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迎来投资热潮,王健林投1000亿,许家印投1200亿
山海关外迎来好消息,国内商业巨头纷纷转战东三省,投资金额一笔接一笔,昔日“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戏言即将消失。
东北困局

提起东北大家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冰天雪地和重工业基础,可如今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却陷入了困局,钢铁行业随着国内铁矿石储备质量的下滑,以及国际铁矿价格的飙升渐渐没落,煤炭和石油行业更是成了节能减排行动的头号管控目标。
除此之外,东三省的劳动力也开始火速外流,今年统计的东三省常住人口有9851万人,比十二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锐减了1101万人。这些群体多数为青壮年的劳动力,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不了太多就业岗位,他们纷纷远赴外地务工,这样也导致了本土劳动力缺失,各行各业无人发展的局面。

还记得当年震动大江南北的鹤岗吗?那里的房子只需几万块就能买到,原因就是在于劳动力大量流失,缺乏足够的需求进行产品消耗,可见东北的发展已经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局面。
资本入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东部沿海地区越发成了高新科技产业的竞争主战场,从北往南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各方势力粉墨登场,各大产业体系迅速建立,大有一种发展空间不足的态势。
一方面为了解决产业发展用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想带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巨头纷纷携款出关,准备在这片黑土地上重新开疆拓土。

首先是阿里巴巴,前不久马云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远赴东北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参观了学校的计算机技术学院,并且了解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在品尝了东北出产的粮米之后,马云认为可以让黑龙江的农作物在淘宝的销售额突破180亿。
而马云也并不只是许诺了一个空头支票,而是专门跟当地政府签署了发展协议,将助力黑龙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科技领域取得突破,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打造一个数字化的黑龙江农业发展模式。
紧随其后的是腾讯集团,马化腾更是表示要让产业互联网深入到东北的每一个角落,在沈阳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利用腾讯的互联网发展优势,帮助当地在工业和城市建设上更上一层楼。

要知道腾讯仅微信的活跃用户就高达12亿人,可以说是互联网建设的一大基石,如果东北能够借助这块基石不断发展,未来大有跟东部沿海城市一决高低的实力。
除了这两方势力之外,就连京东都要入局东三省的发展,在走访东三省之后,刘强东毅然拿出了200亿用于三年内的投资。
说到东北的集团企业,就不得不提一下万达集团,当年的王健林就是在辽宁大连发家,此次振兴东北的计划也少不了万达集团的助力。原本万达在东北的投资就高达250亿,此次还计划在沈阳当地拿出800亿人民币来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想要借助沈阳当地的风土人情建造属于东北的旅游胜地。

而且王健林扎根沈阳投资接近18年,几乎是每一个项目都获得了高额的营收利润,因此未来还会投入1000亿,用于当地的建设,并且还会开设医院和5个万达广场。
除此之外恒大的许家印也表示会在东北这个汽车工业的摇篮开展自己的“造车梦”,并将投资1200亿用于支持发展。
东北何德何能获得如此青睐?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一众商业大佬聚集东三省绝对不是只为了振兴东北经济发展,一定是有什么吸引着他们。其实我们一直认为东北劳动力流失,经济发展衰退,其实不然,东北的重工业依旧实力强悍,当年国内的GDP几乎都有赖于东北三省的工业产值。

此次互联网企业的入驻无疑是接过了一个家底丰厚的东北,只需要进行产业化的改进,注入信息化技术即可,发展不需要从头开始,成本和效率都能得到保证。
不仅如此,资本商业的涌入无疑扮演了一个开拓者的角色,只要有了他们的入局,各大商业体系都会慕名而来,彼时靠着品牌吸引力自然能够建设起东北当地的经济体系。
而且哈工大等名校人才辈出,在当地扩建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当地留下人才,一旦人才聚集,各大企业完全可以照搬长三角或者珠三角那样的发展模式,东北的进步也指日可待。
希望在这些资本巨头的带动下,东北的经济能够再现当年的荣光,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