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改变世界的12篇博士论文:其一,马克思-《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异》

2023-07-27 09:16 作者:bili_wakaranai  | 我要投稿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是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开创者、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出生于1818年5月5日,于1883年3月14日去世,被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资本论》(Das Kapital),这本著作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作机制,并探讨了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产生和发展。他认为,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剩余价值的剥削。马克思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政治和经济领域,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科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马克思主义成为20世纪各个国家革命运动的理论指导,也是现代社会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于1841年在德国耶拿大学提交了题为《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异》的博士论文。该论文探讨了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观点,并比较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首先介绍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生平和主要思想。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原子论者,他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不可再分的微小原子构成的。伊壁鸠鲁则是另一位重要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强调追求快乐和幸福,并强调自然和感性体验的重要性,认为避免痛苦是生活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深入研究了两位哲学家在自然哲学上的不同观点。他探讨了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运动和无常性的理论,以及伊壁鸠鲁对幸福和快乐的解释。马克思还着重分析了两者对于自然现象和宇宙结构的解释差异,以及他们对人类意识和灵魂的观点。如下文所述:

 

1.原子论的差异: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不可再分的微小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在空间中运动,碰撞和结合,从而形成了各种物质和现象。

伊壁鸠鲁:接受原子论,但主张原子不仅有形态,而且还有一定的重量。

 

2.宇宙的运行和无常性:

德谟克利特:强调宇宙是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并且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原子之间的物质运动和碰撞所引起的必然结果。他的宇宙观是一个机械的、唯物的观点。

伊壁鸠鲁:强调偶然性和无常性。他认为,虽然宇宙中存在自然法则,但人类的幸福和痛苦往往是由于偶然事件的影响,而不是完全由必然规律决定。

 

3.伦理学和幸福观:

德谟克利特:强调通过理性认识世界来达到内心的安宁和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而避免痛苦是快乐的基础。他主张通过追求适度的欲望和满足基本需求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4.对待死亡的态度:

德谟克利特:认为死亡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人类的灵魂也是由原子组成的,死亡后会返回大自然,对死亡持较为淡然的态度。

伊壁鸠鲁:主张死后并没有灵魂,因此人类不应该害怕死亡。他认为接受死亡是实现快乐和内心平静的一部分。

 

在论文的结尾部分,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对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思想的批判和总结。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这两位哲学家的思想与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关系。这些观点可能为后来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他著名的《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这篇论文反映了他早期思想形成的一些线索,对于理解马克思后来的思想演变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具有重要意义。


改变世界的12篇博士论文:其一,马克思-《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