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F16为何不搞一种隐身升级版?

2021-09-09 23:54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二战以后的一线战斗机,从第一代发展到所谓的第五代,期间还是有一些明显的继承关系。比如F22A就可以看做F15的隐身升级版。而作为主力舰载机的F14,其实也有自己的双发隐身升级继承者。不过最终因为冷战结束而没有落实。这里面比较奇怪的就是:F16作为超级大国三代机中几乎是一个最成功的型号;这个“成功”,既可以以历来不俗的战绩来对照;更可以从其巨大的海外销售量带来的滚滚财源来衡量。偏偏F16没有研发一种单发隐身版,本来继承其不错的战略遗产呢?按说在上个世纪末期,超级大国的战机工业完全有这个技术实力和配套的财力。F35虽然也是单发,其空军型的F35A就是作为F16机群一对一替换者出现的。但是狼山认为F35和F16在技术上毫无渊源。


F35只能算是海鹞的继承者,同时兼容了雅克141的部分技术,最终加上了隐身设计而已。其与F16除了都是单发,以及超音速能力都很弱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其他共同点。用F35A来一对一地替换F16机群,就算是超级大国空军本身都属于很不乐意。F16的成功,当年可以说有些出乎早期的预料。因为这是一种出名的“国会战斗机”。也就是先把预算上限给定死,然后再根据并不算高的预算去设计和配套的“低档”战斗机。结果设计出来的F16,不但不低档,而且还大受欢迎。F16由某用动力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与F15高低搭配出现。1976年开始量产,最终生产了超过4600架,销售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4600架的产量,基本超过了同时代全球其他3代机产量的总和,其出口总值更是遥遥领先。其装备不久,


就在中东战场表现不俗。此后更是参加了全球几乎所有比较大规模的战争。F16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从越南战争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教训,同时注意应用最新的航空科技不断地升级。其从一开始就强调中低空的机动格斗性能。是第一种能够进行9G过载机动的战斗机;也是首先采用电传飞控、人体工程学座舱的战斗机。F16采用全透明无框遮挡的气泡座舱,飞行座椅可以向后30度倾斜,飞行员基本半躺着操作,可以大大提高空战过载能力。


操纵杆不是传统的中置而是首次右置。这些设计都被后来的隐身战机所模仿。F16很好地实践了“能量机动理论”,具备高推重比、低翼载荷等性能特征。从Block 15批次开始进行多用途化改进,成为多用途战斗机。1992年,某用动力宣布将F16生产线全部卖给洛克希德公司。


狼山个人认为,F16一直没有推出单发隐身升级版,和其变换了东家有直接的关系。洛克希德和马丁后来合并,最终成了洛马。而F22A和F35这两大主力隐身战斗机,居然全部都是洛马的产品和超级摇钱树。而洛马刚刚用F35把超级大国海空军都拖下水,怎么可能再发展一款单发隐身机,自己和自己抢生意。如果真有F16的隐身版,那么超级大国空军和一大帮海外用户,绝对不会对F35A感兴趣。没想到F35A的性能并不争气,结果也让F16最终“绝后”。就算是忽悠出一个F21的新编号,但不能隐身这一点,造成至今无人问津。


F16为何不搞一种隐身升级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