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贝尔大败局:三年关店9000家,中国版ZARA只剩一地鸡毛
一则濒临破产的新闻外加疯狂打折促销,让女装品牌拉夏贝尔意外出圈了。
11月下旬,拉夏贝尔发布公告称,公司债权人嘉兴诚欣制衣有限公司、海宁红树林服饰有限公司、浙江中大新佳贸易有限公司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书》,申请对拉夏贝尔进行破产清算。
有趣的是,就在宣布破产清算的同一时间,拉夏贝尔天猫官方旗舰店打出“1件9折,2件8.7折,3件8.5折,凑单低至7.1折”的口号疯狂甩货,而其在苏宁的官方旗舰店则发放了“满700减600元”的大额优惠卷,瞬间引发消费者的抢购狂潮。
一时间,各大拉夏贝尔线上店热闹异常,许多消费者甚至忘了拉夏贝尔即将破产的消息,只管野性消费疯狂“捡漏”,拉夏贝尔因订单爆仓,紧急发布声明宣布延长发货时间。
如此疯狂的抢购,让拉夏贝尔创始人邢加兴不知是喜是悲。
一位果农创立的服装品牌
邢加兴出生在福建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家中兄弟五人,他的年纪最小。贫寒的家境无力支撑众多孩子上学,因此邢加兴刚刚年满5岁,便随着家人下地干活贴补家用。
10岁那年,邢加兴开始学习种果树。一来二去,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果农。若是不出意外,邢加兴可能就这么与果树打一辈子的交道,留在农村老家过着平凡的人生。
然而,意外偏偏出现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邢加兴去省城买树苗,恰好遇到了一所职业学校招收服装设计的学员。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邢加兴突然很想去上学,于是,他交了600元报名费,转行学起了服装设计。
要知道,当时的600元对于农家汉子来说,不啻于一笔巨款。所幸邢加兴没有白白浪费这笔昂贵的学费,进入学校后,邢加兴表现出惊人的服装设计天赋,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出师了,还在福州一家服装企业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就这样邢加兴踏进了服装界的殿堂,初来乍到的他,工作勤勉,踏实认真,无论是做衣服、站柜台,还是外出送货样样都干得出色,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被提升为业务主管。
按理说,升职加薪本来是好事,可邢加兴却并没有局限于薪酬职位的变动中。1994年,邢加兴索性辞去工作,转身前往上海,在那里打拼了两年之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营服装销售代理。
那个年代,正是传统服装零售业的黄金时代。电商平台尚未发力,服装从业者只要有位置合适的店面,畅通的销售渠道与货源,就不愁没有生意。
邢加兴本就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出身,卖服装的同时,他还能给顾客许多搭配建议,因此顾客们都喜欢来邢加兴家买衣服,邢加兴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
不过,日进斗金的同时,邢加兴也没忘了就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发现自己代理销售的服装存在一个小缺点,那就是款式的整体设计风格偏陈旧,而这也是服装业存在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邢加兴决定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设计出具有时尚感又舒适的好衣服。
2001年,“拉夏贝尔”应运而生。邢加兴亲自把关服装设计,还动用了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将生意的触手伸到行业上游,确保“拉夏贝尔”的服装质量过硬,而价格又能让老百姓承受的起。
靠着物美价廉与新颖的设计,拉夏贝尔一炮而红。邢加兴一见,当即拿出积蓄追加投资,准备大干一场,谁料却遇到了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
门店里原本如织的人潮仿佛一夜间消退得干干净净,线下零售行业哀鸿遍野,诸多同行纷纷闭店转让,许多服装从业者更是亏到再不肯踏足服装业。
但邢加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利用“非典”带来的时间窗口,加足马力扩大生产,准备跟老天做一场豪赌。
幸运的是,邢加兴赌赢了。来势汹汹的“非典”在2003年当年便被成功控制住,“家里蹲”了几个月的人们又重新走上街头,开启了一场报复性消费。
邢加兴要的就是这个商机,他急忙将先前生产的服装上架,然后以超高折扣打折促销,一下子打开了“拉夏贝尔”的市场,也打响了“拉夏贝尔”的品牌知名度。
跌落神坛,辉煌不再
“拉夏贝尔”就此崛起,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女装快时尚品牌。与此同时,“拉夏贝尔”的成功,也吸引了资本的关注。以联想和高盛为首的诸多金融大佬找到邢加兴,提出投资“拉夏贝尔”,大家一起做大蛋糕。
邢加兴自然是满口答应。靠着资本的推动,“拉夏贝尔”先后在2014年和2017年实现港股和A股上市,成为了中国服装行业中唯一一家“A+H”双平台上市公司。
海量的财富或许让邢加兴兴奋地昏了头。多次踏准行业脉络的他,竟然意外走了一步错棋——扩大经营。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拉夏贝尔”的门店突然以井喷之势开设到9400家,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店王”。
而这一数据在2012年,还只有区区1200家。
短短几年间飞速增长的门店,吞噬了“拉夏贝尔”大量的现金流。偏偏邢加兴为了做品质,许多门店都采用了直营垂直管理,这不免让公司的财务压力一天大过一天。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拉夏贝尔”疯狂扩张的时候,公司除了主推“拉夏贝尔”这一品牌外,还相继推出Puella、Candie’s、7Modifier、La Babité等女装品牌,POTE、JACK WALK、MARC ECK等男装品牌,以及童装品牌8EM等20多个品牌,可这些姊妹品牌大多还不成熟,不但无法给“拉夏贝尔”,还消耗了公司大量资金。
2018年,被誉为“中国版ZARA”的“拉夏贝尔”首次出现了亏损。邢加兴这才意识到危机,慌忙缩小经营规模,想要挽救公司。
可惜,船大难调头。纵使2018年一年之内,邢加兴关掉了1311家店,也难以挽回“拉夏贝尔”飞流直下的财务数据了。
无奈之下,“拉夏贝尔”只得选择断臂求生。2019年,“拉夏贝尔”开启“闭店潮”,疯狂关闭了4391家门店,占据了其门店总数的二分之一。
轰轰烈烈的“闭店潮”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彻底拉垮了“拉夏贝尔”的股价,直接导致邢加兴在股灾中爆仓,损失惨重。
眼看着境况一步步恶化,邢加兴一边将“拉夏贝尔”的注册地迁到新疆,一边引咎辞职拉来了段学锋掌舵,幻想着能以此为“拉夏贝尔”续口气。
但段学锋究竟让邢加兴失望了。他入主“拉夏贝尔”后,“拉夏贝尔”竟然走上了卖吊牌之路,气得邢加兴联络众多高层,发动了一场罢免董事长的战斗。
此后,“拉夏贝尔”内乱不断,董事长如走马灯般变换,仅2020年,“拉夏贝尔”就换帅5次,其中任职时间最短的章丹玲,在这个位置上仅坐了1个月零5天。
与董事长人选同样变换的还有“拉夏贝尔”越来越糟糕的财务数据。据三季度财报显示,如今“拉夏贝尔”在全国的门店数量仅剩下400多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65亿元,同比下跌78.16%;归母净利润为-2.89亿元。
惨不忍睹的业绩,带给了“拉夏贝尔”高达133.63%的负债率,可以说这家老牌快时尚女装巨头,已经走到了破产边缘。
回顾“拉夏贝尔”从兴旺到衰败的历程,不得不说这其中既有管理者激进经营决策失误的问题,也有品牌与资本过多捆绑带来的负面连锁反应,只可叹巅峰时期门店近万家的“拉夏贝尔”,日后或许只能活在消费者的记忆中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梨院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