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眼看手稿」Nike PG 2

别吐槽“足力健”了,来看看它“爷爷”的手稿吧!

我是小铭,这里是「铭眼看手稿」,又到了星期四,每周四定期更新哦。在每次的文章中小铭都会选出几张球鞋手稿与大家一起聊聊。Paul Geroge目前效力于快船队,他正穿着自己的最新一代战靴PG 4征战赛场,而今天手稿的内容却不是“千夫所指”的PG 4,而是它的爷爷辈:Nike PG 2。

PG系列设计师是Tony Hardman,你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他的作品你或许听过,说不定你还穿过。Tony Hardman在为Paul Geroge设计签名鞋之前,他的作品大多是定位于中低端市场的球鞋,而这种定位让Tony Hardman的作品极大地受制于成本,毕竟制作每双鞋都有一个报价表,如果超过了报价,产品经理就会和你抱怨了,毕竟每个品牌都得控制成本,尤其是对于不同定位的产品,但这并不妨碍他作品的实战性能与颜值。

从左上开始顺时针开始分别为
Nike Zoom Crusader
Nike Hyperchase
Nike Zoom Live 2017
Nike Zoom Run The One
说回到我们今天的主角:PG 2,它的首发配色是与PlayStation合作的联名配色,将球星的个人爱好与配色结合,赋予了一双球鞋更多的文化属性。PG 2作为Paul Geroge的第二双签名鞋,它的手稿上又有些什么巧思与细节呢,接下来我们便进入正题。
来看看PG 2的手稿吧~
01
Outsole

右下角“CLOUDS”
左上角“PISTONED ZONES"
左下角“PALMDALE TO MOON”
中间偏左“GREG'S CYMATIC PATTERN”
气垫图“10MM BAG MAXMIZE ZOOM”
手稿中左下角“PALMDALE TO MOON”,PALMDALE是Paul Geroge的故乡,MOON是月亮,从故乡到月亮,Tony Hardman将故乡与月亮联系起来,一个个的鞋底纹路摆放即对应Paul Geroge故乡的山脉也像月亮的环形山,这是一个有诗意的设计;中间偏左“GREG'S CYMATIC PATTERN”意为Paul Geroge声音的模式,而单个的鞋底纹路是不是很像说话时声音波纹的发散呢;左上角“PISTONED ZONES”,Tony Hardman在手稿中将足弓与后掌处的区域进行了结构处理,但最终的成品上却没有体现。

右上角的话极其重要:“PAUL WANTS STABILITY”,意为Paul Geroge在这里需要稳定性,而“这里”就是足弓处,说明足弓处的稳定性对Paul Geroge很重要;下面气垫图中“10MM BAG MAXMIZE ZOOM”,则说明了这块10毫米的尺寸的气垫真的是Tony Hardman能给出最MAX的一块气垫了;左下角“CLOUDS”则说明了中底泡棉的形状灵感来源:云,同样也符合乔治一开始在PG 1上对球鞋的要求:“想要一双漫步云端的鞋”。

02
NEWER/BETTER/WARMER

手稿上有一个让我感动的地方:蓝色的小字意为父母永远会在他身后,“他”当然是Paul Geroge,而手稿中左边的鞋底下方是“MOMS”母亲,右边鞋底下方是“POPS”父亲。“PARENTS ARE ALLWAYS BEHIND HIM”是父母永远在他身后支持他的意思,在鞋底的设计上,其实也有一处很巧妙,就是印有父母名的鞋底纹路会上翻包裹住后跟中底泡棉,Paul Geroge的脚也被包裹在其中,上翻的纹路是PG 2最末端的部分,也正是BEHIND HIM的意思。这个设计的寓意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一些家庭亲情感所在。

亮色的小字便是介绍PG 2更新与进步的地方,我便不在此赘述了,免得有人说恰饭。前掌处的“ADAPTIVE LOCKDOWN”则是动态锁定系统,Tony Hardman将之称作“动态翅膀”,能够随着穿着者的前掌大小动态地改变“翅膀”张开的程度。鞋面上的“VARIABLE LACING”也是一处“动态的鞋带”,原理与“动态翅膀”类似。


03
Upper Vamp

中间靠上“COMFORT!”
动态翅膀处“COMFORT VAMP!”
鞋领处“COMFORT COLLA”
中间“NO STRAP!”
Tony Hardman将“EVOLUTION VS REVOLUTION”写在手稿的中间,意为“进化对革命”。我认为PG 2的创作则像是一种“进化”,在上一代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作为PG 2的设计Tony Hardman则相信这种“进化”能够对抗“革命”。
手稿中“COMFORT”这个单词出现了三次,第一次便是在“进化对革命”的下方,说明Tony Hardman很重视PG 2的舒适性;其余两次分别是“舒适的鞋面”与“舒适的鞋领”,说明鞋面与鞋领的设计都是围绕“舒适性”开展的。鞋领处的设计采用了类似于Nike Zoom Crusader鞋领的双层设计,恰巧这双鞋也是Paul Geroge在拥有签名鞋系列之前最喜欢的球鞋,更巧的是Tony Hardman正是Nike Zoom Crusader的设计师。

下:Nike Zoom Crusader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在手稿中间有“NO STRAP!”不要带子这句话,PG 2上取消了PG 1上前掌绑带的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动态翅膀”设计。这一改动也符合手稿中提到的“进化”概念。
04
Nike PG 2.5

PG 2.5相较于PG 2的区别在于前掌处的设计。在手稿中详细地展示了前掌绑带的工作原理,一条“LATERAL”横向的绑带从中间剪开,剪开的部分穿过鞋内侧的搭扣,魔术贴的部分位于鞋外侧,通过拉扯调整绑带末端在魔术贴上的位置,达到调整前掌松紧的作用。“LATERAL”穿过搭扣的部分中间是掏空的,因为前掌弯曲时这个位置会向中间聚拢,可能会产生卡脚的情况,手稿上这个掏空的细节不至于让“LATERAL”的存在而影响舒适性,在PG 2.5成品上的呈现方式则是由两条小绑带进行连接。在手稿左下方部分展示了三个不同形式的搭扣样式,最终还是采用了梯形的样式。

最让PG 2.5出名的不是它的主人,而是穿坏它的人。在去年2月杜克大学对战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比赛中,Zion正是选择的PG 2.5作为他的战靴。由于各种原因,开场不到20秒后Zion脚下的PG 2.5就被踩穿了,Zion的膝盖也受了伤。我觉得PG 2.5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但他脚下的PG 2.5的质量确实匹配不上Zion的比赛强度。


最后几句话
在今年推出PG 4后,网络上对它的评价可以说是“骂声一片”,有的人甚至质疑球鞋设计师的专业性,虽然今天的手稿不是PG 4的手稿,但却是属于同一位设计师的手稿。希望大家在看过PG 2与PG 2.5的手稿后再重新去看一眼PG 4,它没有“所有人说的”那么烂。作为Paul Geroge签名鞋系统设计师的Tony Hardman已经调离了篮球鞋设计部,转投到了Nike Running Innovation设计部。

一个球鞋设计师所要考虑的内容比我们在手稿上所看到的内容多得多,我希望通过「铭眼看手稿」让大家不仅能了解球鞋背后的故事,同样也能了解到球鞋设计师的辛苦,一双球鞋的背后远远不止四张手稿。
在看过这期PG 2手稿后,我希望大家能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双球鞋,我们可以质疑一双球鞋作为一件商品的价值,但我们无法否定球鞋设计师为他的作品付出的汗水。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自己对PG 2或是的Paul Geroge签名鞋看法,如果有想看的手稿也记得一并评论哦,同时别忘了点个在看,也可以转给你同样热爱球鞋的朋友们!「铭眼看手稿」,想和你聊聊更多不止手稿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