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驳斥《属于斋藤葵的四季》兼《明日香与葵的关系考察》开题报告

2023-07-14 22:54 作者:芷璃破碎  | 我要投稿

从电影院出来,群友发来一篇文章【京吹】属于斋藤葵的四季

我一看,好家伙,巧了吗这不?我刚完成一篇有关斋藤葵的万字长分析——那正好看看呗

这篇写完后估计会删一些内容,还有没有万字不太好说了

结果看完后,我的反应如下:

地铁、老人、手机.jpg


这位作者笔下的这个葵,和我认识的,真的是一个葵吗?

哪怕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有感而发的抒情描写,对葵的一些经历有夸张成分,但还是让我感到震惊。

实际上,原作者的描写的这个葵,也是很多人印象当中的葵酱。

但这,并不是我所认为的真正的斋藤葵

下面,我将就着该篇专栏,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我所认为的真正的斋藤葵,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最开头,作者化用了武吹的原文,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在“恶劣的环境里高飞”后的描述,就开始逐渐偏离“真正的葵”了: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明日香确确实实是一个天才,在自己的母亲“大闹办公室”之前,她一直在学校内保持着近乎完美的形象。在她的光环下,葵的光环确实显得黯淡了些许

但是说明日香这股“寒风吹灭了她刚升起的火焰”,我觉得这是一种欠缺考虑的说法。尤其是在下文作者直言葵的背后“从来没有什么翅膀”“她在新生里面也是不起眼的存在”


这段真的把我看傻——诚然,明日香确实很强,甚至就在武吹原著当中,葵都说了:

“我的第一志愿只是明日香的备选”

但是仅凭这一句话就说葵在“新生中是一个不起眼的存在”,是实在的偷换概念——

我最开始说过,前文作者化用了武吹原文——更具体地说,是武吹久一年短篇集《北宇治高中吹奏乐部秘话》第三章“她才华卓绝”(此处采用千本樱文库引入正版书籍标题),开头也写了葵在小学和初中如何优秀——成绩单上永远只有5(日本分级评分的最高等级)。这或许也是为何刚刚进入高中时的葵有“成为北宇治的第一”的想法的底气所在。

但是后面的描写,却说的像明日香击碎了葵并且让葵永世不得翻身一样——明日香固然十分优秀,光彩夺目,葵在明日香身边都显得黯淡了几分(葵和明日香据分析应该都是6班的),但这就能说明葵以前的成绩都是假的吗?

诚然,葵是说过自己的第一志愿只是明日香的备选这种话,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明日香她的模拟考成绩是全国前30,注意,是前30名!前30名!前30名!

试问:一个全国前30名学生的备选学校,难道会是什么野鸡大学?

实际上,早前已有吹学家分析过,葵的志愿院校,大概率是位于京都的立命馆大学:

立命馆大学照片,度娘随手找的

那立命馆大学什么水平呢?首先,立命馆大学同关西大学、关西学院大学、同志社大学并成为西日本“四大私学”,而根据考证,同志社大学就是明日香去的学校(至于明日香那么NB的成绩为啥不去京都大学(离家近也不妨碍进步),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是:武田她自己就是同志社毕业的,cue下自己母校不过分吧?)

除此之外,立命馆大学还有如下校友:

《物语》系列作者西屋维新、知名歌手仓木麻衣、知名声优小山力也……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葵想去立命馆,自己的成绩又得有多好呢?

根据武吹久二年短篇集《北宇治吹奏乐部真话》第四章“然后那时”,葵进入的是文学部,15年的数据我查不到,目前只能根据这两年的数据来分析——2023年立命馆大学文学院的偏差值为65-72

听起来可能不太高,但实际上偏差值跟国内的分数不一样——极端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分。而且就是退一万步讲:国立的京都大学文学部的偏差值也才80而已。

相较之下,明日香呢?此前也有人考证过,明日香的房间内有很多法律相关书籍,她很大可能大学选的是法学专业。

《六法全书》为日本法学必备教材


那么同志社的法学部偏差值是多少呢?

72-75

对比一下立命馆大学的法学部偏差值:

67-70

所以,葵真的只是他们这一届一个“不起眼的存在”吗?她真的是一个没有翅膀,无法展翅高飞的平庸女孩吗?各位应该可以自行判断了吧。

再然后作者简单地带过南中退部事件,指出斋藤葵因为没能阻止矛盾爆发而感到自责

这部分我没有异议,只是我个人觉得——大多数人其实对于斋藤葵在南中退部事件中的作用的论述和评价,有贬低之嫌。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京吹第一季第7集《爱哭鬼萨克斯》中,夏纪对于葵的工作表达了肯定的态度:

问:为什么这里夏纪只提了香织和葵却没提部长晴香?

如果但是夏纪这一句话的评价,其实并不足以说明斋藤葵在南中退部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毕竟历史“孤证不立”,而且这还是可靠性相对较低的夏纪口述。

但是另一个角度就能很好说明了——众所周知,南中退部事件最终导致了优子、夏纪届16人退部(伞哥回归后这一数字变为15人),在京吹设定里,除开低音部3人(长濑梨子、后藤卓也、中川夏纪)、小号部3人(吉川优子、加部友惠、泷野纯一)、萨克斯声部2人(森田忍、平尾澄子)以外,其余各声部优子、夏纪届均只剩下了1个人(伞哥回归后长笛部也变为2名)。

低音部和小号部几位大家应该都熟,这里就放一下萨克斯声部的2位的美图吧

南中退部事件造成的最直接且严重后果是:导致了久二年北宇治折戟关西的结果。但其实这件事的后果并不止于此处——各位仔细想一下:低音部——明日香、小号声部——香织、萨克斯声部——晴香。这不正是久一年的“三香”领导层吗?

前面很多吹学家对南中退部事件时任高三的评价非常负面,但也对他们指定“三香”作为管理层表示了肯定,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被光环讨论:那就是他们到底是基于什么指定的“三香”?总不能真是因为名字里都带香吧?

实力至上主义是最不可能的因素——事实上,北宇治吹奏乐部的领导层更替,从来都不是基于吹奏乐实力出发的尽管三香确实都是各自声部的战力巅峰,但是三香后面的两届领导层——优子、夏纪久美子、秀一、丽奈,除了丽奈谁敢说自己的水平冠绝声部?更何况指定三香的那批三年生根本不是实力至上主义的信徒,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毕业后会来个泷升带领北宇治吹奏乐部走向复兴,让他们以吹奏乐实力来指定管理层,不顾实际情况。

在各种因素都考虑了后,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因素,恐怕还是“留下的一年生人数”——这是一个可以短期量化的硬性指标,既不像”演奏实力“那么抽象,也不像其他社团管理层所需能力,需要一个长期性的观察——南中退部事件,谁留下的人多,谁当部长。

而且我必须为那批三年生说句公道话——他们可能坏,但人不傻——自己都把这么多一年级都给搞退部了,能留下来的肯定也都不喜欢他们这些三年生,而且哪怕日本等级社会再严格,这种事说出去恐怕自己脸面也拉不开(如果一个部门经理手下接近一半人手集体辞职,你觉得这个经理的上司还会相信他的工作能力),那不如最后做点好事:小号低音萨克斯不是留下来人最多吗?部长副部长从这三个部里面选就是了。

所以说白了,久一年吹奏部领导层,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且只有可能在小号、低音、萨克斯三个声部总计8位中选出,部分吹学家力挺的“三香”之下第一人,久一年乐团首席鸟冢弘音,甚至连被指定的资格都没有(单簧管声部在明日香届(8)、久美子(4)届都是人数最多的,为啥优子届退到只剩岛理惠一个人了?鉴于鸟冢弘音有在声部会议上公开反对泷升的行为,单簧管声部在当时的问题恐怕比其他声部还要严重)。

看了上面这部分精彩的分析,可能有人问:但这跟斋藤葵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我告诉你,斋藤葵在这个时候,是当时部长的第二顺位继承人(第一顺位是明日香),我不知道各位会怎么想?

实际上,葵基本上就是明日香的mini版——挽留了2名部员、自己声部内成员都能打好关系(退部时葵被同级生和后辈同时挽留)、演奏经历长(跟久美子认识时就在吹萨克斯);甚至相比明日香当时的“绝对中立”,葵是会更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人。说她是部长第二顺位继承人,一点都不为过。

但实际情况是:明日香和葵都选择了明哲保身,拒绝了担任部长——她们成绩那么好肯定也明白:吹奏乐部现在就是个烫手山芋,谁接谁倒霉。而且她俩也都有不接的理由——明日香在久一年进入关西大赛前只要别人不妨碍自己吹就可以了,其他人的事她根本不想管;而葵一方面要备考,另一方面没能阻止南中退部事件的挫败感萦绕在她心头。她们俩肯定都会选择明哲保身。

而当时的三年生本来就因为一年生退部事件闹得不好收场,自然也不敢说什么“部内已经决定了,就由你来当部长”之类的话,只能让别人来当部长——这就选中了晴香(当然,晴香其实在泷升来之前干的非常好,葵退部事件时晴香,破防一方面是因为晴香是葵的挚友,另一方面有南中退部事件的心理阴影,这两件事加在一起怎么着都不可能冷静,加之晴香此前极度缺乏自信心,退部酿成的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综上,葵在南中退部事件当中是有功的,且一度有着成为吹奏乐部部长的可能,但出于其他方面的考量,葵选择了明哲保身。

当然,南中退部事件当中葵也感到了自身的无力,但她有没有自责呢?我觉得这得打一个问号。

我们现在回归到原文:接下来作者把镜头对准了久一年开始的投票——老实讲硬要挑刺的话,“几乎所有人”是可以挑一挑(毕竟谁知道有多少人跟久美子一样没投任何一边呢?),但葵作为唯一一个反对的,毋庸置疑。

但是下面这两段,让我彻底懵B:

葵对待吹奏乐和考试的关系、以及久美子对葵退部事件的知晓程度,武吹和京吹出现了明显差别——首先在葵对待吹奏乐和考试之间的关系这一层——武吹原话确实是“单纯靠社团考不上大学的”,但是京吹里葵的点评是这样的:“比起吹奏乐,我更注重考试。”

这两句话如果细品,是可以品出两者的差别的。

而在关于久美子是否直到葵退社这一件事上:武吹确实明明白白写了葵在投完票就告诉久美子自己要退社,但京吹里的葵只说了一半“制造不在场证明”就走了,久美子直到葵下定决心退部的那一阵通过偷听香织和晴香的谈话,才明白了葵是要退社。

这种武吹和京吹描写迥异的地方,我也不好说到底哪一方更合理。

但是后面所谓“国中时期的葵太过自信”“不够努力还妄想触碰理想”,我相信武吹和京吹都没有这层意思——前文已经介绍了葵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她确实有自信,但她是不是过于自信?这很难说。

但是后一句就引申出问题来了:考入立命馆大学文学系,这是不是葵自己的理想呢?如果是,那么葵考上了,这难道不是葵成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触碰理想吗?如果不是,那么葵的理想究竟是什么?

后面其实就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了,唯一值得一说的是——文章说葵“经历了失败,看清了自我”

其实上面的分析各位也可以看出:葵学霸的底子是在那儿的,我也不敢打包票说葵就是明日香之下的“千年老二”,但是全年级前10名对于葵而言肯定还是轻轻松松。除此之外,初中的葵,实际上也是能兼顾“社团与学习”的,这是武吹的原文:

参加社团活动的同时成绩也很优秀,学校的老师们也都说能考上的。

我也不敢说日本考大学的卷度是不是真到了葵非得退社才能考立命馆大学又或者葵初中的吹奏乐部会不会是什么摸鱼社团,但是试问:高中时为了自己的理想高中退部的葵是她自己,难道初中时很好兼顾了社团和学习的葵,难道就不是她自己了吗?

其实最开始的我写这篇文是带着飙升的血压来写的,但慢慢伴随时间推移,心态也平和了一些。但我个人还是感觉不爽——不爽的原因很简单:武吹和京吹对于葵的塑造方向上,存在巨大分歧。

很多人解读葵实际上更多是基于武吹——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武吹给葵的戏份更多。

但是将武吹生搬硬套到京吹当中,这是一个大忌——我就问一句:你们觉得京吹里那个小号solo之争结束后向香织前辈道歉的高坂丽奈,和武吹久三年到处宣扬“泷升至上主义”,险些导致吹奏乐部分裂的高太尉,真的是一个人吗?

葵也是一个道理——武吹里的葵是一个中考落榜后的失意者且进入北宇治后一直被明日香的光环持续笼罩着,但京吹里的葵虽然一样因为中考落榜而来到北宇治,但她没有像武吹里那样自我埋汰。

为何武吹和京吹会出现那么大的分歧?实际上这恰好跟葵与明日香在武吹与京吹中不同的关系有关——后续我将会以明日香和葵的关系作为主题发专栏,来分析一下——京吹中的明日香和葵,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以上

驳斥《属于斋藤葵的四季》兼《明日香与葵的关系考察》开题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