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格式历史解释的形成、特点及困境根源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英国逐渐形成了以哈兰、麦考莱和屈维廉等人为代表的辉格派历史观念。
总的来说,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可以说是从过去的时代中不断进步到今日的结果,其将历史分为了进步的和反动的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当中尤以歌颂宗教改革和“光荣革命”的辉格式最值得一提。
本文拟将就辉格式历史解释的形成、特点和困境根源进行剖析。
一、辉格式的历史概况
在现代西方史学理论领域中,辉格式历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诸如与辉格式相关的“辉格式历史解释”、“辉格式做派”等都是西方史学理论时常提起的理论,其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宗教领域等等多方面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及讨论。
首先,辉格式历史作为一种历史的编纂方式,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辉格式历史主要指英国政治史领域中以辉格党派为主角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历史叙事方式,其认为辉格党一派是英国近代百年历史当中最为主要的进步性力量,在辉格党的带领之下,英国才从封建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到当代社会;
而广义的辉格式历史则是史学历史上一种的普世现象,其所站的角度是从当代社会的视角出发的,其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时间都充满了道德及上帝视角的审判,其将英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分为了促进和阻碍两个阵营,并且总的来说广义的辉格式历史认为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进步史。
二、辉格派系历史观念的形成
辉格派系的历史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约翰•洛克的著作中,虽然当时在洛克刚发表这篇著作的时候并没有掀起过大的水花,但至后来却在英国史学家乃至整个西方史学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亨利•哈兰这个提到辉格派系不得不提到一位史学大师,他是早期英国第一位英国的史学大师,同时也是辉格派系史学观念的第一位具有权威性地位的代表人物。他本身厌恶政治残暴和宗教狂热,其反对攻击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极力颂扬1688年的“光荣革命”。
炒年其宣传,英国自中古以来便一直存在着一部非常明确的宪法,英国自古以来的历史传统便是主权在民,国王只是议会中的一员,而之所以之后会爆发内战也是因为斯图亚特王朝的两位君主破坏了宪法。
他所出版的《英国宪政史》经常会在议会会议中被人引用,不仅如此,该书还受到了英国乔治四世的大加赞赏,并被多所大学列为教材。
三、辉格式历史解释的基本特点
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带来的伤害和阴影迟迟未曾褪却。英国史学家们开始普遍质疑和批判带有目的式的进步史观,而辉格派的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确实在重大事件中伟大人物的行为,并不断地对为其背后所产生的理念进行解释。
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过于单一的、依靠于零碎历史片段为基础的历史解释使得许多辉格式的历史解释不少都源于自身想象而不是真正的历史,且在逻辑上也是断裂的,相当的不完整的、难以自圆其说的。
因此,就辉格式的历史解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特点。
辉格式的历史解释主要是集中在一条以现在为中心的原则之上的,其不断形成了一种以特定的历史叙事的编纂体系,擅长用以“现在”作为研究“过去”的参照,认为只有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才是最具价值体现的。
但若是始终以现在为认为历史解释的标准的话,便很容易产生“时代误置”的深化,这是一种诡辩,一种非科学历史的研究态度。
辉格派系的史学家也持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历史观点,其将历史分成了进步阵营和反对阵营两大块,其认为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非常鲜明的体现了一个进步原则,并以此为参照物,将其过往分成进步阵营和反对阵营两部分。
最后,辉格式的历史解释还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弊端,那就是它的历史解释过于的忽视历史进程,其所作出的历史叙事过于的简化并且充满了戏剧性和道德审判。
四、总结
总的来说,辉格式的历史解释是英国多部历史著作中都会存在的一种观念,其已经成为了众多英国历史学家普遍存在一种思考方式和习作习惯。
但问题在于辉格式的这种历史编纂体系只是历史学家自己头脑中的一个虚假图景,其试图回答历史的问题,却是真实历史中至今也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