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瓦尔登湖》无缘
好些年了,每次翻看 《瓦尔登湖》连几行字都看不下去。即使是在内心非常平静的夜晚,用尽意念,试图读完一篇,依旧不能,于是便以无缘终,随它在书架上蒙尘。怎么会如此无味而艰涩,虽然许多评论家推崇备至,于自己却不是那么回事。
你甚至无法在白天阅读它,繁忙人世,书里的枯寂让人失去耐心,并且厌倦,情感与书中氛围背道而驰。当你想放松时,想读点书消遣一下,还是别选它了吧。否则,不但无法放松,反而会被那行文风格弄得心浮气躁,那些艰深的思想也让人反感。于是,想在所有标题里选择一个看起来亲切又无用的,如《豆子地》 ,《村庄》 去读,没用,还是难以卒读。……
当你想要放弃时,它的声名又来影响你,明明是一本好书,为何……?犹豫之间,一切变得意难平,也许这种矛盾也是这本书的魅力之一。它的内容是多么的自我,苛刻,不可理喻,清澈,纯洁,无情,片面……你很难以一种单一的情绪面对它,更无法粗暴地归于喜欢或厌恶。
在网上看见一个人说:为何我那么抵触《瓦尔登湖》,觉得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言?当时看了,内心很震惊。我想,我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书。其实,只要想想作者梭罗这一段独特的生活经历 ,就不难理解他的所思所想,如他自己所言他从不介意表达过火,只要是为了表达真实。
隐士一般的生活,类似一种苦行,其言论思想必基于个人处境,不足以指导每一个人的生活,若是希望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是会失望的,其中有些观点与现代生活背道而驰,它提供的是一种思考方式,另一种生活的范本……或者根本就是空中楼阁。在《更崇高的法则》一篇中他这样写道:“……我认为白水是聪明人的唯一饮料……品尝出食物真正滋味的人永远不可能是饕餮之徒……我担心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我们的耻辱。……”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细细阅读这一篇,你会被其中的一些思想惊艳,又会被严酷的节制逼疯。这无异于有人告诉你,在这样一个物欲的时代,人可以不用吃饭,吸风饮露就可以。一边无法信服,一边又觉得有另一种深意在背面。
你无法想象会在什么地方冒出一两句深刻的幽默:“请问,一个人能够花多少时间去捕猎长颈鹿?捕猎鹬和山鹬也能够提供消遣;但是我相信,向自己开枪会是更为高尚的游戏。”
这本书是否具有恒久价值,是否不合时宜,又或者只是作者一时的灵感,无法定论。每个阅读过或者没有完全阅读过的人都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你才是对你手中所读书籍价值的最终评判者。” 基于这点来看,我们不可能喜欢每一本书。
每个人都有局限性,没有一本书是完美的。而人的思想,看法,心境,如同流动的河水。很多事都有时效,岁月流转,无常便是恒常。更何况是一人一时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