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功能指向的土地资源评价(以临汾市某地区30mDEM数据为例)
“[城镇建设条件]=f ([坡度], [高程] , [地形起伏度]) (A-1-2) [城镇建设条件]是指城镇建设的土地资源可利用程度,需具 备一定的坡度、高程条件。对于地形起伏剧烈的地区(如西南地 区),还应考虑地形起伏度指标。”
DEM数据获取
登录地理空间数据云
(http://www.gscloud.cn/search#dlv=Wzg4LFswLDEwLDEsMF0sW1siZGF0YWRhdGUiLDBdXSxbXSw5OV0%3D)注:下载之后将影像镶嵌然后依据地区矢量数据按掩膜裁剪,这里不做演示

打开arcmap,加载地区dem数据

合并dem栅格数据

查看原始dem属性

参数设置如下

合并后结果如下
“[城镇建设条件]=f ([坡度], [高程] , [地形起伏度])
[城镇建设条件]是指城镇建设的土地资源可利用程度,需具 备一定的坡度、高程条件。对于地形起伏剧烈的地区(如西南地 区),还应考虑地形起伏度指标。”
坡度

具体参数设置之如下

结果如下

接下来对坡度进行重分类

打开重分类面板

参数设置如下


结果如下


对linfendem图层进行重分类操作


结果如下

地形起伏度修正
地形起伏度的计算依靠“焦点统计”工具。由于是30m精度的DEM,建议采用15X15。

结果如下

“地形复杂地区评价结果修正。在地形起伏剧烈的地 区,进一步通过地形起伏度指标对城镇土地资源等级进行修正。 基于栅格精度为 20m×20m~30m×30m 的格网,通过栅格与邻域 栅格的高程差计算地形起伏度。邻域范围通常采用 20 公顷左右 (如 50m×50m 栅格建议采用 9×9 邻域,30m×30m 栅格建议 采用 15×15 邻域,20m×20m 栅格建议采用 21×21 邻域),对 于地形起伏度>200m 的区域,将评价结果降 2 级作为城镇土地资源等级,地形起伏度在 100~200m 之间的,将评价结果降 1 级作 为城镇土地资源等级。”
即

对qfd图层进行重分类操作


结果如下

打开栅格计算器
参数设置如下,公式为:坡度-高程-地表起伏度

结果如下

对结果进行重分类

最终分级评价结果如下

参考资料《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
更多教程敬请关注【点点G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