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本真音乐体验,BGVP DN3体验
大概四年前,手机圈巨头苹果在iPhone7上首次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并同时发布了自家的第一代TWS耳机Airpods,自此,正式宣告TWS时代的到来,国产厂商纷纷跟投,开始大范围取消3.5mm耳机接口。但时至今日,你们真的觉得TWS耳机的体验战胜了有线耳机吗?作为一个数码爱好者,我不否认TWS耳机的优势,但同时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还是要说一句“有线耳机永不为奴!”有线耳机相比无线耳机来说,主要优势还是在于音质,稳定性,延迟,等方面,对了,它也不需要充电。刚好,这段时间一直在体验一款五百以下的有线耳机的诚意之作——BGVP DN3圈铁耳机,简要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体验吧。
外观设计
BGVP DN3的包装盒相对简约,延续了 BGVP 经典的风格,正黑的主色调,大气沉稳,正面是耳机的特写,右下角是经典的小金标 Hi-Res。背面则是耳机的产品参数,一目了然。
打开包装后,是一些保修凭证之类的卡片,以及一个灰色的绒布收纳袋。
终于轮到主角出场了,BGVP DN3外壳是金属材质,采用的整块6系航空铝镁合金,五轴CNC精洗出高精度的声学腔体和结构,黑色的主色调配合银色的精雕,尤其是那些刻出的金属线条,塑造出极高的辨识度,整体造型独特,但上手感觉确实细腻略有一丝磨砂质感,品质感拉满了。
另外,由于BGVP DN3采用的是mmcx可换线的设计,因此耳机和线材是分开的,可以自由地DIY组装入,也因为这个原因,BGVP配套的的耳塞套是我看到过的最豪华的耳塞套,按照类别分成了人声和低音,不同喜好的人群对应不同的耳塞套,获得更舒适的佩戴体验,另外,这两个类别各有S,L,M三种耳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BGVP在佩戴体验上做到位了。
由于我本人比较喜欢听流行音乐,所以我选了是适合听人声的耳塞套,组装起来也很简单,只需把耳套插入耳机音腔,然后把线材插入即可,对于新手来说也很友好,毕竟还有说明书。
硬件配置
有线耳机跟无线耳机最大区别在于有线耳机是不需要电池的,它是依靠线材导电后产生的推力来推动的,但说到导电,就要谈到导电率,不同材质的导电率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采用不同的线材,最终耳机端出来的声音也会不一样,所以,线材的用料就尤为关键了。在这一点上,BGVP DN3一点也不含糊,高纯度5N单晶铜镀银线材安排上了!配合接口上的 MMCX 膨胀式可拔插设计,可以极大降低传输时的信号损失,还原声音原本的真实。得益于这样优秀的线材加持,官方宣称BGVP DN3 的灵敏度是 109dB SPL/MW,左右失真率小于 0.5%,声道差小于等于 1dB,这个表现不输一些千元的耳机线了,在这个价位实属良心。
除了线材,发声单元也是有线耳机音质好坏的关键,BGVP DN3表现如何呢?圈铁双音腔+10mm的高端的镀铍合金振膜,以及特有的双音腔结构设计,而额外的动铁单元则采用了全新定制的HVEK单元,多管齐下,使得DN3的低音相当澎湃带感。
实际使用体验
先说佩戴体验,DN3 这个斜角入耳式的设计挺有新意的,另外,DN3采用了市面上相对较少的贴合耳朵轮廓的记忆pu管,佩戴之后一段时间后,可以自然缠绕在耳朵外轮廓,使佩戴更加牢固,在运动中也更牢固了,对了,DN3的单耳重量仅为6克左右,看完了它在硬件配置上的堆料,6克是真的可以了,佩戴起来也不觉得吃力。
音质方面,在硬件配置上如此劳心劳力的DN3,实际听歌感受如何呢?我用的是人声耳塞套,连上手机,听一首蔡琴的经典作品《渡口》,蔡琴老师的老歌听起来真的很有感觉,中频表现有不错的层次感和厚度,女声则显得非常醇厚柔美,丝丝入扣,久听也不会累耳。中高频方面,高频清澈透亮,而低频部分,下潜足够,表现出色。
结语
总的来说,BGVP DN3这款耳机,中高频圆润清晰,低音下潜也让人满意,如果单论音质,不少千元无线耳机也未必能比得过它。另外,佩戴体验舒适,外观个性张扬也成为了加分项,500以下有这个表现,已然不易。不过我还是得提个小小的建议,如果耳机自带转接头的话就更加完美了,毕竟现在的手机都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了,但瑕不掩瑜,它依旧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