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新84讲)邓中甲〈附经典版|中医思维〉

2022-05-16 12:07 作者:想吃山胡椒酱  | 我要投稿

绪言

1.什么是方剂

(1)方(规矩,规定性要求)剂(①排列整齐②参差而无杂)学是一门学科(桥梁课

(2)方剂指药物按规律(药的性质特点)运用的方法

辩证审议,确定制法后择定用量

(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东汉


2.方剂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

(1)药物有四性五味

(2)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基本原则)

●君臣佐使

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出处 :《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

●理,法(制法),纲,要

●一类方(重点方)

二类方(学一部分)

三类方(自学)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1)背诵(歌诀,)

●长沙歌诀

作者/清·陈修园


⊙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桂枝加附子汤

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俱。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白虎加人参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甘草干姜汤

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芍药甘草汤

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烁,苦甘相济即时伸。


⊙调胃承气汤

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四逆汤

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葛根汤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葛根加半夏汤

二阳下利葛根夸,不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葛根黄芩黄连汤

二两芩连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麻黄汤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覆休教粥到牙。

⊙大青龙汤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小青龙汤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若渴去夏取蒌根,三两加来功亦壮;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


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一枚功莫上;麻去再加四两苓,能除尿短小腹胀;


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朴加二两五十杏,此法微茫未有涯。

⊙干姜附子汤

生附一枚一两姜,昼间烦躁夜安常,脉微无表身无热,幸藉残阳未尽亡。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汗后身疼脉反沉,新加方法轶医林,方中姜芍还增一,三两人参义蕴深。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 。

⊙桂枝甘草汤

桂枝炙草取甘温,四桂二甘药不烦,叉手冒心虚已极,汗多亡液究根源。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八两茯苓四桂枝,炙甘四两悸堪治,枣推十五扶中土,煮取甘澜两度施。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亦须分,半升夏最除虚满,汗后调和法出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病因吐下气冲胸,起则头眩身振从,茯四桂三术草二,温中降逆效从容。


芍药甘草附子汤

一枚附子胜灵丹,甘芍平行三两看,汗后恶寒虚故也,经方秘旨孰能攒。




⊙茯苓四逆汤


生附一枚两半姜,二甘六茯一参当,汗伤心液下伤肾,肾躁心烦得媾昌。




⊙五苓散


猪术茯苓十八铢,泽宜一两六铢符,桂枝半两磨调服,暖水频吞汗出苏。




⊙茯苓甘草汤


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伤寒厥悸优,二桂一甘三姜茯,须知水汗共源流。




⊙栀子豉汤


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


栀豉原方效可夸,气羸二两炙甘加,若加五两生姜入,专取生姜治呕家。




⊙栀子厚朴汤


朴须四两枳四枚,十四山栀亦妙哉,下后心烦还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




⊙栀子干姜汤


十四山栀二两姜,以丸误下救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需尽所长。




⊙真武汤


生姜芍茯数皆三,二两白术一附探,便短咳频兼腹痛,驱寒镇水与君谈。


咳加五味要半升,干姜细辛一两具,小便若利恐耗津,须去茯苓肾始固。


下利去芍加干姜,二两温中能守住。若呕去附加生姜,足前须到半斤数。




⊙小柴胡汤


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


胸烦不呕除夏参,蒌实一枚应加煮。若渴除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与,


蒌根清热且生津,再加四两功更钜。腹中痛者除黄芩,芍加三两对君语。


胁下痞硬大枣除,牡蛎四两应生杵。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茯四两侣;


外有微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咳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


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




⊙小建中汤


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大柴胡汤


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分二大黄,半夏半升十二枣,少阳实证下之良。




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分两照原方,二两芒硝后入良,误下热来日晡所,补兼荡涤有奇长。




⊙桃仁承气汤


五十桃仁四两黄,桂硝二两草同行,膀胱热结如狂证,外解方攻用此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参芩龙牡桂丹铅,苓夏柴黄姜枣全,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已名汤,蜀漆还加龙牡藏,五牡四龙三两漆,能疗火劫病惊狂。




⊙桂枝加桂汤


气从脐逆号奔豚,汗为烧针启病源,只取桂枝汤本味,再加二两桂枝论。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二甘一桂不雷同,龙牡均行二两通,火逆下之烦躁起,交通上下取诸中。




⊙抵当汤


大黄三两抵当汤,里指任冲不指胱,虻蛭桃仁各三十,攻下其血定其狂。




⊙抵当丸


卅五桃仁三两黄,虻虫水蛭廿枚详,捣丸四个煎宜一,有热尿长腹满尝。




⊙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大陷胸汤


一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力颇饶,日晡热潮腹满痛,胸前结聚此方消。




⊙小陷胸汤


按而始痛病犹轻,脉络凝邪心下成,夏取半升连一两,栝蒌整个要先烹。




⊙文蛤散


水潠原逾汗法门,肉中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三物白散


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寒实结胸细辨医。




⊙柴胡桂枝汤


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柴胡桂枝干姜汤


八柴二草蛎干姜,芩桂宜三栝四尝,不呕渴烦头汗出,少阳枢病要精详。




⊙半夏泻心汤


三两姜参炙草芩,一连痞证呕多寻,半升半夏枣十二,去滓重煎守古箴。




⊙十枣汤


大戟芫花甘遂平,妙将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除尽,里气未和此法程。




⊙大黄黄连泻心汤


痞证分歧辨向趋,关浮心痞按之濡,大黄二两黄连一,麻沸汤调病缓驱。




⊙附子泻心汤


一枚附子泻心汤,一两连芩二大黄,汗出恶寒心下痞,专煎轻渍要参详。




⊙生姜泻心汤


汗余痞证四生姜,芩草人参三两行,一两干姜枣十二,一连半夏半升量。




⊙甘草泻心汤


下余痞作腹雷鸣,甘四姜芩三两平,一两黄连半升夏,枣枚十二擘同烹。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禹余各一斤,下焦下利此汤欣,理中不应宜斯法,炉底填来得所闻。




⊙旋覆代赭汤


五两生姜夏半升,草旋三两噫堪凭,人参二两赭石一,枣十二枚力始胜。




⊙桂枝人参汤


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后煎痞利尝,


草方中皆四两,同行三两术参姜。




⊙瓜蒂散


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碍痞难排,平行瓜豆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枣枚十二守成箴,二两芍甘三两芩,利用本方呕加味,姜三夏取半升斟。




⊙黄连汤


腹疼呕吐藉枢能,二两参甘夏半升,连桂干姜各三两,枣枚十二妙层层。




⊙桂枝附子汤


三姜二草附枚三,四桂同投是指南,枣方中十二粒,痛难转侧此方探。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大便若硬小便通,脉涩虚浮湿胜风,即用前方须去桂,术加四两有神功。




⊙甘草附子汤


术附甘兮二两平,桂枝四两亦须明,方中主药推甘草,风湿同驱要缓行。




⊙白虎汤


阳明白虎辨非难,难在阳邪背恶寒,知六膏斤甘二两,米加六合服之安。




⊙炙甘草汤


结代脉须四两甘,枣枚三十桂姜三,半升麻麦一斤地,二两参胶酒水涵。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朴枳先熬黄后入,去渣硝入火微熏。




⊙小承气汤


朴二枳三四两黄,小承微结好商量,长沙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猪苓汤


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蜜煎导方、猪胆汁方


蜜煎熟后样如饴,温纳肛门法本奇,更有醋调胆汁灌,外通二法审谁宜。




⊙茵陈蒿汤


二两大黄十四栀,茵陈六两早煎宜,身黄尿短腹微满,解自前阴法最奇。




⊙麻仁丸


一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




⊙栀子柏皮汤


里郁业经向外驱,身黄发热四言规,草须一两二黄柏,十五枚栀不去皮。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倍芍转输脾,泄满升邪止痛宜,大实痛因反下误,黄加二两下无疑。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奏奇功。




⊙麻黄附子甘草汤


甘草麻黄二两佳,一枚附子固根荄,少阴得病二三日,里证全无汗岂乖。




⊙黄连阿胶汤


四两黄连三两胶,二枚鸡子取黄敲,一芩二芍心烦治,更治难眠睫不交。




⊙附子汤


生附二枚附子汤,术宜四两主斯方,芍苓三两人参二,背冷脉沉身痛祥。




⊙桃花汤


一升粳米一斤脂,脂半磨研法亦奇,一两干姜同煮服,少阴脓血是良规。




⊙吴茱萸汤


升许吴萸三两参,生姜六两救寒侵,枣投十二中宫主,吐利头疼烦躁寻。




⊙猪肤汤


斤许猪肤斗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再投粉蜜熬香服,烦利咽痛胸满痊。




⊙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方教二两不多收,后人只认中焦药,谁识少阴主治优。




⊙桔梗汤


甘草汤投痛未瘥,桔加一两莫轻过,奇而不效须知偶,好把经文仔细哦 。




⊙苦酒汤


生夏一枚十四开,鸡清苦酒搅几回,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半夏散及汤


半夏桂甘等分施,散须寸匕饮调宜,若煎少与当微冷,咽痛求枢法亦奇。




⊙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四茎一两姜,全枚生附白通汤,脉微下长沙方歌括


作者/清·陈修园


⊙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桂枝加附子汤


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俱。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白虎加人参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甘草干姜汤


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芍药甘草汤


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烁,苦甘相济即时伸。




⊙调胃承气汤


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四逆汤


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葛根汤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葛根加半夏汤


二阳下利葛根夸,不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葛根黄芩黄连汤


二两芩连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麻黄汤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覆休教粥到牙。




⊙大青龙汤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小青龙汤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若渴去夏取蒌根,三两加来功亦壮;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


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一枚功莫上;麻去再加四两苓,能除尿短小腹胀;


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朴加二两五十杏,此法微茫未有涯。




⊙干姜附子汤


生附一枚一两姜,昼间烦躁夜安常,脉微无表身无热,幸藉残阳未尽亡。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汗后身疼脉反沉,新加方法轶医林,方中姜芍还增一,三两人参义蕴深。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 。




⊙桂枝甘草汤


桂枝炙草取甘温,四桂二甘药不烦,叉手冒心虚已极,汗多亡液究根源。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八两茯苓四桂枝,炙甘四两悸堪治,枣推十五扶中土,煮取甘澜两度施。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亦须分,半升夏最除虚满,汗后调和法出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病因吐下气冲胸,起则头眩身振从,茯四桂三术草二,温中降逆效从容。




芍药甘草附子汤


一枚附子胜灵丹,甘芍平行三两看,汗后恶寒虚故也,经方秘旨孰能攒。




⊙茯苓四逆汤


生附一枚两半姜,二甘六茯一参当,汗伤心液下伤肾,肾躁心烦得媾昌。




⊙五苓散


猪术茯苓十八铢,泽宜一两六铢符,桂枝半两磨调服,暖水频吞汗出苏。




⊙茯苓甘草汤


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伤寒厥悸优,二桂一甘三姜茯,须知水汗共源流。




⊙栀子豉汤


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


栀豉原方效可夸,气羸二两炙甘加,若加五两生姜入,专取生姜治呕家。




⊙栀子厚朴汤


朴须四两枳四枚,十四山栀亦妙哉,下后心烦还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




⊙栀子干姜汤


十四山栀二两姜,以丸误下救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需尽所长。




⊙真武汤


生姜芍茯数皆三,二两白术一附探,便短咳频兼腹痛,驱寒镇水与君谈。


咳加五味要半升,干姜细辛一两具,小便若利恐耗津,须去茯苓肾始固。


下利去芍加干姜,二两温中能守住。若呕去附加生姜,足前须到半斤数。




⊙小柴胡汤


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


胸烦不呕除夏参,蒌实一枚应加煮。若渴除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与,


蒌根清热且生津,再加四两功更钜。腹中痛者除黄芩,芍加三两对君语。


胁下痞硬大枣除,牡蛎四两应生杵。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茯四两侣;


外有微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咳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


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




⊙小建中汤


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大柴胡汤


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分二大黄,半夏半升十二枣,少阳实证下之良。




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分两照原方,二两芒硝后入良,误下热来日晡所,补兼荡涤有奇长。




⊙桃仁承气汤


五十桃仁四两黄,桂硝二两草同行,膀胱热结如狂证,外解方攻用此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参芩龙牡桂丹铅,苓夏柴黄姜枣全,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已名汤,蜀漆还加龙牡藏,五牡四龙三两漆,能疗火劫病惊狂。




⊙桂枝加桂汤


气从脐逆号奔豚,汗为烧针启病源,只取桂枝汤本味,再加二两桂枝论。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二甘一桂不雷同,龙牡均行二两通,火逆下之烦躁起,交通上下取诸中。




⊙抵当汤


大黄三两抵当汤,里指任冲不指胱,虻蛭桃仁各三十,攻下其血定其狂。




⊙抵当丸


卅五桃仁三两黄,虻虫水蛭廿枚详,捣丸四个煎宜一,有热尿长腹满尝。




⊙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大陷胸汤


一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力颇饶,日晡热潮腹满痛,胸前结聚此方消。




⊙小陷胸汤


按而始痛病犹轻,脉络凝邪心下成,夏取半升连一两,栝蒌整个要先烹。




⊙文蛤散


水潠原逾汗法门,肉中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三物白散


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寒实结胸细辨医。




⊙柴胡桂枝汤


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柴胡桂枝干姜汤


八柴二草蛎干姜,芩桂宜三栝四尝,不呕渴烦头汗出,少阳枢病要精详。




⊙半夏泻心汤


三两姜参炙草芩,一连痞证呕多寻,半升半夏枣十二,去滓重煎守古箴。




⊙十枣汤


大戟芫花甘遂平,妙将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除尽,里气未和此法程。




⊙大黄黄连泻心汤


痞证分歧辨向趋,关浮心痞按之濡,大黄二两黄连一,麻沸汤调病缓驱。




⊙附子泻心汤


一枚附子泻心汤,一两连芩二大黄,汗出恶寒心下痞,专煎轻渍要参详。




⊙生姜泻心汤


汗余痞证四生姜,芩草人参三两行,一两干姜枣十二,一连半夏半升量。




⊙甘草泻心汤


下余痞作腹雷鸣,甘四姜芩三两平,一两黄连半升夏,枣枚十二擘同烹。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禹余各一斤,下焦下利此汤欣,理中不应宜斯法,炉底填来得所闻。




⊙旋覆代赭汤


五两生姜夏半升,草旋三两噫堪凭,人参二两赭石一,枣十二枚力始胜。




⊙桂枝人参汤


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后煎痞利尝,


草方中皆四两,同行三两术参姜。




⊙瓜蒂散


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碍痞难排,平行瓜豆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枣枚十二守成箴,二两芍甘三两芩,利用本方呕加味,姜三夏取半升斟。




⊙黄连汤


腹疼呕吐藉枢能,二两参甘夏半升,连桂干姜各三两,枣枚十二妙层层。




⊙桂枝附子汤


三姜二草附枚三,四桂同投是指南,枣方中十二粒,痛难转侧此方探。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大便若硬小便通,脉涩虚浮湿胜风,即用前方须去桂,术加四两有神功。




⊙甘草附子汤


术附甘兮二两平,桂枝四两亦须明,方中主药推甘草,风湿同驱要缓行。




⊙白虎汤


阳明白虎辨非难,难在阳邪背恶寒,知六膏斤甘二两,米加六合服之安。




⊙炙甘草汤


结代脉须四两甘,枣枚三十桂姜三,半升麻麦一斤地,二两参胶酒水涵。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朴枳先熬黄后入,去渣硝入火微熏。




⊙小承气汤


朴二枳三四两黄,小承微结好商量,长沙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猪苓汤


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蜜煎导方、猪胆汁方


蜜煎熟后样如饴,温纳肛门法本奇,更有醋调胆汁灌,外通二法审谁宜。




⊙茵陈蒿汤


二两大黄十四栀,茵陈六两早煎宜,身黄尿短腹微满,解自前阴法最奇。




⊙麻仁丸


一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




⊙栀子柏皮汤


里郁业经向外驱,身黄发热四言规,草须一两二黄柏,十五枚栀不去皮。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倍芍转输脾,泄满升邪止痛宜,大实痛因反下误,黄加二两下无疑。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奏奇功。




⊙麻黄附子甘草汤


甘草麻黄二两佳,一枚附子固根荄,少阴得病二三日,里证全无汗岂乖。




⊙黄连阿胶汤


四两黄连三两胶,二枚鸡子取黄敲,一芩二芍心烦治,更治难眠睫不交。




⊙附子汤


生附二枚附子汤,术宜四两主斯方,芍苓三两人参二,背冷脉沉身痛祥。




⊙桃花汤


一升粳米一斤脂,脂半磨研法亦奇,一两干姜同煮服,少阴脓血是良规。




⊙吴茱萸汤


升许吴萸三两参,生姜六两救寒侵,枣投十二中宫主,吐利头疼烦躁寻。




⊙猪肤汤


斤许猪肤斗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再投粉蜜熬香服,烦利咽痛胸满痊。




⊙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方教二两不多收,后人只认中焦药,谁识少阴主治优。




⊙桔梗汤


甘草汤投痛未瘥,桔加一两莫轻过,奇而不效须知偶,好把经文仔细哦 。




⊙苦酒汤


生夏一枚十四开,鸡清苦酒搅几回,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半夏散及汤


半夏桂甘等分施,散须寸匕饮调宜,若煎少与当微冷,咽痛求枢法亦奇。




⊙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四茎一两姜,全枚生附白通汤,脉微下利肢兼厥,干呕心烦胆尿襄。




⊙通脉四逆汤


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纳亡阳此指南,外热里寒面赤厥,脉微通脉法中探。


面赤加葱茎用九,腹痛去葱真好手,葱去换芍二两加,呕者生姜二两偶,


咽痛去芍桔须加,桔梗一两循经走,脉若不出二两参,桔梗丢开莫掣肘。




⊙四逆散


枳甘柴芍数相均,热厥能回察所因,白饮和匀方寸匕,阴阳顺接用斯神。


咳加五味与干姜,五分平行为正路,下利之病照此加,辛温酸收两相顾,


悸者桂枝五分加,补养心虚为独步。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此方为法度,


腹中痛者里气寒,炮附一枚加勿误。泄利下重阳郁求,薤白三升水煮具,


水用五升取三升,去薤纳散寸匕数,再煮一升有半成,分温两服法可悟。




⊙乌梅丸


六两柏参桂附辛,黄连十六厥阴遵,归椒四两梅三百,十两干姜记要真。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三两辛归桂芍行,枣须廿五脉重生,甘通二两能回厥,寒入吴萸姜酒烹。




⊙麻黄升麻汤


两半麻升一两归,六铢苓术芍冬依,膏姜桂草同分两,十八铢兮芩母萎。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芩连苦降藉姜开,济以人参绝妙哉,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拒格此方该。




⊙白头翁汤


三两黄连柏与秦,白头二两妙通神,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难通此方珍。




霍乱方


⊙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原方主救阳,加参一两救阴方,利虽已止利肢兼厥,干呕心烦胆尿襄。




⊙通脉四逆汤


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纳亡阳此指南,外热里寒面赤厥,脉微通脉法中探。


面赤加葱茎用九,腹痛去葱真好手,葱去换芍二两加,呕者生姜二两偶,


咽痛去芍桔须加,桔梗一两循经走,脉若不出二两参,桔梗丢开莫掣肘。




⊙四逆散


枳甘柴芍数相均,热厥能回察所因,白饮和匀方寸匕,阴阳顺接用斯神。


咳加五味与干姜,五分平行为正路,下利之病照此加,辛温酸收两相顾,


悸者桂枝五分加,补养心虚为独步。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此方为法度,


腹中痛者里气寒,炮附一枚加勿误。泄利下重阳郁求,薤白三升水煮具,


水用五升取三升,去薤纳散寸匕数,再煮一升有半成,分温两服法可悟。




⊙乌梅丸


六两柏参桂附辛,黄连十六厥阴遵,归椒四两梅三百,十两干姜记要真。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三两辛归桂芍行,枣须廿五脉重生,甘通二两能回厥,寒入吴萸姜酒烹。




⊙麻黄升麻汤


两半麻升一两归,六铢苓术芍冬依,膏姜桂草同分两,十八铢兮芩母萎。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芩连苦降藉姜开,济以人参绝妙哉,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拒格此方该。




⊙白头翁汤


三两黄连柏与秦,白头二两妙通神,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难通此方珍。




霍乱方


⊙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原方主救阳,加参一两救阴方,利虽已止

(2)理解

(3)预习+复习

【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新84讲)邓中甲〈附经典版|中医思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