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考点 |李睿珺导演的电影艺术特征

李睿珺是一位中国内地的导演、编剧和制作人,出生于1983年3月16日,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人。他在2003年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原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他的电影作品风格独特,多以家乡为背景,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他的电影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他也深受视觉文化理论的影响,通过对图像、色彩、构图等视觉元素的巧妙运用,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土地里能长出庄稼,土地里也“长”出故事和电影。“西部”“农村”“生活”这些概念在李睿珺的电影里,大约就等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花墙子村,这里是他出生、长大的地方,也是他镜头对准的地方。他用镜头关注真实的乡土生活、真正的老百姓以及沉默的大多数,电影需要回到生活本身,而这也是李睿珺始终坚持回到的初心。《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路过未来》,在李睿珺的电影里,主角从来都是“小人物”式的普通人,关注的也都是这些普通人的生活,这也让观众在他的电影中看到了人和人之间更多的善意。而李睿珺对于电影的态度也全部来源于他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常常刻意为了表达让艺术高于生活,就变成艺术脱离生活,成了虚假的东西、想象中的生活。”用生活的本质来创作电影,是他电影中独特的艺术气质。对于在大荧幕上到底要展现什么东西,他认为前路其实很清楚,“我觉得还是要回到生活本身,电影应该做的事情,是将那些生活的真实浓缩进影片中,这才是所谓的‘艺术高于生活’”。

李睿珺导演的电影风格特征:李睿珺是一位在中国电影界备受瞩目的导演,他的电影作品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和专业人士的喜爱。从影片和视觉文化理论的角度来看,李睿珺电影风格的特点和内涵主要包括:
一、家乡情怀与人文关怀
李睿珺出生于甘肃省高台县,他的电影作品多以家乡为背景,通过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热爱。同时,他的电影也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例如,在他的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中,通过对一位老人在面对死亡时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李睿珺的电影聚焦小人物,对普通人的真实生活进行呈现,也有些人评价他的电影作品是“摄影机向下”,而他却并不赞同这个说法。“我不太认同向下这个说法,我特别反对用居高临下的视角讲故事,我会跟摄影师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怀揣真心对待电影中的人物,是李睿珺的原则,作为电影创作者要真的去爱电影中的人物,而不是让角色人物变成了手段或者工具。他认为每一个电影中的人物在这片土地上付出的都是伟大的,而导演只是一份工作,跟农民和牧羊人一样,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我就是普通的个体,我也只是在记录着身边每一个普通的个体”。
二、现实主义风格
李睿珺的电影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他的电影往往采用自然光、实景拍摄等手法,追求真实感和自然感。例如,在他的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中,通过对两位裕固族少年寻找家园的旅程的描绘,展现了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三、视觉文化的运用
李睿珺的电影作品也深受视觉文化理论的影响,通过对图像、色彩、构图等视觉元素的巧妙运用,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例如,在他的电影《路过未来》中,通过对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现代都市的繁华和冷漠。同时,他也善于运用长镜头、特写等镜头语言,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从视觉文化理论的角度来看,李睿珺电影中的视听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镜头的运用
李睿珺的电影中经常运用长镜头,这种镜头语言能够完整地展现场景的全貌和人物的行为过程,使得观众能够自由出入于画面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长镜头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和自然感,同时也使得观众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感受电影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
2.留白的运用
李睿珺的电影中也经常运用留白的手法,即在画面中留下一定的空白区域,不做过多的描绘和解释。这种手法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思考,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同时,留白的手法也能够增强电影的诗意和意境,使得电影更具艺术感染力。
3.色彩的运用
李睿珺的电影中对色彩的运用也非常巧妙,通过对不同色彩的运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主题。例如,在他的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中,运用了大量的灰色和白色来描绘老人面对死亡时的内心世界的冷漠和无奈。而在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中,则运用了大量的黄色和绿色来描绘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命力的顽强。

4.构图的运用
李睿珺的电影中对构图的运用也非常讲究,通过对画面布局和构图的精心设计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主题。例如,在他的电影《路过未来》中,通过对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现代都市的繁华和冷漠。而在电影《隐入尘烟》中,则通过对乡村田野、河流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乡土文化的细腻动人和韵味悠长。综上所述,从视觉文化理论的角度来看,李睿珺的电影作品具有浓郁的家乡情怀和人文关怀,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善于运用视觉文化理论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另外李睿珺的电影风格主要体现在长镜头的运用、留白的运用、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运用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他的电影作品在中国电影界独树一帜,也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体验,这些手法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和自然感,同时也增强了电影的诗意和意境,使得电影更具艺术感染力。未来,我们期待他能够继续创作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彼岸与此岸:电影《隐入尘烟》的两重时空与两种文明- 盖琪 - 当代电影 - 20222.“炮灰导演”李睿珺- 柯玉升 - 《知识窗》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