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线德军最高情报官,从战俘到西德联邦情报局长的传奇间谍盖伦

2020-03-16 12:05 作者:约瑟夫-迪特里希  | 我要投稿

重要申明,此文绝非宣扬纳粹,纯属人物科普贴,介绍历史,揭露法西斯罪恶,请大家认清纳粹的暴行和反人类罪恶。

原作者:烟雨蒙蒙未沾衣

1945年5月22日,德国巴伐利亚,一名国防军少将前来向美军投降,负责初审甄别的美军上尉约翰·博克最初对这名德国将军并没有特别在意,认为他不过是“众多纳粹分子中的一个”,但是,当博克发现了这位德军少将的真实身份后,他的神色变得严峻起来,他马上向上级做了汇报:我们找到了国防军东线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莱因哈德·盖伦。接到报告后,美第十二集团军谍报处的希伯特准将在第一时间会见了盖伦,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秘密会谈,随后,盖伦得到了美国人给予的超级待遇。盖伦是什么人?为何会引来美国人如此的重视?

盖伦少将,他还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吗?不过这汉字写得真不咋样。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分裂为东西两大阵营,为防止对方的渗透,双方都在情报领域投入大量精力。在欧洲,有一个影响力很大、成果也很丰硕、最终全部转为“国营”的“私人”谍报组织,它名叫“盖伦组织”,就是由前德国国防军东线情报机构的领导人莱因哈德·盖伦少将在美国人支持下组建起来的,盖伦也成为欧洲情报界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后来又担任了西德联邦情报局BND的首任局长,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盖伦的资料。

年轻时代的盖伦

莱因哈德·盖伦1902年4月生于埃尔福特,他父亲是一家书店的老板,耳濡目染,盖伦从小就受到文化熏陶阅读过很多书籍,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这可能也是他成年后从事情报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因素之一吧。1920年盖伦参军,1930年进入参谋学院深造,成绩优秀,教官给他的评语是:“能准确的评估战略及战术环境,并快速的做出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对盖伦非常准确的评价,后来的历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陆军总参谋部担任参谋,不久后晋升上尉,曾担任曼施坦因的副官,1939年晋升少校,担任步兵师参谋,参加波兰战役。由于他头脑灵活、表现优良,1940年他成为陆军总司令勃劳稀奇的联络官,后又调到总参谋长哈尔德身边担任参谋。

德国入侵苏联后,盖伦于1941年7月被派到东线,担任陆军总参谋部第三处、又名“东线外军处”(FHO)的情报官员。这个东线外军处是国防军专门针对苏联及东欧、巴尔干设置的一个情报收集与分析机构,盖伦的情报天赋在这里开始得以充分的施展。

盖伦与军官们交谈,注意最右边那个人,军衔帽徽与德军都不一样,他不是德军,而是伪军军官。

1942年4月1日,盖伦晋升上校,担任了东线外军处的处长,他新官上任立即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把人浮于事的官僚和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全都赶了出去,同时在国防军各系统广泛搜罗在语言、法律、地质、生物、医学、社会等学科的专业人才充实自己的部门,他还不顾纳粹种族主义的顾忌,将很多被认为是“低等民族”的斯拉夫人招募进了单位,只要是对情报工作有用的人才,他统统招收。

东线外军处的情报收集工作并非它的强项,它只在德军东线的三个集团军群设置了情报组,同时还设有游击和空中情报组。它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各种渠道获得的情报加以甄别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为德军参谋部门制定作战计划提供参考意见,比如在1944年5月他就向总参谋部报告了苏军会在夏季发动大反攻的消息,7月苏军的“巴格拉季昂行动”证实了盖伦的准确判断。正因为这种复杂的关系,盖伦与德国军事情报局和党卫队的帝国保安总局都有广泛的接触,在接触专业情报人员的同时,他也接触了不少反希特勒阵营的人物,比如卡纳里斯、豪辛格、施道芬贝格等人。

盖伦视察伪军“俄罗斯解放军”

盖伦并不是一个彻底的纳粹粉丝,在他身上投机的味道更浓厚一些,这可能也是很多间谍的共性。对于反希特勒阵营在他眼皮子地下的活动,它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与他们交往甚密,但他始终很好的把自己的活动掩护起来,不留下丝毫的痕迹,事实证明,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7.20事件后,大批反对希特勒的人士被逮捕处决,但盖世太保却没有获得任何关于盖伦参与此事的线索,他幸运的躲过了杀身之祸,不仅如此,在1944年底他还被晋升为少将。

1945年,德国在东西两线的战线均已是千疮百孔,虽然希特勒依然盲目的认为德国会取得胜利,但作为情报专家的盖伦显然并没有像他那样乐观,他根据掌握的情报做出全面系统的分析,不断向统帅部提供了客观的战略形势判断,认为德国已经无法取得胜利。这种“失败主义”的论调大大激怒了希特勒,德国战败前几周,希特勒撤销了盖伦的一切职务,幸运的是他没有下令枪毙盖伦。

作为一个头脑清晰的情报主管,盖伦早就预料到德国会战败,因此,他也早早的做出了预案,为自己和亲信们预留了退路。1945年1月,他就将几年来获得的关于苏联的所有情报全部拍摄成微型交卷,装进防水的金属罐里,指派三个小组按照规定的路线秘密进入阿尔卑斯山,把这些材料埋藏在不同的秘密地点,没有他的书面命令,小组成员不得离开埋藏情报的地方,即使被俘虏,也不得暴露自己的身份,而这些材料的原件,则在上级的监督下全部销毁了。他还在巴伐利亚秘密隐藏了50多箱绝密档案文件,其中包括苏联在东欧间谍网以及从舒伦堡那里“偷”来的绝密情报,盖伦知道,战争结束后,西方阵营肯定会与苏联反目成仇,到那时,他手里这些颇具份量的资料就可以待价而沽,这些关于苏联的战略情报和秘密档案,必定会成为他投靠西方的敲门砖,事实上,后来的历史证明,盖伦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他也完美的实现了他的计划。

1945年5月22日,盖伦在巴伐利亚向美军情报机构CIC投降,搞清楚他的身份后,CIC高度重视,第一个与盖伦进行秘密谈判的是美第十二集团军情报高官埃德华·希伯特准将,盖伦把自己对战后世界格局的看法和依据向希伯特做了介绍,还提供了几个隐藏在盟军中的苏联间谍的名字,防止苏联势力范围扩张的共同目标让两人一拍即合,很快达成了交易。盖伦答应将他掌握的所有情报提交给美方,而CIC则悄悄地将盖伦和他指定的七名前德国情报人员的名字从战俘名单中删除,他们将不再作为战俘、而是成为美军的合作者。计划上报给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沃尔特·史密斯将军,很快获得批准,史密斯非常支持利用纳粹德国特工对付苏联的构想,包括多诺万、杜勒斯在内的美国情报高官也都支持这个计划。在史密斯的安排下,1945年9月20日,盖伦与他最信任的六名部下一起搭乘美军飞机前往华盛顿,开始了与美国情报机构的正式合作,与他会面的是美国军事情报局局长乔治·布什少将。

盖伦将他的宏伟规划向美国人和盘托出,即由他出面召集前纳粹德国的情报人员,组建一个为西方阵营服务的情报组织,这个组织不纳入美国政府的正式编制,算是一个民间的专业谍报机构,但美国政府必须在各方面、尤其是资金和技术方面提供全力支持。该组织所获得的所有情报将与美国共享,狡猾的盖伦还开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条件:一旦德国结束被占领的局面,新成立的德国政府必须将他的组织“招安”,让他的机构成为德国国家机器的重要部门,不得不承认,这是继战败前策划与西方合作的计划后,盖伦再次走出的最漂亮的一步棋,因为,他的计划在后来又再一次完美的实现了。

1946年7月,盖伦回到德国,在慕尼黑成立了一个名叫德国南方工业发展协会的组织,然后又开办了许多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公司,他在东线情报处时的两个老部下韦赛尔和赫雷再次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他们首先招募了350名前国防军、党卫军及盖世太保的情报人员进入该协会,包括艾希曼的助手阿诺伊斯·布鲁纳、党卫军少校埃米尔·奥格斯堡和里昂屠夫克劳斯·巴比等,这个组织被称为“盖伦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盖伦组织”最终发展到4000人的规模,这些人遍布欧洲各地,不仅渗透到苏联控制的东欧地区,连美国的盟友英法等国同样被渗透,他们帮助美国密切的监控着那些美国人无法渗透的区域。盖伦大量吸收前党卫军和盖世太保人员的做法引来了许多谴责,人们斥责他的组织是“一个党卫军为下一个党卫军铺平道路,希姆莱的精英们正在愉快的聚会”,然而盖伦对此充耳不闻,中情局对此事同样也装聋作哑,因为必须要依靠“盖伦组织”来对抗来自东方的“雪崩一样的袭击”。

“盖伦组织”刺探到很多华约发展的重要情报,针对东欧各国不满苏联统治的地区如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盖伦的特工策划过多次“颜色革命”,空投过许多特工进入苏联控制区,这个行动被称为“拉斯蒂”,然而最终一事无成,苏联情报部门可不是吃干饭的。“波西米亚行动”是盖伦取得的重大成功之一,破获了南斯拉夫情报局在西欧的几个重要情报网。此外,盖伦还破获了苏联内务部隐藏在西欧的一个以暗杀为主的秘密行动组。据说盖伦组织还成功的窃取了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当然,盖伦组织也不是铁板一块,在它向苏联阵营渗透的同时,苏联的双面特工也成功的潜伏了进来,这就极大的影响了盖伦组织的工作成果,同时让这个神秘的组织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英国,对盖伦组织特别仇视,英国媒体在政府的支持下,披露了大量盖伦组织的信息,让盖伦哑巴吃黄连。盖伦组织的另一项任务是帮助纳粹战犯潜逃,据称“敖德萨”组织和斯科尔茨内的“蜘蛛”组织与盖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1956年4月,美国政府和中情局兑现承诺,把“盖伦组织”全部移交给西德政府,西德以“盖伦组织”为核心成立了联邦情报局BND,盖伦和他的手下们终于修成正果成为“正式工”,盖伦本人则担任联邦情报局的首任局长,军衔中将。联邦情报局是一个庞大的秘密机构,它既要负责欧洲及世界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还要专门对付苏联的渗透,同时还要维护国内的安保,几乎就是中央情报局与联邦调查局的合体与翻版,除了食堂的菜谱是公开的,其他一切都是绝密。

人一旦获得不受制约的权利,就容易发飘,连盖伦这样精明的人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庞大机构的首领,盖伦在当上联邦情报局局长后的表现,与他在二战中和战后的机敏睿智大相径庭,他领导下的情报局逐渐陷入效率低下、渎职内斗、以权谋私的怪圈,盖伦有16个亲戚在情报局领薪水,他自己在后期更是安于享乐处于半退休状态。狂妄的盖伦甚至连西德总理阿登纳也不放在眼里,这使他与阿登纳的关系日趋恶化,苏联潜伏在联邦情报局内部的双面间谍海茵茨·菲尔夫被识破,成为盖伦陷入信任危机的开始,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情报局内部人员对盖伦提出指责,1963年阿登纳辞职后,继任总理艾哈德及基辛格对盖伦都态度冷淡。

晚年盖伦

1968年5月,盖伦因“政治丑闻”被迫辞去联邦情报局局长的职务,他的职务由老部下格哈德·韦赛尔接替。盖伦以内阁部长的待遇退休,还获得了联邦德国荣誉大十字勋章,养老金丰厚,衣食无忧,过着低调隐居的生活,他于1971年发表了他的回忆录,名叫《服役,1942-1971的回忆》,盖伦1979年6月8日去世,终年77岁。

盖伦可谓是冷战时期最大的赢家,他以精准的眼光准确的判断出了战后世界的格局,利用手中的筹码对美国投其所好,几乎是牵着美国人的鼻子做大了自己的势力,并且帮助、漂白了许多前纳粹罪犯,但并没有对他的个人利益造成任何损失,至今尚有大量关于盖伦的秘密未被披露,正如媒体指出,“冷战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纳粹战犯”。

文末福利,侵删


东线德军最高情报官,从战俘到西德联邦情报局长的传奇间谍盖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