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考研复试全流程(文中有考研面试资源!)

23考研的同学们现在要做的就两件事
1.吃喝玩乐
2.好好准备接下来的复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文旨在让同学们熟悉复试的流程以及大家需要做的准备

一、复试前的准备
打开你目标院校的研究生网站或学院网站,找到以下信息:
复试占比(如初试成绩*60%+复试成绩*40%)+ 复试的分值构成(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复试成绩满分为200分,其中包括:外语听力成绩(20分),外语口语成绩(20分),专业测试成绩(100分),综合面试成绩(60分))
复试材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个人简历,老师的提问都是基于简历上的内容,下面我会详细阐述!)
复试参考书(趁早找学长学姐,把忘了的复试专业课知识的拾起来!)
二、复试的流程
联系导师
对于联系导师的问题。现在导师的选择都是双向选择,老师可以选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选老师。
同学可能会说联系导师越早越好,其实导师的联系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导师的研究方向,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导师的研究方向,在初期一定要确定一下自己以后想从事哪儿方面的工作
2)其次查询一下导师的发表论文,对导师以前发表的论文进行深入的研究
3)再有就是对导师目前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解。
注意事项:
详细了解自己喜欢的导师主要包括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大致的教育和工作经历,以便正面接触时能找到共同话题,使交流变得流畅,并较快获取导师好感。
在联系时间上要错落有致 初试之前可以有少量联系,复试之际应增加联系,入学后分配导师那段时间要加强联系
旁敲侧击比单刀直入要好,导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往往一诺千金,在导师对学生不甚了解之际是不可能向其做出承诺的
电子邮件是较好的联系方式:认真思考后写的信比仓促的交谈更容易收到效果,导师大多会回简短的信,这样容易使交流继续下去
最后,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心态,要分清选择导师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要认识到导师固然重要,但学生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顽强不息、勤奋向上才是硬道理。
外语面试
一般分为外语口语以及专业外语测试,采取自我介绍和考官自由提问形式进行,具体参考官网
大家在这个假期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准备中英文自我介绍、准备一些常见问题回答的模板
在这里我为大家准备了
精选英语复试真题35题(必看!)
考研复试中英文自我介绍(推荐模板)
复试指导:考研复试英语口语提高之完美计划
等等一系列资料和相关课程

个人简历
做一份合格的简历,会在复试当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能写好简历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
第⼀步:从无到有,先把“事儿”列出来。
▪ 教育背景、教育经历(Gpa,核⼼课程及分数,科研经历)
▪ 社会经历(跟专业有关的实习、⼯作经历)
▪ 校园经历(学⽣会、社团等)
▪ 荣誉(获奖等)
▪ 技能
▪ ⾃我评价(团队合作、个⼈能力、性格)
突出与专业相关的,或者导师看重的,如英语能力、竞赛经历、科研经历。教育背景、教育经历与社会经历优先写,自我评价补充2句凑字数。
第二步:找亮点,进行扩写。
▪ 从教育背景、教育经历与社会经历中挖掘。
挖掘的亮点包括:
▫ 本科成绩or初试成绩高分
▫ 本专业的突出学术潜力(参与过相关的事儿)
▫ 跨专业的突出学术潜力(读过的论文、书、线上课程):
➡ mooc、Coursera有各大高校的公开课可上
“曾旁听/选修过北京⼤学XX学院XX教授开设的线上课程XXXX……”
▪ 把亮点扩写:事情➕ 方式➕ 结果
第三步:细节修改、合并同类项、统⼀格式,使得重点更突出、美观。
▪ 教育背景、教育经历、荣誉、技能
▪ 社会经历、荣誉
▪ 校园经历
原则总结
🔹 相关性
▫ 本专业:其他事情联系到本专业
▫ 跨专业:文献整理、阅读、搜集
▫ 实习:具备/掌握……能力(沟通/应急事件处理/设计规划/英语阅读&⼝语)
▫ 校园经历:团队合作、学习能⼒
🔹 数字化
清晰的年份、活动及名称、奖项具体名称、文章/书籍/课程的名称、分数
🔹 格式化
字体、标点、符号统⼀,亮点处加粗加黑
最后,我也为大家准备了几百个简历模板,都在考研复试大礼包里,大家自己挑选吧

三:结语
初试、复试、调剂干货等更多经验,可以关注微光考研社哦!
祝大家复试顺利,一战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