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看 新瑶海》第九十期|瑶海区:聚力攻坚城市更新 老城区焕发新气质


舒适、宜居的住宅小区生活环境,关乎着每一个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瑶海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将改造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以及配套设施建设,让小区空间布局更合理,生活环境更优美,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聚力攻坚城市更新,让老旧小区有了新品质、老城区焕发新气质。


老旧小区大改造 惠民工程暖人心

怡馨苑小区位于瑶海区众兴路,2001年交付使用,共13栋住宅楼。由于建设年限原因,小区各项配套设施陈旧,存在机动车停车位不足、外墙脱落、屋顶漏水、绿化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与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存在着矛盾。

为了打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2021年怡馨苑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计划。历时3个月的施工改造,怡馨苑小区 “旧貌换新颜”,一栋栋旧房子“新”起来,一条条道路“靓”起来,真正使老旧小区美了起来。


如今,焕然一新的小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全新打造的休闲娱乐的健身广场,俨然已经成了小区居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仅是硬件提升,更是生活方式的再塑造。走在大兴镇漕冲花园小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景观水池、木质栈桥、景观石,整个小区“水景交融美如画”。

现如今,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日常。在漕冲花园小区内就有一条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慢步跑道。

把居民身边的每一件事办好、办实还要体现在细节。老旧小区一般都是老年人居多,为了方便老年人出门散步休息,在小区改造之初,瑶海区还专门广泛征求居民们意见,并在小区广场、步道等场所设置了多个方便老年人休息的座椅。


如今,在瑶海区有不少老旧小区焕发新颜,路灯亮、路面平、管道通、秩序好、设施全、环境美。随着居住生活的更舒适、便利、安全,群众生活质量也大大提升,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归宿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区怎么改 居民说了算

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国家和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瑶海区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内在需要,更体现了人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愿望。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难题,瑶海区积极征询居民意见,把收集的居民意见进行整理分类,根据小区的整体结构布局进行综合改造,打造样板小区,精品小区,助力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当天上午,来自瑶海区红光街道钢北新村社区党委书记焦璐璐正挨家挨户上门广泛听取和收集居民意见,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真正做到为民惠民。

钢北新村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小区路面坑洼,墙外的电线、电话线、网线交错成一张大大的“蜘蛛网”。为早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今年钢北新村也纳入到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并且积极发动居民参与改造方案制定。

在前期调研走访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还邀请专业设计单位提前进入小区实际勘察,分别对小区道路、雨污分流、线网入地、绿化亮化等实行“外科手术”式诊疗,努力解决老旧小区居民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除了让小区外观“变亮”起来,更需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对此,在施工设计稿中,还专门对闲置的公共区提档升级,打造花园景观,让居民享受到花园式小区带来的幸福生活。


自2012年起,瑶海区对老旧小区开展了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截止2021年共整治198个老旧小区,总建面619.08万平米,1978栋楼,83582户,惠及25万余人,总投资约19.1亿元。
开窗见绿,整洁优美,秩序井然,近年来,瑶海区一个个老旧小区的华丽转身,诠释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项目,让居民共建共享高品质城市建设成果,真正做到用诚心换民心、用实干聚民力,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造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编辑:沙金 制作:王晓娣
全媒体记者:许翼 李二明
新媒体发布:龚雪
主持人:宣艳 刘杰 配音:韩敏
执行制片人:朱千里
制片人:关堂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