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八年级(下)第十章《浮力》

2023-03-22 20:27 作者:萧老师物理  | 我要投稿

一、浮力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只要浸在液体中就有浮力,不用必须浸没,只要有V排就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2、测量浮力

 

测量浮力


①悬挂物块,读数F1

由于物体保持静止,所以有F1=G

 

②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读数F2

由于物体保持静止,所以有F浮+F2=G

 

代入G=F1 可得F浮=F1-F2

3、浮力本质

逻辑细分:用长方体举例

①液体内部有压强→同一深度压强相同→侧面的液体压强产生的压力相互抵消

②液体内部有压强→各个方向都有→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向下→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向上

③液体内部有压强→不同深度压强不同→物体本身是有长度的→上下表面所处深度不同→下表面更深压强更大,上表面压强更小→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浮力

 

综上所述,根据液体的压强的知识,分析得出浮力的本质,就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


①甲乙丙:示数变小,浮力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②丙丁:示数不变,浮力跟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本质上是因为物体上下表面的深度变了,但是深度差没变)

③丁戊:示数变小,浮力跟液体密度有关

 

假如三组数据进阶结论:同种液体,V排越大,浮力越大;V排相同,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二、阿基米德原理

1、灵感引导略,用排开液体的体积,来代替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即V排。

 

2、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①甲图和乙图:F浮=F1-F2

②丙图和丁图:G排=F3-F4

③比较F浮和G排的关系

发现:F浮=G排

 

3、阿基米德原理

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重力,即F浮=G排

②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③推导:F浮=G排=m液g=ρ液gV排

④计算中不能直接书写F浮=ρ液gV排,要写F浮=G排=ρ液gV排

4、回马枪理论实际合体


F浮=F2-F1            由于P=F/s 可得F=PS

F浮=P2S-P1S          由于P为液体在该处产生的压强 P=ρgh

F浮=ρgh2S-ρgh1S=ρgS(h2-h1)  发现h2-h1就是物块的长度

F浮=ρgSh物=ρgV物    由于物体浸没 可得V物=V排

F浮=ρ液gV排

 

1、小结&注意

①计算题中V物=V排的前提条件是完全浸没

②计算题中用科学计数法(1cm3=10-6m3 ,1cm2=10-4m3,1/10-2=102等)

③由于F浮=G排=ρ液gV排 ,所以同种液体中,F浮与V排成正比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浸没时的讨论(V排=V物,F浮=G排=m液g=ρ液gV排,G物=m物g=ρ物V物g)

 


①上浮:物体正在上浮,受力不平衡,合力向上,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

推导:F浮>G物 ρ液gV排>ρ物V物g ⇒ρ液>ρ物

②悬浮: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受力平衡,合力为0,保持静止。

推导:F浮=G物   ρ液gV排=ρ物V物g ⇒ ρ液=ρ物

③下沉,物体正在下沉,受力不平衡,合力向下,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

推导:F浮<G物 ρ液gV排<ρ物V物g ⇒ρ液<ρ物

 

提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悬浮、下沉,取决于ρ和ρ的大小关系。这与我们八上学习密度时,质量一定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会上升不谋而合,是符合我们认知,所以不需要死记硬背,会列式就能记住。

 

2、静止时的讨论(F浮=G排=m液g=ρ液gV排,G物=m物g=ρ物V物g)

④上浮的物体,破水而出,V排变小,浮力变小,最终静止。

推导:F浮=G物 ρ液gV排=ρ物V物g 由于V排<V物⇒ρ液>ρ物

⑤悬浮的物体一直保持悬浮,一直处于平衡态。

推导:F浮=G物 ρ液gV排=ρ物V物g 由于V排=V物 ⇒ ρ液=ρ物

⑥下沉的物体,沉底后保持静止,受到了容器底部的支持力。

推导:F浮+F支=G物 F浮<G物 ρ液gV排<ρ物V物g 由于V排=V物⇒ρ液<ρ物

 

综上:做题时物块

若正在上浮或处于漂浮可得ρ物<ρ液

若悬浮在水中,即可得ρ物=ρ液

若正在下沉或已经沉底,则可判断ρ物>ρ液

3、冰化水问题


如图,装满水的容器中漂浮着一块冰,若冰熔化为水,会有水溢出吗?

①根据漂浮状态可得:F浮=G冰 ρ水gV排=ρ冰V冰g

⇒V排∶V冰=ρ冰∶ρ水

②根据冰熔化后质量不变可得:m水=m冰 ρ水V水=ρ冰V冰

⇒V水∶V冰=ρ冰∶ρ水

综上易得V水=V排 即冰熔化后,不会溢出。

③延伸技巧:漂浮的物体,都可通过平衡力,列出V排与V物的关系,就可以按比例比较液体密度大小,自制密度计就是这个原理。

④延伸技巧:两个漂浮的物体,也可以通过比例看出两物体的密度关系。比如冰飘在水上,和木头飘在水上,V露∶V排是不同的

⑤延伸技巧:假如一个木块漂浮在水上,假设这个木块也能熔化成水,那么液面高度也不变化。

⑥延伸技巧:假如冰里有个石块,熔化后液面会下降。假如冰里有个木块,熔化后液面不变。

⑦延伸技巧:假如淡水冰在盐水中熔化,液面也会上升。因为熔化为盐水的话,液面才不变。

 

3、浮力的应用

①轮船:通过增大V排,使船获得很大的浮力,排水量m排=m船+m货

②潜艇:V排一定,浮力不变,通过吸水排水改变G实现上浮下沉

③气球:气球体积膨胀G一定,控制V排从而控制浮力。

飞艇和热气球,V排一定,通过控制ρ控制m控制G

④密度计:G一定,通过不同液体密度不同,V排比例测量液体,间隔上疏下密。

 

四、思路总结

1、求浮力常用方法

①F浮=ρ液gV排公式法②通过静止:受力分析平衡法F浮=G③压力差法F浮=F2-F1

2、求液体对容器底压力方法

①公式法F=Ps=ρghS②直上直下整体法看G总③增压减压看F压和G的关系

3、求液体压强方法

①p=ρgh公式法②整体法P=F/s=G/s③增压减压容器比较先比较F压和G再看P=F/s

4、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压强

一句话整体法看G总



八年级(下)第十章《浮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