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练琴家里就鸡飞狗跳?送你一套宝妈续命秘籍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家长,大家应该对下面这个网络名词非常熟悉:

当然,这个词同样适用于琴童家庭辅导孩子练琴时父母的心情。
据说,几乎每一个练琴的孩子都是在泪水和委屈中浸泡长大的;而每一位琴童的背后,都有一位用生命陪练的爸爸或妈妈。
想让孩子主动地、认真地练个琴,究竟有多难?
想必每个陪练父母都有一肚子苦水:喝水、上厕所,一到练琴时所有需求都来了;头疼、肚子痛,只要一练琴,浑身都是病。

知道孩子在偷懒,可是打不得,也不敢骂,生怕把对音乐仅剩的一点热情骂没了;看着孩子委屈的眼神、可怜的表情,内心全是心疼,但高昂的乐器费和课时费已经花出去了,也只能绞尽脑汁引导孩子重燃对音乐的热情。
在无数的琴童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就是这样每天在练琴与不练琴之间无止境地拉扯。
而更可悲的是,好不容易战胜痛苦、历经磨难学会了弹琴、考了满级,能真正爱上音乐并让音乐伴随终身的琴童屈指可数。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琴童都随着学业的加重逐渐放弃了弹琴,还有一部分琴童在考级之后,像是完成了一项人生任务,彻底放弃了弹琴。曾有相关行业报告调查显示:90后年少时学琴的孩子,有10%以上在完成父母愿望过了十级后,再也没碰过琴。
所以,孩子练个琴,到底为啥这么难?好不容易学成了,为啥又弃之如敝履?
家长朋友们,且让我们做一次认真而有效的反思。
1、想要好好学个琴,为啥这么难?
不爱练琴这件事,其实并不怪孩子本身,要知道,即便很多成年爱好者学琴、练琴,同样会因为过程太过痛苦产生排斥心理。
而产生这种痛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归咎于传统音乐教育模式。

尽管我们总说音乐是区别于文化课之外的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在艺术特长生招生、高考艺考、音乐考级等功利目标指引下,应试教育理念依然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应用在音乐教学领域。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音乐被简单粗暴地等同于学乐器,原本有着完整结构的音乐知识体系被肢解,被简单归纳为晦涩的乐理知识和枯燥的手指训练。
音乐演奏,成为了一门只需要依靠机械记忆乐谱、并通过机械手指运动就能还原出来的技能——孩子们自然觉得练琴过程无聊且无趣。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便学会了演奏,也是很难参与音乐实践并获得成就感的。
比如,很多人学琴很多年,但根本没有办法为一个唱歌的人伴奏;有人只会自己弹,一旦与别的乐器合奏,就乱了阵脚;更别提自由自在地即兴用音乐表达自我了。
而当弹琴这件事越来越少地参与到生活实践中,这项“技能”自然也会慢慢被放弃,从而成为了不少琴童生命中被遗忘的过客。
2、学音乐究竟是为了什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只追求物质上的富裕,而是越来越寻求心灵和精神层面的美好。
相信如今很多家长送孩子学琴,并不是追求那些功利的结果,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拥有可以与音乐“会话”的能力,让音乐成为漫长人生中最贴心的陪伴与安慰。

传统的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显然早已跟不上家长们的迫切需求。
同时,音乐作为一项理性和感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本身是非常适合用来帮助孩子学习不偏科,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但传统教育模式割裂化、标准化的学习和练琴模式,显然无法达到这样的目的,反而限制了琴童们的自由发挥,造成了孩子思维的单一性和教条化。
具体案例可以参照某年肖赛现场选手们的表现,每个人的演奏都千篇一律、如出一辙。
3、到底应该怎么学演奏?
那么,抛开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我们到底该如何学习音乐演奏?
——既然我们总说音乐是一门语言,那是不是可以像学习母语一样演奏音乐?
当然能!
继《20节课带你听懂古典乐》帮助大家开发听感之后,我们的系列演奏实操课《像学习母语一样演奏音乐》即将上线!
不同于传统乐器演奏课程只聚焦于演奏的操作步骤和实现细节,本系列课程秉持Yusi音乐审美养成的一贯价值观,带领大家从音乐创作的底层逻辑学习理解和演奏音乐,帮助每一位对演奏感兴趣的爱乐者从零开始,像学习母语一样学习音乐,以交流为目的培养乐感,并摸索培养自己独特的音乐表达。

这套系列课程,可以说是Yusi精心为正苦于孩子练琴问题的琴童爸妈们准备的“续命”秘籍。
首先,课程将教会孩子以交流和表达为目的学习演奏,彻底告别枯燥练琴!
琴童再也不需要死记硬背乐理知识并照搬乐谱,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乐理知识进行活学活用,尝试演奏出自己的风格,并学会即兴表达;同时通过实践让孩子明白音乐创作的规律,甚至能帮助他产生创作冲动,点燃对深层次学习音乐创作的热情。
去年《组个乐队过夏天》活动期间,很多跟着Yusi排练的孩子就明显改变了对练琴的态度,开始主动练琴,甚至有的小朋友还大胆尝试了音乐创作。

其次,告别机械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以作曲家思维高维度理解音乐。
将生活常识、感性思维融入演奏教学,不割裂音乐的组成部分,在教授演奏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从更高维度理解音乐演奏中的整体结构和各个元素间的相关性。
而这样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系统性思维能力,是孩子步入社会和职场中所必须具备的,可往往也是传统学校教育很难教会孩子的,通过一套音乐课程即可帮助孩子在家庭中得到训练,一举两得。

以及,通过课程学习,孩子将掌握音乐表达的底层逻辑,学会音乐演奏的通用方法,并迁移到其他乐器中,尝试更多的乐器演奏,进一步体会到音乐的丰盛与美妙。
总之,这套系列课程不仅有效解决了孩子练琴的技术问题,更是对孩子系统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知不觉间,音乐学习已经承担了启蒙孩子的素质教育功能。
当然,学过我们第一套课《20节课带你听懂古典乐》乐器零基础的爱乐者和家长们,也非常适合这一系列实操课的学习,有了听感能力的基础,你会发现,从零开始学演奏竟然如此顺利简单。
而对于有一定演奏基础的朋友来说,这套系列课程也会颠覆你之前的学习方式:比如,教你分析音乐底层框架的差异,能够分辨不同音乐之间本质差别和相似之处;了解更多音乐风格的演奏方式,拥有即兴表达能力。相信在学习过程中,你就已经忍不住跃跃欲试想要尝试自己作曲了!
本系列第一套课程,我们将从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入手,重点学习“音乐结构”与“和声”对演奏的必要性。

再小小的透露一下,除了八节干货满满的实操课,课程还包含了Yusi本人精心制作的谱例分析、沉浸式练习音频等配套练习资料,购买课程即可享受全套课后辅导,拥有和Yusi深入探讨音乐的机会哦!
《像学习母语一样演奏音乐》将于本周四(9月7日)中午12:00在Yusi的直播间正式开启售卖,大家记得准时来直播间,第一时间来解锁这份精美大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