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建议我做根管治疗,而不是直接拔牙?
要说看牙高峰期,那一定非暑期莫属。
炎炎夏日加上胡吃海喝、作息混乱的后果就是,沉寂已久的病症终于忍不住大爆发,各种牙齿债务纷纷找上门。各科诊室的日常状态就是忙忙忙。而在这之中,尤以牙痛问题呈一骑绝尘之姿,位列各医院的看诊榜首。
这不,最近就有朋友向我倾诉,说她牙疼了好几天,连睡觉都莫法了,吃饭疼、喝水也疼,终于挺不住去了医院。结果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必须得做根管治疗。

朋友一听吓坏了,还以为是医生想坑她:“我这个不就是蛀牙吗,补一补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做根管治疗?”
这也是很多患者不解的问题。但事实是,当龋齿严重到一定程度,病变为牙髓炎(牙神经发炎),这时候简单的补补牙已经不能缓解疼痛和取得效果,必须得杀牙神经,即进行根管治疗,才能拯救我们的牙齿。
乍一听可能有点恐怖,但其实根管治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根管治疗俗称“杀神经”,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手段。
其治疗原理是牙医通过将病变的牙齿打开,然后使用机械和化学的方法把根管内大部分发炎的、坏死的牙髓组织清除干净。并进行牙髓腔内部的消毒、清理,最后再用牙胶等物把牙齿内部紧密地封填起来,防止发生根尖周病或者促进已经发生的病变的痊愈。

通常来说,只要涉及到牙髓以及牙根的病变,就很有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疗。
比如当龋坏发展到深龋阶段,导致牙髓腔内的牙髓受到外部细菌的入侵感染,引起牙髓炎,进而引发根尖周炎,那么这种情况是需要做根管治疗的。

如果夜间出现持续性牙痛、长期对冷热刺激性食物敏感、牙冠颜色变黑以及牙根部黏膜出现排脓的窦道,即使不疼痛,这些都是牙髓坏死的表现。
即使龋坏没有引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病,但在清理龋坏组织时,发生意外穿髓,导致牙髓暴露,也是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此外,因为磕碰等意外损伤,导致牙神经外露时,同样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有一些患者觉得,既然牙神经已经坏死,那不就相当于给牙齿判了个死缓,还不如直接拔牙呢?
这也是不少人的误区,认为做完根管治疗后,牙齿就只剩下一个空壳了,还不如一开始就拔掉,既省事儿还不用担心随时会裂了。
然而,根管治疗并不是给我们的牙齿判了死刑,而是拯救我们天然牙齿的最后方法。

首先,相信很多人都认同的一点,再逼真的假牙,它也没有原装的天然牙好使,无论是生理意义上还是从我们的心理上。
通过根管治疗,我们能最大程度的保留有缺损的牙齿,保持天然牙齿排列的完整性,以恢复自然咀嚼功能,防止再感染。
其次,拔牙后必然面临着后续是否需要去做假牙的情况。
种植牙可以说是假牙里面最接近真牙的一种缺牙修复手段。通过在牙槽骨植入人工牙根,使其相结合,并带上牙冠恢复正常咬合功能以达到类似天然牙功能和使用时间的固定修复方式。

但就种植费用这一项因素就足以让大多数患者望而却步——因为太贵了。
当然,也可以选择镶牙。但这种修复方式必须得磨损大量的牙釉质,对相邻健康牙齿的损害较大,并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因而也有不少人难以接受。
所以,相比于拔牙一时爽,后续还是要完成种植牙或镶牙等修复方式,根管治疗其实会更省钱省时省力一些。
有人说,那干脆就放任不管,也不去弄什么假牙?千万别!这对我们牙齿健康的危害更大。
要知道,如果长期放任缺牙部位不管,不仅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和细菌滋生导致牙周炎、蛀牙等疾病,长此以往,两旁的邻牙还会向缺失的一侧倾斜、移位。
并且,对应的上下颌本就是咬合关系,失去制衡后,不仅咀嚼能力会下降,长时间后,邻牙以及成咬合关系的牙齿也会自动脱落。
如果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牙齿缺失还会影响颌骨的发育,进而导致牙齿畸形。而且,就单从美观度而言,缺失牙尤其是前牙的缺失也是非常影响形象的。
因此,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我们做根管治疗,而不是直接拔牙,这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可能也有一些患者不理解,为什么在根管治疗后,牙齿已经不疼了,补上就行,为什么还要做全冠保护,认为没有必要。
事实上,在做完根管治疗后,剩余的牙体组织是非常薄的,加上没有牙髓提供营养,牙齿会逐渐变脆、变暗,不太能承受较大的咀嚼力量以及咬过硬的食物,容易发生劈裂的风险,导致牙齿的使用寿命缩短,所以医生要对治疗后的牙齿做全冠进行保护。

其实,说了这么多,小编认为保护咱们牙齿健康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大家要早发现、早治疗。
所谓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也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我们在蛀牙刚萌发时,就及时发现并积极就医,届时只需要简单的补牙就能够完成。
一旦拖延至牙髓炎,这时再想轻易对付就不行了,只有根管治疗才能解救。治疗难度也瞬间提升了好几度,而且费时、费力还费钱。
因此,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大家至少每半年到一年必须到专业的口腔医院给你的牙齿做一个全身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