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清华大学(75集全) 李艳梅


所以说这个拆分是怎么来的?

以前学这章的时候很痛苦,机理不牢、地动山摇。这个机理为什么会这样,质子为什么会转移,尽情地享受着“这知识它不进脑子”的苦痛感。死记硬背整个机理。现在重看的时候都还能感受到当时痛苦记忆的肌肉记忆——一小坨应当是/平常很柔软的肉紧绷起来。重温了亲核离去、长叶松烯的八节课之后,这个机理真的非常容易,但过往偏执的记忆还在,过去的自己仿佛张着大口,挤出泪水地吼“你为什么什么都明白。”明明都是自己,为什么过去的自己,会因为现在的幸福,而不甘,这不甘的情绪也应该是我产生的。——我精神状态很好,也在吃药,不要过多脑补。
是因为过去的自己,这个机理才看着那么熟悉啊。柔和慈爱得仿佛能滴出水。误)

那种惧怕、痛苦的感觉仍然存在。原来我也有学习学到失常的时候,不过那段时间我也刚从煤气灯、丧妣、精神和药物一起错乱的状态中调整出来。

真想回去抱抱过去的自己啊。一个人,游荡在怪诞陆离的世界里,俗世/现实生活里的一切都让她觉得空无/没意义,我也是进过精神病院的人,挺好,挺过来了。空无和昂奋是在进精神病院前,而学习有机化学下册是在出精神病院后。几个不同的时间段仿佛肽链被氢键/二硫键联合,你想告诉我什么呢?
——不要在这里空无主义啦!后天要有机考试,快去背书啊啊啊啊啊
画眉鸟死着的时候是幸福的。
[无关]CO的杂化轨道是什么样子。

懒得抄了,直接截图。doge.
高中讲过,继续截图。

羧酸的制备,氧化就完事儿

羧酸衍生物目录

没讲的英文命名


双键的程度取决于C的稳定性,C的稳定性随L的变化而不同。通过判断双键在哪个键上,从而确定哪根键更容易断裂,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断裂是完全断裂,所以有双键的键反而键能更高,更不容易断裂。

氮比氧更能容忍正电荷,因为电负性比氧小。
所以酰胺的C-N键不容易发生断裂、反应活性较低。酰卤易断。

nomenclature n.命名
acyl Halide and Amide酰卤和酰胺
酰基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来命名。两个碳,乙酰卤乙酰胺。一个碳,甲酰卤/甲酰胺。

丙烯酰溴、丙烯酰胺、N-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 N-甲基-N-乙基乙酰胺。N,2,2-三甲基

内酰胺/内酯,从羧基的羰基从NH的反位(反官能团)开始编号。

了解,就不打了。

根据水解所得的酸命名“某酸酐”或“某腈” 。氰基和腈能区分不多做解释。

酸酐/腈英文命名

Ester 原来就是酯。多元醇先说醇。

英文命名

是否容易形成氢键。酰胺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比羧酸高。N-H越多,氢键越多。

酰卤、酰胺、腈剧烈反应

酯有芬芳味道。自然界的香味一定是混合物发出的。

羧酸衍生物,红外, 羰基。自己画一下

2.0-δ4可以判断烷基与羰基中是否有O,2无4有。酰胺的氢谱图,扁平矮,基分曲线不是特别准,变化很大。

醛200,酮220.需要大致总结。

这段时间先跳过,有空了去看松烯的有机谱图。

中英文对照截图。


氯比氧更吸电子,这样记会好点,然后不易带正电荷,不能形成双键。

看样子就是一个亲核取代加成。恢复碳=氧一定要Z离去?取决于哪个是比较好的离去基团。


不做笔记光截图真的好吗……还是适当做下笔记吧。
双键箭头表平衡,反应只能进行到这步,比较难向下进行。

A:为什么所有羧酸衍生物都可以水解成相应的羧酸和另一种产物。
B:只要条件到。
A为什么条件又不同。
B:酯的水解氢离子、OH-离子催化高中学了吧。
A:不,高中没学碱催化。待我写一下酸碱的机理。氢离子作催化使酯水解其实也是当作酯化反应的逆反应来记的。
A:不行,酸催化使酯水解的机理还是写不出来。
B:你把酸醇反应成酯的机理写出来了再倒着写不就行了。
A:写出来了,好怪。写的时候完全没有离去基团的意识,只是为了凑成产物。
B:然后形成“思想异构”。
A(对视)B:多练。
B(异口同声)A:多练。
A:可是明天就要考试了。
B:不着急。


乙酸酐遇水会放热,做的所有有机实验,还有印象的就是这样一个小实验,甚至称不上实验,只是实验错误操作——当时做的实验不能遇水但我当时心智宽带不足,带水也去做了。不要学。)


酯的“碱解”(皂化反应)断的羰基旁的C-O键。

A:第三个证据/反应使怎么回事?
B:说明酸的水解,羰基氧没变,O始终连在碳上的。

B:B:base,Ac:acetyl-C,2:双分子历程。

(53集又复习了一遍)C-Cl卤>酯(酰氧AcO)>OH
>烷氧基≈OH>NH2

酯的酸解
A:看来不能简单写成酯的形成的逆反应呢。
A:酸 Ac/l:Acetyl—C/酰氧/烷氧键 键 2/1:双分子/单分子 先连后断还是先断后连的区别。过渡态还是中间体的区别。

单分子很少出现。除了后面两种就是第一种。

涉及到氢离子(质子)转移 ,酰氧键断裂。
AAc1酸催化的单分子酰氧断裂 决速步:质子化的烷氧基离去。

烷氧基断裂,适用于三级醇形成的酯。

酰胺很稳定,反应速率很慢。需要强酸(易离去)强碱(拔氢)。需要长时间的加热。prolonged adj.长时间的


aqueous adj.水的,水般的 hydrolyze v.水解 nitrile n.[有化]腈,腈类
腈类温和条件变胺,条件强变酸。
alcoholysis n.醇解 acyl n.酰基 acyl halide n.酰基卤
羧酸衍生物与醇反应都会得到酯


羧酸和醇 制备酯使平衡,合成上意义不大,一般用酰卤醇解。
酸酐也可以与醇反应制备酯。二元酸酐都变成酯,第二步需要酸催化。

酯的醇解是平衡反应
reversible adj.可逆的

为什么叔丁基酯不好合成?答:易发生消除反应。
叔丁基酯可以用酯交换来做。
酯交换一边的产物不变,交换了还是它,另一边被交换为醇。可逆反应加大量乙醇,进行交换得到想要的产物。

工业用途:

都被交换了,再醇的缩聚。
腈和醇的反应在无水条件下可以得到,有水直接得到酯。

氨解反应,任何离去基团都比氨基容易离去,所以用来制备酰胺。不稳定生稳定(思想异构)从胺的角度看就是在N上引入酰基,酰卤、酸酐、酯都可以。可以起到保护氨基的作用。?怎么使酰基离去?

列举的反应为啥要用两倍氨/胺?

列举里发现了一个酸酐中的O换N的操作。酸酐氨解,再加热脱水。

酸酐因为有一部分碳利用不完全,因此一般合成用的是酰卤。

酯的优势在于可以酰化肼和羟胺,且是唯一能酰化肼和羟胺的物质。

谈四面体能量最高,失去烷氧基团是个放热反应。
酰胺氨解,从一个酰胺变成另一个酰

胺,平衡,没有太大意义。

氮酰基咪唑,易加酰基。反应温和,免得产生副反应。
腈的酰解:高温高压, NH2+进攻C三N中的C。

酸解:一般都是平衡反应,合成不太好用 解决迁移量、迁移方向

羧酸衍生物与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
格氏试剂和二烷基铜锂

1.格氏试剂和烷基锂
a.格氏试剂和酰卤 好用
控制好条件:低温、RMgX、无水(anhydrous)FeCl3,得到酮,然后格氏试剂继续反应,得到三级醇。

b.格氏试剂和酸酐 不好用
浪费了一部分碳,被嫌弃的浪费一部分碳的酸酐的一生,合成意义不大
c.格氏试剂和酯
第一步形成酮,R和R‘空间位阻够大(large space hindrance)的话,反应会停止在酮这一步,然后继续形成三级醇。


d.酰胺和格氏试剂 不好用
一遇酰基α-H,N上氨基活泼氢,亲核与还原性可能性归为0.N上碳原子未被充分利用,合成意义不大。所以说,只要有未被利用充分的碳原子,合成意义就不大,真是很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呢。

e.腈和格氏试剂 好用
腈和格氏试剂(貌似)加成形成亚胺,再水解,形成酮。
所以说格氏试剂可以和羧酸衍生物反应,但合成有意义的只有酰卤和酯。
二烷基铜锂 体积大,反应性不如格氏试剂,所以只能与活泼的酰卤反应,生成酮,产率很高。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最常用的还原试剂:LiAlH4,一般能得到醇,酰卤、酸酐、酯。
酰卤还原成醛:AlLi(三叔丁氧基t-BuO)3H
Rosenmundane 还原法:Pd在酸的催化下,二甲苯,加热,还原为醛。

酸酐还原:LiAlH4,断开成醇。
二元酸的环酐可以在NaBH4的作用下还原为内酯。

酯的还原
LiAlH4还原为醇,机理:两个H的进攻。

酯在钠/醇的作用下还原为两种醇。

酰胺的还原
LiAlH4还原得到相应的胺。酰胺N-两个H都被R取代,用LiAlH4会被还原为相应的醛。

腈的还原
使劲加氢(LiAlH4),饱和为胺。

总结
酰卤的反应 水解、醇解、氨解、金属有机物等

酸酐的反应

酯的反应

羧酸衍生物的其他反应
酰卤的α-H卤化

酯的其他反应
缩合反应(Claisen酯缩合反应) 离去烷氧基部分,加酰基烃基少H酯。

红色部分是“强酸制弱酸”的很重要的规律。


irreversible adj.不可逆的
怕你们忘了羟醛缩合,所以拿出图片再复习一下

相同的醛发生羟醛缩合,不同的醛发生羟醛缩合。不同的酯发生缩合为交叉Clasien酯缩合。产物多。
解决方法一:无α-H的酯不能去进攻别人,只能等着被进攻。

苯羰基共轭,强碱给进攻物质赋能。


解决方法二:酯与酮的缩合

Dieckmann 反应 迪克曼反应
和克莱森Claisen酯缩合反应相似,但条件用的金属钠。

酮醇缩合


酰胺的其他反应
腈的其他反应
有机考完了。有机,菜菜;老师,捞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