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风信楼》中姑娘的一些看法

因为坚持不看剧透纯手工过剧情,所以有的理解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如有不同意欢迎讨论,不接受抬杠靴靴。
首先说雎统领,雎鸠本身没有太强的道德感,为了王爷的大业她是可以做任何脏活儿的,但这不就是她天生性格的所致,而是在王爷培养杀手的计划中形成的,包括被赌鬼老爹捡走都在王爷的安排之下。实际上雎鸠的内心非常柔软,从结局月圆中就能看出她对于家庭的温暖太渴望了,就算养父狗改不了吃屎她也没法不管养父,因为不管如何,养父是悲惨童年里唯一给过自己关爱的人,后来王爷把她招进府门,培养她,她感恩重恩的性格再次把王爷当成了恩人和亲人的结合体,这也证明最后不把真相完全揭露她也不会下决心反王爷,甚至在真相揭露后师爷称帝,贵为皇后的她还是会经常想探望被拘禁的王爷,最后在王府认识了师爷,被师爷吸引,在师爷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直想追寻的东西,由于在楼里时间最短,她眼里的人其实只有师爷王爷 还有放不下的赌鬼爹,其他姐妹更多是工具人,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再说黎氏姐妹、无晴和仙子,虽然这几个姑娘性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她们或在风信楼筹备时或在楼刚开不久时人生突然遭遇重大变故,当人的生存环境突变时她们的行动势必会发生不小的改变,但由于她们的成长环境和性格差别巨大,面对类似的境遇时她们的选择也完全不同。
一一从小被姐姐保护的很好,天真就是她性格的底色,也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喜欢她,这就是只要师爷没明确拒绝她她就始终不放弃的原因;无晴虽然在规矩颇多的官宦人家成长,可是天生放荡快意江湖的她对加在身上的规矩无比反感,攻略无晴后我们能看到,她没什么恋爱经验,和心上人相处更像和兄弟在一块儿,表达爱意的方式笨拙可爱,“你在看那些公文我一把火把它烧了”她以为她心里这辈子会无牵无挂的活,可是家里四十几口人命让她一下子无所适从,江湖讲的就是有仇必报,可侠客也讲惩恶扬善,在知道自己家里是“恶”的那一方时这种手足无措也不难理解。双双和仙子暂时先不说,但是她们的选择也和自己的成长环境关系巨大,尤其是仙子,我觉得“关”这个姓氏在中国首先想到的就是忠义,雎鸠的忠是对于王爷,关家的忠是对于岳朝。
大小姐应该是姑娘们进楼之前家里环境最好的一个,可以看出聂将军对于自己的女儿有多么宠溺,除了露宿了两月之外她之前没有受过太大的苦难,如果说一一是小孩子脾气,聂香就是小女孩脾气,面貌出众,多才多艺,家境殷实,她有撒娇任性的资本,在明确自己对师爷的心意后,她的好感剧情是最有恋爱感觉的,也正是因为她从小其实什么都不缺,所以她不会像雎鸠那样因为仰慕,像仙子因为陪伴,像黄婵因为信任,像鸽鸽因为前世,她的爱就是纯粹的这个男人我看上了就不放手,而且她对于任性的度把握的恰到好处,小作怡情,让人不得不爱。
如果说雎鸠是忠的化身,黄大夫就是善的符号,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就像双双说的那样,历经艰险不改初心,这个人太不容易了,她的善是下意识的,是根植在骨子里的,为了救十四岁的孩子粉身碎骨,这种善是不可能伪装的。虽然对道德要求极高,但当她认可了师爷是同道中人之后,她的爱也是炽烈的,当她把对师爷的称呼改成了“阿信”的时候也意味着心中不轻易示人的一面将彻底给眼前的这个人展露出来。
玉漏是天生的美人儿,可是乱世中命运并没有给美人太大好处,卖艺,再到后来进青楼,让周围的人高兴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生存手段,长此以往讨好型人格形成,她在乎所有人的感受,可就是忘了自己的感受,直到师爷出现愿意花时间和经历带她找回自我,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在这条路上,她也爱上了身边的人。
双双在楼里与其说是姐姐更像是位老妈妈,一一小时候她就致力于保护妹妹的单纯,而来父亲被任平生害死,她的心理负担就更重了,如果不触发悸动她可以说对于师爷没有感恩之外的其他想法。而让她动心的条件其实也足以证明她的性格,首先,她能接受自己作为杀手将要杀人的事实,即便心里排斥,但是为了妹妹,为了将来的自由,她的理性告诉她必须做不愿做的事儿,而感性又让她希望师爷是有原则的人,所以当采选官抓人时师爷的一句“保持善良的心”对双双来说如释重负。而为了保护妹妹,包括每年年夜饭的操劳,我们能看出她平时习惯了保护者的角色,当师爷拍着她的肩头宽慰她,在受伤害时抱起她,她终于变成了被保护的人,双双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
来说说吴姐姐,其实所有剧情走下来,绝大部分姑娘要想让她动心都要顺应她们,比如仙子必须要忠贞,阿婵必须要善良,无晴必须要随性,虽然攻略后她们的感情都很真挚,但她们是不会因为对师爷的感情而改变自己的,但唯独吴姐姐和玉漏不同,她们是真的会因为师爷与她们的相处模式不同走上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尤其是吴氏最为明显。总看有人讨论善吴恶吴哪个才是真正的吴氏,我个人认为还得是善吴,因为对于真正的天生坏种来说其实是不可能因为旁人就改变自己的本性之恶的,师爷也很清楚自己的引导不是在改造吴氏,而是让吴氏回归本心,让她找到因为这些年见识的无数丑恶而蒙蔽的最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