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地铁上盖的一些遐想
看了《不眠之夜》,也看了《悟空小侠》;去了虹桥站,也去了雷峰塔。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不眠之夜
前两年去看了《不眠之夜》(),很震撼,在上海静安区。进场之前,你的手机会被收走。每个观众都得带上面具。如果你是和朋友一起去,同一部电梯进去,会被分拆在不同的楼层进场——但是不用担心,你们可能会在看戏的过程中偶遇。
一幢五层楼的平常建筑,几千平米,被改造成很不平常的「麦金侬酒店」。《不眠之夜》这部沉浸式戏剧,就在这幢楼里上演。你可以跟着演员去不同的楼层,也可以自己想去哪个楼层就去哪个楼层,不需要固定路线。整部戏的每段情节平均会上演 2.5 遍,只要你在里面待满 3 个小时,基本上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场景。
演员没有舞台,你站的空间就是他们的舞台。他们还会跑来跑去。置身其中,非常震撼。演员的肢体与表情之投入,很容易让你产生共鸣。

但也有遗憾,就是难以对故事本身产生深度共鸣。《不眠之夜》()演的,就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麦克白》——遗憾的是虽然读过,但是不熟,所以难以足够的共鸣。
为什么是《麦克白》?因为它是从纽约百老汇搬过来的。当时我在想,为什么《不眠之夜》不能演《白蛇传》呢?《白蛇传》是我们从小听的故事,你随便在哪个楼层遇上哪个桥段,都能迅速领会这是哪一出。
我们跟《麦克白》的心理距离,比《白蛇传》遥远多了。我们的身体记忆跟《麦克白》隔了一层膜,但跟《白蛇传》是交织在一起的。
白蛇传

前几天又去了雷峰塔,在杭州西子湖畔。忘了是第几层,有八幅《白蛇传》的黄杨浮雕。雕工精湛,所以又细细看了几遍。
你会忍不住去看一下:他们是怎么用八幅浮雕来把整部《白蛇传》的故事演绎一遍。
悟空小侠

我儿子这几天很忧伤,因为他看完了《悟空小侠》最后一集:「新的一季什么时候才能出啊?」
《悟空小侠》是乐高出的动画片,用一个全新的故事把《西游记》重新演绎了一遍。以前他看的是乐高的另一部动画片——《幻影忍者》,他说《悟空小侠》更好看。
《幻影忍者》是日本故事,《悟空小侠》是中国故事。他跟《悟空小侠》的心理距离,比《幻影忍者》近多了。
以前他去乐高店,看到悟空小侠的乐高玩具,还没那么想买,因为他知道太贵了。但是现在,他天天想着什么时候能拥有那个悟空小侠的乐高玩具。
乐高的生意,甚至比迪士尼还要成功。当然,迪士尼的影视厚度比乐高强;但是乐高的玩具比迪士尼粘性强多了,而且广度也远超迪士尼。
乐高乐园在中国境内一下子就可以有三个,上海、深圳和成都,以后还会更多;但迪士尼乐园,基本上就只有上海这一个。
乐高的生意差不多是「全垒打」:从玩具到动画片到线下空间,「全垒打」。
乐高的线下空间非常丰富:除了线下旗舰店,还有大型的乐高乐园和小型的乐高探索中心;至于官方授权与无授权的乐高培训课,在中国那更是要多少有多少。
乐高差不多已经是中国小孩的生活要素之一。这才是乐高做《悟空小侠》动画片的根本原因——乐高需要取得中国小孩的更多共鸣。
长江商学院


几年前,长江商学院开在了上海虹桥万科中心。这对于长三角读 MBA 的企业家来说,方便多了——坐高铁到虹桥站,步行几分钟就能到教室,上完课可以立即坐高铁回去。
把商学院设在高铁 TOD 中,真是天才想法。
不眠之夜
我应该还会再去看《不眠之夜》,并且继续幻想:乐高都可以做《悟空小侠》,为什么《不眠之夜》不能演《白蛇传》呢?当然,《梁祝》《牡丹亭》或《西厢记》也可以。
演了《白蛇传》的《不眠之夜》,能不能像长江商学院一样设在高铁 TOD 中呢?上海东站、杭州西站、南京北站或苏州西站,是不是也可以有《不眠之夜》?这样的话,去另一个城市看剧,或许我们也可以像那些读 MBA 的企业家一样,买一张高铁票迅速来回。
空间生意,是做不完的,是无穷无尽的。
文|刘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