特效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导致了生物设计中的许多变化。

首先讲一下《异形:契约》中David的研究,因为根据电影情节,似乎David是直接创造Xenomorph的“人”:
之前这些失败个体的标本就是David对黑水进行各种改造后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后面墙上的手稿也有了尖锐后脑的异形。

最重要的还是首批的卵,是人造的还是有某种生物生产的仍是未知。

异形契约中,接普罗米修斯中最后的剧情,Elizabeth和David逃离LV223,前往太空骑士母星(至于是不是真是母星还不确定),期间身首异位的David已经被Elizabeth修复。
再看他们这艘飞船,可以说是性能完善,但为什么契约中却是飞船的残骸?
理由似乎很简单,在到达母星的这段时间里,拥有自我思考能力的大卫已经有了很多思想提升,具体是什么不作分析,简单来说就是他鄙视人类和太空骑士,自己想当“地狱之主”,创造新型生物。

从契约中的零散种植小麦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当然只是给Elizabeth吃的。
这段时间里,David可能致力于各种基因研究工作,到了最终阶段,他发现已经没有什么能深入的了,因为“材料”有限,这时就想到了Elizabeth。
正如片中所示,Elizabeth是被David杀害的,那时身心崩溃的Elizabeth多半是不会去想什么为科学作奉献,因此猜想她就想开飞船逃离,但由于技术不足,最终再次坠毁,她那段全息影像也可以看出她的恐慌和悲伤。最终还是被David抓住, 至于她最后是否自愿牺牲,不作过多脑洞分析,但David敬仰她,爱慕她这点我认为还是真实的。
猜测大卫可能用了某些方式使Elizabeth被寄生,至于是不是类似正传中"抱脸者Facehugger"的生物没有交代,Elizabeth被破胸后David将她做成了标本。


此时已经有了"抱脸者Facehugger"的概念,似乎和正传中的一样。寄生人类后有了以下的初代Xenomorph,外形和传统形象有差异,等待续集解释进化了。


正传中的介绍:
卵变体Ovomorph(通常称为Xenomorph egg)
由于年代和技术原因,各部电影的卵变体形态略有差异,1~3由于都是源自LV-426星上的,可以理解为同一批,到了第4部则为克隆个体。
卵变体用于储存Facehugger,高约2.5英尺,重约60磅,通常呈现黑黄色,有着韧性非常强的革质外壳,实验表明,在地球重力下,即使在三次从高层建筑顶部坠落,它也会在撞击地面时反弹,而不会破坏或对内部的Facehugger造成任何伤害,内部的皮肉和韧带可能是保护措施。卵变体可以保存数百至数千年,它的持久原因在于它可以将用于提供能量的酸液维持在合适水平的盐浓度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受干扰,卵变体会从基部蔓延出的一些根,这些根可能是为了吸收养分。在一个大型巢穴中,这些根类似于每个卵变体之间的通讯网,用于互相通知宿主的出现。
对卵变体的解剖显示,它们的基部有一个基本的中枢神经系统,连接到在外表面上运行的热敏和压敏静脉的网络,使得卵变体能检测到周围的宿主。也有人提出,卵变体的皮肤可能含有某种形式的感觉器官,允许它在远处“品尝”宿主,类似于蛇的舌头。无论是何种机制,检测过程都被认为是足够灵敏的,使得卵变体能够为其中的Facehugger指名定位宿主的方向,并且卵变体甚至可以感觉到宿主是否是一个可行的体型。
在探测到宿主之前,Facehugger处于休眠状态,类似假死状态。当卵变体检测到附近的宿主时,它就会释放出催化剂来解锁内部盐分中的酸,释放储存的能量。这些游离酸会将其酸性血液中剩余的生物电位转移到Facehugger,所以最初的检测会被认定为无生命体征。

各代Ovomorph对比






抱脸者Facehugger
由于年代和技术原因,各部电影的抱脸者形态略有差异,1~3由于都是源自LV-426星上的,可以理解为同一种,到了第4部则为克隆个体。
抱脸者长约3英尺,重约10磅,除了通常为了成功靠近而寄生宿主的吐酸能力外,它们几乎没有攻击能力。基于并没有受害者面部被腐蚀的记录,似乎它们在选择通过用酸液腐蚀掉与宿主面部之间的障碍物时会选取挥发速度更快的酸(异形1中的Kane)。它有八个长的手指状的腿,让它能够快速爬行,长尾适合于弹跳。位于底部在尾巴根部两侧类似袋装的结构用于在植入过程中将空气循环到宿主肺部。
抱脸者通常在卵变体中等待宿主。如果是已经离开卵变体的抱脸者,则会通过类似成体Xenomorph的热感应寻找可供寄生的宿主,它们将寄生作为首要目标,不会考虑自身安危,并会追逐宿主。抱脸者似乎会特地寻找脆弱、分心或是情绪低落的对象作为宿主,潜藏在暗中并突然攻击(异形2中的医疗室事件)。如果有宿主靠近未打开的卵变体,抱脸者在卵变体打开后会跳出牢牢地吸附在宿主面部,并用尾巴缠住宿主脖子,迫使其呼吸,同时会用氰基的化学物质——二甲基亚砜(DMSO),通过皮肤接触来在几秒钟内麻痹宿主。这表明它能够确定宿主的身体质量和组成,从而确定合适的毒素剂量。同时,需要使用多少剂量也会让它决定是否寄生该宿主,以免剂量不够而无法正常输卵。不过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也会直接使用尾巴来使宿主窒息。当确定之后便用输卵管寄生,实际上抱脸者并没有真正将胚胎注入宿主体内,而是在喉部留下了一个肿瘤,一个专门会引起宿主细胞重组的癌症,然后宿主的身体在细胞层面上构成胚胎。宿主休克期间,抱脸者会给宿主输氧保证胚胎正常发育,通常需要几个小时。理论上,发育中的胚胎在安全的情况下会发送一个重组质粒脉冲来告知抱脸者。并且,即便在不合适的环境下抱脸者也能转化出氧气供宿主呼吸。完成使命后抱脸者便会离开,也会继续附着于面部,最后慢慢死亡。事后,宿主可能会产生一些后遗症,例如极度饥饿、咽喉痛、口干、恶心、鼻血和胸痛等。一些宿主抱怨嘴里有苦味,或者嘴巴觉得奇怪。但是并没有任何来自内部胚胎的反应。
至于为什么抱脸者知道输的是哪种气体,为什么要输氧,yy一下可能是因为太空骑士和人类基因相近。
当试图从宿主面部移除它们时,它们的爪子会撕破头骨上的皮肤,一旦它们紧紧攀附在宿主的头上,几乎就不可能移除。它们的酸性血液也使得无法用切割的方式移除。
它们也能够迅速自愈,即便被浸泡在生物碱-钠沸石保存液中也仍能保存固有能力。



各代Facehugger对比





异形3中的"王后抱脸者Queen facehugger"
在一个种群失去王后的时候,幸存的卵变体中的普通Facehugger会进化成王后抱脸者Queen facehugger。比普通的更为强壮而大,长有节间膜,爪子上有倒钩,身上有突起。王后抱脸者就是负责产下王后胚胎的媒介。





Giger最初创作的Facehugger

胚胎Embryo及破胸者Chestburster

长约两英尺,尾部拥有极强的推动力量,有些个体的破胸者已经长出了手臂,然而还有一些则只是很小的根,可能和发育时长有关。
在发育过程中,破胸者在羊膜囊内,通过一条小脐带附着在宿主上,通过它可以收集所需的营养来生长。胚胎被认为复制了宿主基因编码的10-15%,被称为“DNA反射”,由于Xenomorph通过宿主的DNA反射来决定遗传物质的性状,破胸者的外形不一。基因吸收的目的是帮助Xenomorph适应它们出生的环境,也有助于破胸者隐匿于宿主的免疫系统中。
在宿主怀有胚胎期间会表现出一些症状,症状可包括呼吸短促、筋疲力尽和内部出血(可通过生物扫描仪检测,并存在于鼻出血或其他看似随机出血事件中),以及胸痛。据推测,如果由于宿主的身体结构导致破胸者无法在预期时间破体,宿主可能会死于内部器官破损,而破胸者则会长到足够强壮后再出来。
破胸者的生长是很快的,内颚在植入后的一小时内就形成了。然而,妊娠期似乎不一致,有记载的病例从一小时到几乎一整天不等。宿主的某些物理缺陷也会对破胸者的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例如Larry Purvis,一个由科学研究小组在UMM Auriga中被植入胚胎的平民,患有甲状腺不足症,极大地减慢了他体内胚胎的生长速度。结果,破胸者在正常预期的几个小时之前还没有出生。
当发育成熟时,破胸者会释放酶,软化骨骼和宿主胸腔的周围组织,帮助其破体。虽然宿主会有数小时的胸痛,但是在破体时时非常快的,宿主会在几秒钟内感到胸腔有痉挛性剧痛,但迅速发展为衰弱的痛苦和不可控制的抽搐。当破胸虫最终出现时,它会引起严重的创伤、器官破裂和大量失血。死亡几乎是瞬间的,但却是极其痛苦的。破胸者似乎可以穿破海军陆战队的服装(Private Clarison事例),至于是使用了酸血还是纯粹的蛮力未知。
虽然一个破胸者的诞生本质上是致命的,但已经多次声称或提出,在它出现之前移除一个破胸者是可能的,不会给宿主留下长期的残留效应,但是研究表明这是仍然无用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破胸者意味着,即使胚胎被安全地从宿主中移除,它们很快就会发展出许多终端肿瘤,这些肿瘤会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使宿主死亡。
破胸者是Xenomorph最脆弱的阶段,它们会用酸血腐蚀周围环境以便隐匿,长期呆在其中等待蜕皮(异形3通风管)。它们也可能会食用宿主尸体来补充养分。破胸者的成长非常迅速,在异形1中的Nostromo号上短短几小时就成年了。在美国宇航局Auriga上,科学家们注意到发育时的外观变化甚至可以用肉眼观察到。Carlyn Williamson博士还指出,在发育过程中破胸者会在表面分泌出深色黏稠的泡沫。在成体前会反复蜕皮,通常离蜕下的皮不远,换言之就是看到蜕皮即可说明附近可能存在Xenomorph(异形1、3).。
顺带一提,导演Scott当初在拍异形1的时候并没有告诉演员破胸者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吓到演员以获得最真实的反应,破胸者是导演自己控制的。(真坏啊)

各代破胸者造型一览:













Giger最初的破胸者设计图

由于图片较多,关于成体和具体的品种干脆在下版中说明,以上很多资料是来自官方网站,也可能结合了部分游戏剧情和设定。
由于睿智审核规定,部分图片做了虚化打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