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考研参考书真题资料经验
招生目录

2023年中国哲学进入复试5人 351-377分
参考书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 1982
但是,以下几本书也是必读,以与上书相关的部分为重点,其余仅做参考
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 2007
叶秀山等《西方哲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这一套一共八大卷,特别厚,主要作检索用,涉及疑难的部分务必全文阅读)
汪子嵩《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 2014 (这一套一共四卷,看起来厚,但推荐全部看完,或者至少看完前三卷)
除此之外,有一些哲学家仅看上述书一般看不懂,比如康德。我的学法是拿
邓晓芒,杨祖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 2001
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人民出版社 201
这几本比较阅读,以指要为主,句读为辅。因为句读的原文是一个删减版的,所以还需要参考邓译的原文
其他看不太明白的哲学家,方法类似康德这个。即找相关的二手著作如前面那本指要,对比原著进行阅读。原著看不懂的地方有时可以参考前面提到的叶秀山那本书,或者找更进一步的研究。
西方哲学因为考得不算难,所以我复习得也一般,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中哲实话实说,北大其实是没有参考书的。所以要自己总结一个完整的笔记出来。我列一下我看过的书: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 2004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联书店 2015
杨立华《中国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杨立华《宋明理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陈来《宋明理学》三联书店 2011
这几本必读,下面这几本则用作参考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陈来《有无之境》人民出版社 1991
(这两本要基本上复述下来)
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建议全文阅读)
郑开《道家政治哲学发微》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选择性阅读)
郑开《德礼之间》三联书店 2009(选择性阅读)
杨立华《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杨立华《气本与神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备考经验
主要的参考书大致如此,有一点需要强调,所谓阅读,就是读完能够复述,相关原著的材料能够背诵,这才叫读过,如果没达到这个程度,等于没读。
中哲的原著那就有点多了,复旦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古代哲学史》每一章后面都会有相关的书目,里面的原著版本都非常可靠,可以之为参考。同样有必要参考的书还有著名的牟宗三的哲学史研究,《才性与玄理》《心体与性体》《佛性与般若》《从陆象山到刘蕺山》,随便哪个版本都行,作为开阔思路和背诵材料的书。同样类似的书还有,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吕澂先生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张祥龙《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四卷本,徐复观先生《中国人性论史》和《两汉思想史》等等。
至于读到难以理解的地方,首先应该查阅相关的原著内容,读不懂就反复读,实在读不懂就把相关的部分先背下来,以后再思索。中哲主要还是以原著为准,二手著作如果目标院校的老师有写那就参考,如果没有那就参考当下最权威的。至于哪些权威,则那些哲学史中经常引用的,或者论文中经常引用的就是权威,看多了就自然知道了。
关于复试:
北大的复试基本上是按照初试成绩录取,偶尔有一些例外。复试的流程先是抽题,然后是英语,然后是老师自由提问。英语有时是播放一段听力然后汉语复述内容,有时是英文自我介绍。英语复试时不是特别重要,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复试的内容会比初试更加深入,也有更多的随机性。所以最好在初试的基础上复习范围加大加深,阅读更多的原著和二手著作。
考研真题
2019年北京大学哲学考研试题中国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5分×6)
天理
独化
玄德
离坚白
性三品
致良知
二.简答(10分×6)
道法自然
为人由己
静因之道
以理杀人
得意忘象
理一分殊
三.论述(20分×3)
儒家、墨家、道家、发夹关于“名”的思想
贵无派和崇有派的理论。
心即理和性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