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列仙传(一)

2018-02-24 18:13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列仙传(略删减)

  第一部系统叙述神仙的传记,记述了上古及三代、秦、汉之间的七十多位神仙的事迹及成仙过程,据传由西汉史学家刘向所著。最初归入志怪小说的范畴,后来被收入《道藏》,成为道书。原本每一则结尾都有四言诗一首,无实质内容,文学性也不高,这里省去。


1,赤松子

  赤松子是神农时的雨师【主管下雨的官】。他服食水玉,并把这方法教给神农,能够在烈火中任火烧烤。赤松子常常去昆仑山上,住在西王母的石室里,能随风雨自由上下。炎帝的小女儿追随他学习法术,也成了神仙,和赤松子一起飞去。到高辛帝【帝喾】的时候,赤松子又重新成为雨师。如今的雨师之职,就是由此而来。


2,宁封子

  宁封子是黄帝时期的人,是黄帝时世代相袭掌制陶之事的陶正。有个人来拜访他,替他烧陶窑的火,能够冒出带五种色彩的烟,后来那人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封子。封子把柴火聚集在一起来烧自己,身体能随烟升降。人们看那烧剩的灰烬,还可见到封子的骸骨。当时人们便一起把封子的骸骨葬在宁北山中,因此后人称他为宁封子。【这真的是升仙了吗】


3,马师皇

  马师皇是黄帝时的马医。他熟悉马的形体结构,能使马起死回生,经他治过的马,没有不痊愈的。后来,有龙从天而降,向马师皇垂着耳朵,张着大口。马师皇说:“这条龙有病,知道我能治好它。”于是,马师皇对龙的下唇内侧进行针灸,又用甘草熬汤让龙喝下,很快就治好了龙的病。后来,屡屡有龙下来,请求马师皇治病。一天早上,有条龙载着马师皇飞走了。


4,赤将子舆

  赤将子舆是黄帝时候的人。他不吃五谷,而专吃百草的花。到尧帝时,担任木工之职。他能随风雨上下自如,常常在集市上卖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因此,人们又称他为“缴父”。


5,黄帝

  黄帝号为轩辕,能审断各种神灵的功过,百神都朝拜黄帝并听从黄帝的调遣。黄帝初生就会说话,聪慧特达能预见未来,知道万物的兴衰更替之数。他自称是云师。形体像天上的龙。自己选择死亡的日期,向朝中的群臣辞别。黄帝死后,被安葬在桥山中,不久桥山崩塌,黄帝的棺中却没有尸体,只有他的佩剑和鞋子在里面。神仙书说:黄帝在首山上采铜,在荆山下铸鼎,鼎铸成了,有龙垂着胡须来迎接黄帝,黄帝于是骑龙升天。群臣百官都抓住龙须和黄帝的大弓,想跟从黄帝升天,但龙须脱落,弓也掉下地来,因此,群臣不能跟从,就在地上仰望黄帝而悲痛地号哭。后世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把黄帝的弓叫做乌号。


6,容成公

  容成公,自称是黄帝的老师。后又出现于周穆王时期,善于辅助、劝导之事。他从天地万物的本源中获取精髓,其要领是使心性空虚,以达到不老不死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守生养气。容成公头发白了能变黑,牙齿脱落可出新牙。他的事迹与老子的故事大致相同,也有人说他是老子的老师。


7,方回

  方回是尧时的隐士,尧请他掌管闾中政令。他烧炼并吞食云母,也替百姓治病。后来隐居在五柞山中。夏启末年,在宫廷中任小官,一次有人劫持他,把他关在密室里,要求他传道。方回却化身走出密室,并用自己名字为印,改封了密室的门。当时人们传言,只要用方回的一粒泥丸涂在门上,门就永远打不开。


8,令守尹

古代神话人物白描画谱·紫气东来

  西关的令守尹喜,是周朝大夫,擅长神仙方术,常服天地间精华之气,涵养德性修持操行,当时没有人了解他。老子西游,尹喜事先就望见天空中气有异色,知道有得道真人要经过此地,望见异色之气拦住这位真人,果然遇见老子。老子也知道尹喜与众不同,就著书授给他。后来,尹喜和老子同游流沙,在这里化胡,同吃胡麻籽,但没有人知道他们最终去了什么地方。尹喜自己也著书九篇,称之为《关令子》。


9,涓子

  涓子是齐国人。喜欢服食养气之术,吸食日月精华。过了三百年,竟在齐国出现,著《天人经》四十八篇。后来在荷泽钓鱼,在鲤鱼腹中得一符,于是隐居到宕山中,能呼风吹雨。受学老子的《九仙法》。淮南有个叫山安的人,年轻时得到《九仙法》一书,但不能理解书中的意思。涓子著的《琴心》三篇很有条理。


10,吕尚

  吕尚是冀州人,生下来就聪明睿智,能预见存亡大事。为躲避商纣时的乱世,他在辽东隐居了四十年。后来西行到了周的封地,隐居终南山中,在溪边钓鱼。他几年没有钓到一条鱼,邻居们劝他说:“应该作罢了。”他却回答说:“这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不久,果然钓到鱼,并在鱼腹中得到兵书。周文王梦见得到圣人,听说了吕尚其人,就用车把他载回朝中。武王伐纣时,吕尚曾著用兵计谋一百多篇。他服食荷花、枸杞等植物,活了二百岁才死。死后遇意外之事不能下葬,后来他的儿子吕安葬他。发现没有尸体,只有兵书《玉钤》六篇在棺中。

志怪故事·列仙传(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