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究欲望辩证法
进一步地,实际上,消费主义式的焦虑应该早就在对于它的反思开始之前作为一种本真的欲望,一种真实普遍的现代性症状现身了。
纵使有一种可能性,即对于它的反思被主体欲望结构建构并在主体中现身,这个现身篡夺了先前主体对于焦虑的欲望的那个本真之地位,从而使焦虑在反思足够强烈的主体那里成了旧的,不再能像先前那样驱动购物循环的,只是为了维持原有的象征界身份的非本真欲望。在前反思阶段,它反而仍是应当在其他意识形态和外部评价体系的律令之下被坚持的本真欲望。
穿越幻想之后仍是幻想,同样的,反思的主体坚持并实现了对焦虑的逃逸之后,不还是会进入另一种“投入”(甚至是进入对逃逸本身的欲望)以及另一种对此的反思吗?那时,逃逸于是又成了非本真的欲望。选择的坐标总是在改变,但格式却仍照旧。
欲望一旦现身,就要坚持到底。于是欲望便在主体的历史性中不断运动发展,获得历史性。欲望的新陈代谢是一种辩证法,这也许正是拉康从黑格尔那里取得的精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