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分享:失语

2022-11-15 15:13 作者:干燥综合征  | 我要投稿

概述

失语症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包括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失语症表现为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不同的大脑语言功能区受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疾病分类: 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 包括Broca失语、Wemicke失语和传导性失语,病灶位于外侧裂周围,共同特点是均有复述障碍。 Broca失语 又称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由优势侧额下回后部(Broca区)病变引起。常见于脑梗死、脑出血等,可引起Broca区损害的神经系统疾病。 Wernicke失语 又称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病变引起。常见于脑梗死、脑出血等,可引起Wemicke区损害的神经系统疾病。 传导性失语 多数传导性失语患者病变累及优势侧缘上回、Wernicke区等部位,一般认为本症是由于外侧裂周围弓状束损害,导致Wernicke区和Broca区之间的联系中断所致。 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 又称为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病灶位于分水岭区,共同特点是复述相对保留。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病变多位于优势侧Broca区附近,但Broca区可不受累,也可位于优势侧额叶侧面。主要由于语言运动区之间的纤维联系受损,导致语言障碍,本症多见于优势侧额叶分水岭区的脑梗死。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病变位于优势侧Wernicke区附近,表现为听觉理解障碍。对简单词汇和复杂语句的理解均有明显障碍,本症多见于优势侧额、顶叶分水岭区的脑梗死。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又称语言区孤立,为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和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并存。本症多见于优势侧大脑半球分水岭区的大片病灶,累及额、顶、颞叶。 完全性失语 也称混合性失语,是最严重的一种失语类型,临床上以所有语言功能均严重障碍或几乎完全丧失为特点。 命名性失语 又称遗忘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中回后部病变引起。常见于脑梗死、脑出血等可引起优势侧颞中回后部损害的神经系统疾病。 皮质下失语 是指丘脑、基底核、内囊、皮质下深部白质等部位病损所致的失语。本症常由脑血管病、脑炎引起。 丘脑性失语 由丘脑及其联系通路受损所致。 内囊、基底核损害所致的失语 内囊、壳核受损时,表现为语言流利性降低、语速慢、理解基本无障碍,常常用词不当。能看懂书面文字,但不能读出或读错,复述也轻度受损,类似于Broca失语。壳核后部病变时,表现为听觉理解障碍、讲话流利,但语言空洞、混乱而割裂,找词困难,类似于Wernicke失语。

病因: 引起失语症的病因很多,但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病因包括任何损伤言语中枢的疾病,常见的疾病有脑血管病、脑外伤、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系统变性病,各种脑炎、各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脑病等。 主要病因: 脑血管病 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等。 脑部占位 脑瘤等脑占位性疾病。 颅脑外伤 损害累及言语中枢。 脑部炎症 包括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炎、寄生虫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脑炎等。 神经系统变性病 包括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等。 其他 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代谢性脑病,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低血糖症、一氧化碳中毒等。 流行病学: 失语症的发病率较高,约1/3脑卒中患者都合并有失语症。传导性失语并不少见,占住院失语患者的5%~10%。 好发人群: 脑外伤患者,视损及部位不同,失语症状表现各异。如颞叶外伤,多出现感觉性失语,并见视野上象限同侧偏盲。角回外伤多表现轻型感觉失语,阅读困难比较突出等。 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性起病的失语症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多见,大多是大脑中动脉病变的结果,常见偏瘫、偏盲、偏身麻木等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栓塞、脑出血、腔隙性脑梗塞、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分水岭梗死、脑动脉炎、颅内动脉瘤、烟雾病等。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初期主要以遗忘为主要表现,失语可为命名性失语,口语用的词汇和短语日见贫乏,错误逐渐严重,最后完全失语。由于智力同时衰退,所以虽见失语日趋严重,而患者不能自觉。阿尔茨海默病多出现感觉性失语症,错语、多语比较突出。临床遇有逐步发展的失语症,无卒中开端,也不见偏瘫,且智力同时衰退。 诱发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 如作息不规律、熬夜、过度劳累、不控制饮食、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大、抽烟、酗酒、不锻炼等。

症状 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成分,还有语言结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 典型症状 ①Broca失语 临床表现以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谈话为非流利型、电报式语言。讲话费力、找词困难,只能讲1~2个简单的词,且用词不当,或仅能发出个别的语音。口语理解相对保留,对单词和简单陈述句的理解正常。句式结构复杂时,则出现困难。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②Wernicke失语 临床特点为严重听理解障碍,表现为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别人和自己的讲话。口语表达为流利型,语量增多,发音和语调正常。但言语混乱而割裂,缺乏实质词或有意义的词句,难以理解,答非所问。复述障碍与听力理解障碍一致,存在不同程度的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③传导性失语 临床表现为流利性口语,患者语言中有大量错词,而且自身可以感知到其错误,欲纠正而显得口吃,听起来似非流利性失语,但表达短语或句子完整。听力理解障碍较轻,在执行复杂指令时明显。复述障碍较自发谈话和听理解障碍重,二者损害不成比例,是本症的最大特点。命名、阅读和书写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④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言语,但自己只能讲1~2个简单的词或短语,呈非流利性失语,类似于Broca失语,但程度较Broca失语轻,患者复述功能完整保留。 ⑤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表现为听觉理解障碍,对简单词汇和复杂语句的理解均有明显障碍。讲话流利、语言空洞、混乱而割裂、找词困难,经常答非所问,类似于Wernicke失语,但障碍程度较Wernicke失语轻。复述功能相对完整,但常不能理解复述的含义。有时可将检查者故意说错的话完整复述,这与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患者复述时,可纠正检查者故意说错的话明显不同。 ⑥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突出特点是复述相对好,其他语言功能均严重障碍或完全丧失。

其他症状: 智能改变 某些失语症患者会同时出现智能改变,如记忆、逻辑思维、计算、注意力的改变。 完全性失语 临床上以所有语言功能均严重障碍或几乎完全丧失为特点,患者限于刻板言语,听力理解严重缺陷,命名、复述、阅读和书写均不能。 命名性失语 主要特点为命名不能,表现为患者把词“忘记”,多数是物体的名称,尤其是那些极少使用的东西的名称。如令患者说出指定物体的名称时,仅能叙述该物体的性质和用途。别人告知该物体的名称时,患者能辨别对方讲的对或不对。自发谈话为流利型,缺实质词,赘话和空话多。听理解、复述、阅读和书写障碍轻。 丘脑性失语 表现为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缄默和不语,以后出现语言交流、阅读理解障碍。言语流利性受损,音量减小,可同时伴有重复语言、模仿语言、错语、命名不能等,复述功能可保留。 内囊、基底核损害所致的失语 内囊、壳核受损时,表现为语言流利性降低,语速慢,理解基本无障碍,常常用词不当。能看懂书面文字,但不能读出或读错,复述也轻度受损。壳核后部病变时,表现为听觉理解障碍、讲话流利,但语言空洞、混乱而割裂,找词困难。 并发症: 构音失用 参与构音的运动器官协调障碍,如呼吸(构音不清)、清晰度(构音障碍)、情感性语调(失韵症),随后失音缄默。 情感心境障碍 以情感显著而持续地高涨或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情感障碍的表现具有很大的变异。较轻的可以是对某种负性生活事件的反应,重的则可成为一种严重的复发性,甚至慢性致残性障碍,病情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常反复发作,多数可缓解,少数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记忆障碍 个人处于一种不能记住或回忆信息或技能的状态,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与神经心理功能有密切关系。 以上,分享自网络。

分享:失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