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的起落 震脚 平起平落 裹翻脚
以前说过脚怎么落地 当时用裹翻的脚部区域 说 要用脚外侧着地 脚内侧踩实 也就是脚的外侧先落地 然后大脚趾 脚跟再落 为什么呢 裹是起 裹起的时候 脚内侧先离地 脚外侧后离地 为什么 因为 脚外侧是裹起的发力点 就像你手臂的小鱼际 一定是大鱼际先起 小鱼际在后发力拧裹 而翻落的时候 当然是 小鱼际先落 大鱼际在后 这就是内外旋转 脚也是如此 裹起时内侧先抬 外侧蹬地发力 为什么 因为你要先松掉翻落的内侧 这内侧是锁 你要先解开 你的腿就可以裹起了 那么落地也一样 外侧先落地 内侧在落地 踩实 锁住 外侧是哪里呢 看图 脚的中趾无名趾小趾 脚的外沿和一部分外侧脚跟 内侧 当然是大趾 二趾 脚掌 和内侧脚跟 这里我们要说到 脚掌先落地 和脚跟先落地的两种有什么不同 脚跟先落地 是脚跟蹬踏之后 脚掌的二次蹬踏 而脚掌先落地 是脚掌直接受力蹬踏 或者加上脚跟的二次蹬踏然后脚掌再三次蹬踏 三次太多了 所以 这其实是三种 先说第一种 我就是这种的 脚跟落地 脚掌再蹬 很简单 很普通 然后是第二种的 脚掌直接蹬 不用脚跟 这样的 你得有很强的基础才行 比如八卦掌祖师传说中走掌脚跟不落地 靠的就是整体的弹性 这种 不靠折叠形变的 筋骨弹性 更像武术的要求 所以 武术大多数要求是 脚掌先落地 脚跟落不落 看你 比如八极拳 就是 脚掌落地 脚跟再落 称为震脚 但是很多人说 这种的 对后脑不好 因为跟腱这条大筋连着身躯脑子一路上去 所以我一直认为 震脚另有玄机 这才有了我根据裹翻的脚步区域 想到的这种 外侧落地 内侧再落的 看似脚掌落地 其实足弓落地 两头再扎根的裹翻脚 这种脚 因为是足弓落地 所以跟腱压力不大 脚跟也不会特别的震颤膝腿 且二次脚跟落地时 对身躯的震颤更低 这种刹车劲 来自于脚内侧的拧叩 当然了 你会发现这种的 很像崴脚 所以 千万不能太侧 然后是第三种 脚掌落地 脚跟再落地蹬踏 脚跟蹬起来 脚掌再蹬 把腿上的弹力 崩了三次 当然也有一种 脚掌落地 脚跟再落地 这时脚掌贴合地面 整体蹬踏 但是这种的 没有了脚弓的屈曲弹力 更像是平起平落 说到平起平落 八卦掌中很讲究这个 很多人说是 脚掌脚跟 一起落地 再一起蹬起 这个就是 完全没了脚弓的弹力屈曲 应该是入了歧途 应该是脚跟时刻扯着劲 脚掌落地时 脚跟就算没落地 脚跟也能蹬上劲 这才是平落 起时 脚掌蹬踏 如同脚跟蹬踏 这叫平起 因为这个 我对震脚也有了新的认识 那就是脚跟时刻扯着劲 你脚掌落地时 脚跟就如同落了地 你脚跟再蹬地 只不过是脚跟上的劲 更大了 这种劲 这种震脚 并不是从松到紧的崩弹 是从紧到更紧的递进 对后脑的伤害 是几乎没有的 如果没有了这种劲 那跺脚跟 就是跺脚跟 啪啪啪的震 应该是 脚跟扯上了劲 全身都扯上了劲 脚跟的一震一落 如同拨动了身体的弦 震的是身体这根弦 而不是震脚 明白了这一点 再看我说的裹翻脚 就明白为什么了 脚弓落地 就是要让你脚从脚掌到脚跟就扯上劲 脚跟只有一点点的挨地 脚掌落地 外沿脚弓落地 脚跟也如同落了地 此时 脚内侧再落 如同又扯动了这根弦 是力的更加勃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