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的清华毕业生七成进入体制内?那北大呢?
近日,清华发布了《2021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届的清华毕业生七成进入体制内”荣登热搜。从数据能看到,清华大学2021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其中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15.8%、30.3%、23.8%,合计占比为69.9%,接近七成。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不必感到惊讶,毕竟“风险厌恶”是人的本能,哪个行业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清晰的规则,毕业生自然会流向哪个行业。
近年随着社会就业形式的不断变化,本科生数量急剧增加。多数单位为了筛选优质人选,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据最新就业数据显示同等条件下,研究生的薪资普遍要比本科生高,并且在之后工作的晋升和职称有着更多的机会,这也成为了现在多数本科生选择考研的原因。
那北大21年硕士就业情况如何呢?软微近年硕士毕业生就业人数和去向详情怎么样?相信这也是在座考研er都十分关注的内容,小苏一起带大家看看吧!
北大21年就业数据
据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出具的《2021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大学全体毕业生(含医学部)合计11985人,全校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29%。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合计9704人,校本部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45%。
1. 就业情况图

由上图显示,北大21年硕士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和出国留学人数占比达7.23%;多数学生选择就业,其就业率为91.72%,其中签约就业人员比率占86.23%。
2.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据统计2021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共有5983名非定向毕业生通过签约就业及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其中75.86%的2021届硕士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等行业就业。
3.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据北大官方数据统计,硕士研究生多数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人数高居前三。选择北京就业人数占45.63%,广东占17.56%,上海占11.94%。
综合以上数据来看,北大21年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是相当可观的。虽然北大官方并未公布其21年硕士毕业生就业薪酬情况,但是据北大多数学院2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数据来看,硕士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条件还是不错的。
北大软微近年就业数据
北大软微就业情况总体还是很不错的,整体就业率位居北大各院top3差不多,仅次于北大光华与北大信管,由于北大软微近年不对外公开其就业情况,所以小苏并未搜集到20-21年相关就业数据,整理了16-19年相关就业情况供大家参考。
1.专业分布

2.毕业去向

由上图数据可以看出:因为北大软微本身是就业导向,所以多数学生毕业后还是以就业为主,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人数较少。而且历年就业呈现一个趋势:选择签订就业协议的人数逐年减少,灵活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说明学生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3.就业单位性质

上述数据可看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日趋多元化,但是主要还是以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及教育单位的人也不在少数。与清华毕业生七成进入体制内相同的是,北大软微近年也有不少学生逐步偏向于体制稳定性质的工作。
4.就业行业

软微由于专业设置的原因,可以看到就业多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毕业生就业行业覆盖面广,涉及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科技服务、教育、电气、制造业等多种行业类型。
总体而言,北大软微硕士毕业生去向呈现出专精与多元相结合的趋势,多数学生选择赴往专业对口程度较高的热门行业就业,但也不乏从事公共管理、科研和教育行业的学生。另外据官方数据统计,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基本上每年就业前三位地区都是北京、上海和广东。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读研也要趁早。读研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学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学习和思想的方法,从而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这会让我们在工作和之后的生活中受益无穷。北大软微以就业为导向,加上北大学子的光环,毕业去向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有北大梦的同学可以尝试冲一把,小苏祝大家一战成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