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一样的"耻文化"

2023-06-12 16:55 作者:danw15  | 我要投稿



上次说过,Kagan教授认为, 古希腊文明和日本文明一样,属于"耻文化"。

Kagan教授提到了希腊文明的核心价值“arete”(excellence, 卓越)。

根据他说法,“arete”(ἀρετή)源于希腊语“anḗr”(Ἀνὴρ):“男人”——“卓越”本义是男子汉气概,雄风,特别是战场上的“勇敢”。罗马人大概也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才将“arete”翻译成了拉丁语的“virtus”(vir-, 雄)。

“卓越”也包涵了其他品质:力量,美貌,雄辩,才智,etc.

“卓越”不单纯是“内在”的品质,它必须得到他人的认可。希腊人看重这种认可,在乎别人的评价,追求荣耀。他人的嘉许成了希腊人的生活意义所在。正因为如此,Kagan教授认为, 古希腊文明和日本文明一样,属于"耻文化"。

但两种"耻文化"又很不一样。

“卓越”只能体现在对比中——你比对手更优越。所以古希腊人总是在争斗(agon):体育竞赛,哲学辩论,战争,etc.。

古希腊真是个杠精的天堂。爱出风头的人在古希腊会如鱼得水吧?(^v^)

另一方面,日本人确实也很在乎别人感受,看重他人的评价。

但日本的"耻文化"并不鼓励“卓越”。日语成语说:

出る杭は打たれる。
The nail that sticks out gets hammered down.
出头的椽子遭修理/出头的钉子被砸下去。(枪打出头鸟)

一个人太优秀了会招致同事们的怨恨和算计吧?

所以,日本社会才讲究“忖度”,“读空气”。不会“读空气”的“KY”(空気が読めない),爱出风头的杠精们在职场上、社群里无法生存吧?

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日本文化注定出不了奥运会,而只能出“工匠精神”吧?

参考:耶鲁大学公开课:古希腊历史简介
第四讲:城邦的崛起(1):01:25

不一样的"耻文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