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海水鱼“淡化”?痴人说梦还是确有其事?

2021-11-15 20:06 作者:芳香炽天使茉莉  | 我要投稿

相信不少玩家已经见过相当多铺天盖地的海水生物淡化的消息。这次就来谈谈所谓淡化。

首先是“淡化”一词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只要原生物所在环境溶液浓度下降,变稀变淡了就算淡化。这确实没毛病,但在观赏鱼饲养上,如果你对淡化一词的“理解需求”已经包容到这个阶段,那本文dark不必继续阅读。毕竟你整杯海水,往里吐口唾沫,都算是稀释了原有海水,使之主要溶质“海盐”浓度下降,刚好符合这个所谓“淡化”的标准。

而后续文章要说的淡化,是逐渐在饲养中降低盐度让海水鱼逐渐适应低比重的过程没错。

但更多是要讲的某些商家鼓吹的“能让真正海水鱼彻底适应淡水的技术”。即是所谓的培育几个月,一条拿出来卖个万儿八千的彻底变成的淡水鱼”。

先做个盐度的说明,采用比重的标准来说

1.021以上:正常海水范畴

1.018-1.021:雨后的泻湖(本质还是海水)

1.012-1.017:雨后的潮池(本质是海水,但有了汽水那味了)

1.005-1.012:汽水(河口交汇处,汽水上极限可以达到1.020,下可以逼近淡水)

1.001-1.003:加盐淡水(你常规下盐治疗甚至都可以达到这个浓度)

淡水:我选择有点甜的农夫山泉


比如这个,不做评价,也毋需评价

首先来说说市面上的所谓的“淡化海水鱼”商品

一是,是配图型淡化海水鱼说白了简单点就是商品图欺诈罢了。这种配图的惯用格式是:淡水鱼+所谓的海水鱼同框,宣传为某某海水鱼淡化或者反过来,某某淡水鱼海化。实际上就是把鱼捞在一起拍个照咋呼咋呼罢了,反正拍完照,又捞回去,你也看不到这些操作。又或者是直接拿可以适应海水的淡水鱼,比如各种慈鲷和平常的草金。你去购买,十个有能七个骗。这边建议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投诉甄别。

参考,真伪不作说明

二是,最常见的“真正的”“淡化”“海水鱼”。连用三个引号,足以证明这个类别的特殊,但是说起来其实也没那么特殊,甚至觉得理所应当,稀松平常。

“淡化”即是饲养在淡盐水或纯淡水里,后文所提淡化意思相同;“真正的”,如同字面意思,确实是做到了“淡化”这一条件和后面的“海水鱼”条件。而这里的关键在于第三个引号“海水鱼”

这里的海水鱼学问就大了,主要分为三种

其一,是汽水鱼或近似汽水鱼。大部分汽水鱼在淡海水交界处,即河口入海口。在那边水质浑浊,汽盐水上下翻浊,水体区块波动性很大,你也不知道你在这里取的水和往海边或者河内走一公里取的水是否盐度一致,有可能相同,更多的则是在薛定谔状态,谁也不好说。而在这种环境下独霸一方的汽水鱼类,自然就无所谓淡海水盐度变化,只要不走极端,自然可以淡也来得,海也去得。

常见的有红树林种,河口种,潮池种,这里举个简单例子,我们最常见的“淡水”观赏鱼之一:潜水艇鱼,暗绿溪鲀,淡海水均可适应

暗绿溪鲀 Dichotomyctere nigroviridis

另一类常规被当成淡水鱼的就是“江南四大才子”黄鳍鲳、蝙蝠鲳、金鼓鱼、银鼓鱼。(学名我就不放了)这些汽水河口打工鱼,早早地就驻扎进了淡水观赏鱼市场,而且流行了十几年了

“四大才子”

若是这些可能还不够,要算起来,红树林的射水鱼,要是盐度高些了是不是要被叫成海化?不过显然并没有人鼓吹“淡化射水鱼”,毕竟这玩意不需要

苏州消防栓:韦天魔术棒wtmsb

还有就是被宣扬为淡水鱼or淡化的是红鳍弹涂鱼,即大鳍弹涂鱼,人家几乎都是六边形战士了,何惧你那“点”盐度变化

大鳍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agnuspinnatus

还有就是各种多如麻的肩鳃鳚和缟虾虎。是这几年开始流行起来的,特别是斑头肩鳃鳚,被叫做奥特曼青蛙来售卖。都是潮间带战神,渗透压战斗机了,平常涨潮就海水,下雨就淡水的,谁在乎你那点盐度变化?当然还有更多的小型虾虎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在2011年有个关于枝桠虾虎谱系研究的文章便大胆指出:枝桠同海系类虾虎基因相近,是否可能是一类长年累月形成的“近似陆封”的物种,这种说法还待考究,但无疑是一种全新的,“较为合理”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这几年流行起来的两大渗透压战斗机

再者就是各种鯻,又叫花鸡或者唱歌婆

花身鯻Terapon jarbua

还有不少如同斑刻新雀鲷和黄尾新雀鲷那样的河口雀鲷我就不再赘述了,这几年卖的好像就南澳康某,不提也罢。

其二就是洄游性鱼类。洄游(migration)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洄游也是一种周期性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复进行。洄游是长期以来鱼类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也是鱼类内部生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必然反应。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动。洄游的距离随种类而异,为了寻找适宜的外界条件和特定的产卵场所,有的种类要远游几千公里的距离(摘自百度百科)。

和前一种‍‍‍‍本身就是生活在“所谓的淡化了的海水”,无所谓咸点淡点的物种不一样的是,洄游鱼类本身具有可以排解盐度变化所带来的内渗透压不适应的机制。比如特殊的储盐和排盐机制,特殊的降内环境比重的机制,又或是独特的排泄机制。都可以成为其适应淡-海水盐度变化的独家法宝。这种鱼也是市面上最真实的,所谓的,可行的“淡化海水鱼”,也是众多“淡化专家们”所拿出来举例的。比较出名的是龙趸崽子,鞍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大多数石斑鱼产卵时会往河口、红树林、泻湖附近迁徙,幼鱼会在那边长大到一定尺寸后回归海水。而且国内石斑鱼养殖也多采用淡海水,低比重海水的方法建池养殖。故其对“淡化不淡化”没啥太大的压力。但成体石斑鱼,转变向淡海水的过程还是得从长计议慢慢来,在半年或更长时间内逐渐降低饲养盐度来达到完成“淡化”的目标。更主要的,在水产养殖业上,这玩意早就有了一套成熟可行的淡化技术,在国际水平上都数一数二。毕竟你想想,炎国人民以食为天,关系到吃的上了,能不给你整出世界前列嘛?(笑

此外就是笛鲷,这个也是很常见的河口洄游鱼,国内最多的便是紫红和金焰两位卧龙凤雏了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没想能同时遇见两位

还有就是部分鲹,比如著名的gt牛港,浪人鲹

珍鲹Caranx ignobilis

或者很常见的金领航,黄金鲹

黄鹂无齿鲹Gnathanodon speciosus

这些家伙都是常见的可以进行淡化饲养的海水鱼,但是技术也就那样,不至于像某些商家一样,黄金鲹十块二十块一个没人要,淡化黄金鲹起个混七八账的名字敢卖800一个。属实是在卖棺.材本了。

其三,就是本身鱼是正儿八经的海水鱼,不像前面两位,和本来就生活在淡化的地、本身就自带应对“被淡化”机制的玩意根本没法比较。这类鱼更多的是靠身体硬抗。淡化会对他们造成一定损伤,或可逆或不可逆,而且大多都是本质上的危及生命的创伤,比如大到鱼体状态、死活、饲养寿命,小到开口吃食、体色发色等。

这类比较常见的就是各种人工雀鲷,比如人工眼斑双锯鱼。从小就开始进行低比重适应,逐渐到一个逼近汽水的地位。但是这样做可能会削减其本身的生存寿命,而且状态体型发色也绝对赶不上正常海水饲养的。

懒得找图了,就拿这张棘颊雀鲷凑合看吧

还有就是各种刺尾鱼科的吊类,部分大仙,部分蝶鱼,反正天天看,我就懒得找图了。

首先这类本身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在较低比重情况下存活,由此还有著名的低比重杀白点法。但是你说,和商家宣传的一样,完全怼在淡水里养,是可笑且不现实的事情,无论是从其生理还是结构上来看,他们都不具备这类的条件。故我是极力反对这类玩家和商家的。

强行进行所谓的人工淡化,轻则折寿,你看着也就是个养了一段时间暴毙。重的?早就去见伟大的克总了,你焉能见着这过程中被折腾死去的?说好听点,商家赚了钱,你玩的爽,但是这背后还是生命的代价。

举例子,拿外环境说,就好像这个人,从干燥环境迁居到在湿度大的地方住,都会最基本感到少许不适应,可就算是100%的湿度、水汽饱和了,对你来说呼吸的空气的水量差并不大,无非就是“生活在雾气里”罢了。但那把你直接丢到深海的大菠萝里去住呢?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带珊迪的头盔,更不是每个人都是海绵宝宝,可以在海水里没心没肺。那给你一点点换到海底呢?有人说自己可以排着胸脯保证自己适应嘛?结局是一样的。

再举个简单例子,人体内环境稳定,体液的PH范围大概是7.35-7.45,当你的内环境PH跌到了7.20,看起来是不是只是在数学上抠动了一个小小的零点几?可对大多数人来说,内环境变化的这一“小点”,就决定了你是开开心心吃饭睡觉打豆豆,还是去见佛祖或上帝的差别。

生物的基因,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性状所表现的种种,都是自然界生灵们,经过了数万年,甚至数千万年数亿年演化而来。哪怕是我们现代智人,也是这数万年来,逐渐从爬行到直立。这种恒久的、熟成的、看似随意实则如同齿轮咬合般精确的自然规律,不是说你短短几周或者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改写的。就连做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做育种的,做再分的,这些人类用智慧去挑战自然规律,同法则宣战的壮举,都是长年累月的时间和智慧堆叠出来的结果,更何况,现在我们也只掌握了点皮毛,是站在门外的门外汉能看得见自然规律这扇大门的程度。

而你说只花了几个月就完成做到的所谓的“淡化”,若是仅是低比重淡海水饲养,则并不奇怪,毕竟很多鱼可以做到这点。在这个过程中,你最多只是人为改变了其生存环境罢了,适应的是靠鱼的本身,千万莫以为自己是改天换地的造物主了,一个劲地往自己脸上贴金,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了。对于这一点,进行好看的汽水鱼淡化,确实具有可玩性,可挑战性,可研究性,你看常见的“四大才子”不就是这样整出来的嘛?本身合适

只欠你的外加条件罢了。这种类型的是好的,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但依旧是可操作的,可挑战的方向。

若是鼓吹,什么海水鱼都可以淡化,做到纯淡水饲养的,搞出来还一条卖个万儿八千,欺骗不懂的人的。绕着走吧,理他们远点,绕过他们身边的时候别忘记吐口唾沫。

宠物饲养的基本是饲养,饲养的核心救赎那东西是活的,是活生生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每个饲养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是宠物饲养的唯一前提。

海水鱼“淡化”?痴人说梦还是确有其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