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效率俱乐部005期: Zettlekasten 索引卡片盒知识管理系统 - 半纸质半电子操作》

2023-07-16 09:50 作者:nahmevibe音乐与知识  | 我要投稿

🗃️一句话回顾ZettleKasten - 索引卡片盒知识管理系统

“效率俱乐部004期”中,nahmevibe介绍了一种知识管理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卡片给笔记赋予三种卡片笔记类型:
Fleeting Notes(随手写笔记) - 日常大脑突然产生的想法和新认知
Literature Notes (学习笔记)- 阅读书籍、学术论文后的总结笔记
Permanent Notes(基石笔记)- 记录某个知识信息对自己产生影响的笔记

这三种卡片笔记类型记录及总结不同的内容,将这些卡片按照目录索引方法标记编号,再按照数字从小到大,字母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的顺序放在一个或者多个盒子里(依照你的归类方法和内容丰富程度)。

我已经深度使用这个方法近两个月的时间,分享一下我体会到的好处、不方便的地方以及用来克服这种不方便而产生的“半纸质半电子操作方法”。

🗃️好处

Zettlekasten最核心的部分在于“基石笔记”,它就是你在学习或者阅读后,学习到的精华,卡片有限的容量促使你使用最精炼的语言去总结,而按照目录索引方法标记编号则是在要求你按照主题或者场景给这个新知识或者新感悟安排一个立身之处,有层级的划分,再往后当你在一个大主题或者场景下有不止一张“基石笔记”,而是多个,你就可以开始看到这些“知识/感悟”片段的链接,从而形成知识/感悟的网络。

卡片的好处还有,它本身就可以当作Flash Card(教学使用的抽认卡)使用,就像你把一个单词抄写在一张卡的正面,反面写上对应的中文意思,从而帮助自己记忆一样,知识/感悟的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去记忆和串联。毕竟我们的大脑,没办法随时随地就能回忆起三个月前学习过一次的单词,把卡片拿在手上,通过关键词主动回忆这些知识,有助于这些知识积极地存在于我们的“缓存”中,帮助我们作业。

所以索引卡知识管理系统巧妙地使用了卡片有限的容量空间,迫使你精炼,在精炼过后,通过归类索引方法使你在自己的知识/感受之间发现链接,而卡片本身就是Flash Card,方便你随时拿在手上主动回忆,将这些知识真正放在脑中,方便我们经常记忆、需要时查询提取。

🗃️不方便的地方

1.归类索引的方法需要我们每一次都思考某一片知识应该属于哪里,和我们以及习惯的学习方法不同的一点,就是你需要主动思考某个知识应该按照什么分类,例如学科、主题、用途、场景,一开始会觉得有些麻烦,但是积累了一段时间,尤其在你发现了一些从来没想到过的链接,就会觉得非常好用,总结就是“累并快乐着”

2. 现在有很多笔记软件,比如私密性安全性更好的Obsidian,比如同步性优秀的Notion,有很多人使用这两个软件进行索引卡知识管理系统的实践。就我自己的体会,Obsidian和Notion特别适合需要积累大量学术资料的人,就像一个个人知识库,这样当你写论文的时候只需要全文搜索主题词就会发现所有这些hashtag下面的内容,这些笔记软件主要通过hashtag来进行归类索引的管理,例如“#比较优势","#沉默成本"等;

我自己喜欢的还是纸质+半电子的方式,因为当我在Obsidian或者Notion输入这些带有hashtag的知识片段时,我会不自觉地写很多,导致每一个都不够精粹,而当我去回顾知识的时候,在搜索框搜索让我很难达到和纸质一样的记忆程度和联想程度。

我猜可能是因为卡片带来的物理限制,让我在用笔记录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尽量去萃取我真正学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而当我把卡片放在手里,一张张翻找的时候,仿佛这些文字也有了物理般的存在,在我的大脑中更清晰,我会不由自主地主动思考。

3. 考虑到在物理卡片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许有时是你和朋友在聊天的过程中的感悟,你想起来了不久前学到的一个知识/感悟片段,你无法清晰地记忆起来,同时,在你感悟最强烈的时候也最容易找到最合适的归类依据,这种时刻,我推荐“半纸质半电子”的方法。

🗃️半纸质半电子

Sources from Sologile

这个方法很直接简单,那就是将你的所有卡片拍照->取名(和你的纸质系统一样的名字)->然后按照顺序放在一起,其实就是你用照片和取名的形式,在你的手机或电脑里复制了一份纸质卡片电子化的存在。

任何一款可以通过图片识别,方便搜索的应用都可以,我使用的是Apple Notes,在我拍照、取名、拍好顺序后,我可以轻松地在搜索框搜索任何关键词,例如"激励的超级作用”,那么所有有这些关键词的照片会出现,我可以通过“通过图片识别文字”的功能复刻纸质卡片的使用,并且当我的纸质卡片不在身边而有所顿悟的时候,我可以用笔记软件直接记录下,它最合适的主题归类以及大概的感悟内容,方便当我回家的时候,将这些内容变成纸质卡片,放进我的知识系统中,事后只需要拍一张照片,并且取名排序,就可以电子化这个内容。

🗃️心得

  1. Zettlekasten应该以纸质卡片为主,因为物理存在使我们朝着“尽量精粹”和“随时主动回忆”良好的方向发展;

  2. 个人感觉Obsidian和Notion更适合做资料库的管理,纸质更适合做浓缩度更高的知识管理,而这些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我们每一天的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核心方法论之中;

  3. 半纸质半电子化,使用了简单直接更为有效的方法去做知识管理;

  4. Zettlekasten一开始的付出很多,你可能觉得有些麻烦,但是后面的好处妙不可言;

好啦,这就是nahmevibe效率俱乐部的第5期,有任何问题可以在这里留言或者私信我。感谢大家对nahmevibe的支持。

做nahmevibe音乐与知识的知识部分快三个月了,最近有家出版社找到我合作,近期就会通过视频等形式和大家见面,算是这个世界给个人努力一个正反馈的时刻,做自己喜欢的内容,然后得到了喜欢的内容的回应,这样的时刻总是让人振奋,我会好好发挥的。

祝新的一周顺顺利利 : )


《效率俱乐部005期: Zettlekasten 索引卡片盒知识管理系统 - 半纸质半电子操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