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文】梦游记
{引言}
十几岁的你年纪,最适合给自己造一个梦。四年的时光,足矣让这个梦流光溢彩。
金灿灿的阳光穿透了门窗,绿莹莹的草木点缀了长廊,深蓝色的校服把准了方向,少年的张扬会点亮梦想……我是手握船舵的造梦人,在彩色的洋流里肆意徜徉,伴随的清风永远和详,梦的出口近在前方。我不关心梦何时结束,只想在梦里大醉一场……
或许梦醒之时,梦已成真。
{正文}
在这个高中生活初见雏形的晚上,我终于是开始好好回忆我初中四年的生活。
其实与我而言,可说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我决定把进度拉快一点,直接跳到九年级再度家访的暑假。
在经历了八下的长时间网课后,突然被我妈告知已经很久没有见面的班主任要再次造访,我是真的有点慌张。毕竟网课嘛,谁能不偷着摸点鱼呢?而且八下的所谓数学“期末考试”还以一个如此糟糕的成绩收场,属实是让我感到心虚得很。
等到真正见面时反而没了等待班主任来到时的紧张。她还是那个熟悉的、温柔的、对我信任得有些过头的样子,至少我当时是那么觉得的。她一直都和我妈说:“她精力都没花在学习上,到了九年级什么活动都没了,她肯定行的。”
据我爸的清楚描述,那天他问班主任我在班里的位置时,她犹豫了好久,似是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中上。”从此我爸对于我成绩的印象就定格于此了。我妈则解释是因为班主任作为英语老师,并不是那么清楚我的其他科成绩。不过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成绩也证明了她的说法,确实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进不了,退不甘”的尴尬境地。
九年级突如其来的学习强度让人无所适从,毕竟学校快乐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在疯玩了三年之后,我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出所料,九年级的第一次月考我以极其狼狈的模样缴械投降。物理成了我最后且唯一的底牌,其他的科目好笑地组成了“英国广播电视台”和“常被歌手‘吃’的唱片”。
当我在回家的路上就哽咽着和我妈报忧时,我妈那句支撑我一次又一次重整旗鼓的名言出现了:“你记住,一场考试,只要你考得好,就有用;你考不好,它就没用。”后来这句话便成了我和她通报成绩的“暗语”:“这场考试没用了。”
初三上有一件十分荒谬的事,已经十四满周岁的我得了一个我妈认知里小宝宝才会得的病——水痘。因此,我开启了漫长的三个礼拜的单机学习生活。当然,这件事可谓是困难重重。一会儿这个老师没开麦,一会儿那个老师没共享屏幕……最悲催的时候,是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在校外,班主任忘记开麦且上课把手机静音的那节课。我使出了浑身解数试图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可惜键盘都被我敲翻了屏幕都被我画的不能看了都没有人意识到我听不到一个字。只能向拥有校内手机使用权的高中学姐吐苦水,她倒是一边笑还一边安慰我。
那三周里,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还分别开了一次课。语文课因为碰巧有无法到场的老师,我便沾了光,体验了一把真正的“听课”滋味。数学课则没那么好运,我的屏幕全程没有任何动静,却因为是公开课我也不敢造次。数学老师在课后向我表示那节课很简单不听也不要紧,属实不知道她在给我的作业批了大叉之后是否还是这么想。
当然,这就能扯到我的一大毛病了——话多。我也深知自己的这个问题,一唠起来就没了边。更甚的是,在九年级甚至从和同学聊天发展成了和老师聊天。以至于后来快中考了我们班的化学课吵闹异常时,化学老师来了一句:“我们班最安静的时候是***发水痘的时候。”我虽然无语但也不可置否,而且我和化学老师的“爱恨情仇”也不是一两句说得清的。
在我终于回到校园,投身紧张的一模考准备时,又一个意外发生了。本地疫情突然爆发,我又被关回了家里。紧接着就是大家轮番阳,作业和网课也是“七零八落”。直到中考完我还有没批过的作业堆在一边。老师们刚开始时还一再强调恢复线下就马上会迎来一模考试,到最后还是在线上考了这个“一模”。
一模成绩大概是我上九年级第一次还算满意的考试,但参考价值基本没有。除了是区里统一的卷子,完全没有一点一模的样子。甚至都是自班老师批的,我的语文作文还写超时了几分钟。但是语文老师给的140的高分还是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努力还是会有回报的。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初三最努力的时候应该还算是九年级上的十二月。那时突然就发觉距离一模只有一个月了,终于理智回笼抛下了手机电视开始每天在解决完学校作业后挑一套数理化卷子做。当然这个行为在网课后便没那么连贯了。好吧,我承认自己是真的很贪玩,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和我妈说我花在学习上的精力不可能是百分百。
差点就忘了九年级一开始的历史中考。写到这儿才想起来也充分说明了我中考为什么心态特别平稳的——刚考完的科目就感觉是上个世纪考的了。那段时间也是拼了命的在学。我本身就对历史不感兴趣,在上历史课前连朝代顺序都记不清的那种不了解。但是从八月到考完历史中考,我真是拿出了十足的劲儿。写字一向慢的我不遗余力地往书上抄笔记。特别是中国历史第三册,上面的小作文是一篇接着一篇。每周都要找套题,写篇小作文给历史老师看。直到后来她给我的评价成了:“你的作文呢,就属于那种不是特别出彩,但是可以拿高分的。”对历史没什么感情的我也不求出彩,只求稳妥罢了。最后的中考成绩也完全被我预料到了——被“赤旗”“背刺”扣了两分,也算是无功无过了。
九年级下又开始得令人猝不及防,在大多数科目都学完了所有内容之后,日子就开始变得枯燥起来。日复一日的做题、考试、讲题、订正。大概从这时起,哦不,大概要早得多了,我们班形成了一股上课不听讲埋头狂干作业的风气。这个现象其实远比我想象的出现的早,只是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加入时,我才察觉。我开始是真的十分鄙夷这件事,但是后来也进入了这个行列,甚至比一些始作俑者更甚,后面会具体展开。
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变量,很多时候就全当放松了,让紧绷的神经松懈一会儿,虽然依旧有人不厚道地选择内卷。现在想想也是蛮有趣的,到最后在体育课上踢球、打球和在课间抽皮条竟成了我们唯数不多的的消遣。
再来细说考试科目吧!毕竟“一天考五门——考门”的某所谓“变抽象了”的人的著名“论断”都出现了。对我最“不离不弃”的就是物理了。它是我唯一一门在大考中无论别科考成什么样它都能毫无影响地最多扣一分的学科。我真的不是要显摆什么,平时的成绩也会有63、65的时候,但我对它的感激难以言表。一向的好成绩也让我在物理课有点小特权——睡觉。这让某位学妹非常不解:“我要是上你们物理老师的课,我没事干都可以盯她一整节课好吧!”确实,我们的物理老师长得很漂亮,气质也很好,年龄和样貌严重不符。最可爱的是她性格很开朗,不是真的特别生气的时候连骂人都会把自己逗笑。当然,在我坐在第一排正中间明目张胆地趴了一节课时,被物理老师吐槽的右桌发出了强烈不满:“她都睡了一节课了你怎么不说她啊!”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他说我坏话我都能精确无误地在前几秒醒来。物理老师用一句话堵住了他的嘴:“她考70分么是不用听了呀!”这句话真的让我特别快痛快。啊!这就是恃才傲物的感觉嘛!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物理课太过放肆,最后中考时被莫名其妙扣了两分过程分,只能说是平时确实不太细抠书写咎由自取了。
但睡觉这件事并不是物理课的特例,最常还是在数学课上。数学课的时间真的太过刁钻。直到现在我依旧不能理解为什么下午第一节和中午要有数学课。根据我爸的说法是因为数学课放下午第一节可以防止犯困。我觉得这纯纯是胡扯。到后期我基本上每节下午第一堂的数学课都在“昏迷”。而每次右桌在我醒来后几秒内就会说出那句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话:“老师你别讲了***都撅过去了。”当然我的数学课大半还是清醒的,和数学老师的关系也不错。她也是一位特别有魅力的老师,而且雷厉风行。两个差不多三十人班的一共六份作业,一个小时多就全部批好,曾经创造过一节课讲五张卷子伟绩。刚上九年级时因为她完全不同于先前数学老师的授课风格,我们都说她开了“速通大法”。在她的带领下,我们也成为了压轴题做得最快、最多的班级,从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的最后一名逆风翻盘,一次比一次考得好,直到中考据说一举打败了三班五班成为年级第一。当然这部分没有实锤,但从我们班主任骄傲的语气里也是不难看出我们的成绩十分出色了。十分可惜的是,到中考我还是没能成功完全拿下18、24、25题,但好在了生活经验比较丰富,还是考了个看得过去的分数。
“数”、“理”都说完了,就来来说说化吧!前面提到我后来也开始在课上狂写作业,这点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了化学课。印象很深的是一天数学老师发了张“三叠卷”,我不想听化学讲评便开始做。我作为第一排的“特别关照区”学生,写作业也不藏着掖着,就那么明目张胆地放桌上写了。因为班里这么干的人多老师其实大多是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或者就是象征性地收一下,稍微过会儿再还给他。那天就是第二种情况,我写了没几题的卷子被化学老师收走,定定心心地听了一会儿课,她把卷子还了我。但我“贼心不死”继续写,后来老师也没注意我,等到下课时我已经把那张卷子写完了,遭到了小姐妹的深深唾弃。还有一次奇葩的,是我因为写数学题忘记听一道不会的题的评讲,请化学老师再讲一遍 ,她让我别问她下课找某个男同学帮我讲。那个时候我和那个同学的cp在班里疯磕,她这么一说我们班是真炸了。我一直到中考都没问过那道题,可能这也是我化学分不高的孽因吧,在化学课写数学的“混账”。化学老师对于我和那位同学的执着真的比我对于我对我们班某cp的执着还要可怕。在她发表了“最安静”言论后,我赌气收拾了笔袋,扬言要去办主任那儿开出门条,然后就真从前门走了,跑到她所在的办公室找到道法老师要了根棒棒糖。那时候二模已经考完,我用我那50分满分换来的底气任性了一回。当我从后门回进教室时,全班的目光突如其来地转向了我,盯得我甚至有些发毛,然后在我的不明所以中爆笑。后来我才知道,化学老师在我跑走后和那位男同学说:“你快去找她呀!”这种疯狂的行径和其引起的剧大骚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过于格式化的生活,虽然我们班每天都能找出点新乐子。
与吵闹的化学课、活跃的数学课、欢乐的物理课截然相反的是过于沉寂的语文课。一方面是因为语文多在第一节课,很多同学都会犯困。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推测可能是因为每天一来学校就因为语文课代表的身份被老师点上台去一边罚站唤醒神志一边领读,我在语文课上从来没有犯过困。于是在后来的某天的语文课上,我把那句“撅过去”还给了右桌。但“霸占”着语文课代表这个职务我心里却是一直有愧。毕竟我似乎是一个“啥啥啥不行”的语文课代表。背诗没有闻姑娘背得多,读书没有“铁公鸡”读得多,做过的分享也远没有别的同学的精彩……甚至语文成绩在九上还是班级中下的状态。但是好在我努力得不算晚,在九下一举蝉联了几次语文考试第一后在前段班稳定下来。在语文课代表这个座位上我终于是不再如坐针毡。二模的语文成绩着实给我提了个大醒——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稍有不慎,理我的梦中情校就会相隔万里。其实和我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已经知道,从头到尾我的目标都没有改变过,是班里为数不多的执拗得很的。后来我便会去请教语文老师一些修改文章的问题,我对于文字确实是有点执着了,不知她是不是也对我放心得可怕,每次都以“可以的可以的”、“好吧好吧”收尾,后来甚至有一次答复我“好了好了,别来烦我了。”
我一直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也觉得这样描述自己没什么不好,甚至从参加了多么多场辩论赛的表现中就能看出。从九年级伊始我就没想过掩藏我的狼子野心——我不甘。那时和一个排名一向靠前同学聊天,他安慰我的成绩可以冲区内最好的市重点。我承认我那磕磕绊绊的成绩当时还撑不起我那高得骇人的心志,也就没有声张,真诚地感谢了他的安慰并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
比起语文学科警醒的来临,道法才是来的最早的那个。九下的第一次月考,我“爆冷”地考了个19分的道法成绩,差点就不及格了。我妈因为这件事严肃地和我讨论了这个问题,并且在后来的考试中持续关注着这门课。
道法老师不是本地人,说话有自己的风格,造就了很多被我们班同学经常重演的“名场面”。她对我们班的宠溺真是令人感到震惊。特别是近中考的时候,我们班基本每天人手一根棒棒糖或是一包小饼干,甜腻的果香总是萦绕着教室,给“暗无天日”的冲刺生活带去了一丝滑稽的成分。
同样发生过极端“滑铁卢”事件的还有二模时的跨学科,个位数班级倒数的成绩让我妈哭笑不得。但二模好在只有跨学科一门考砸,别的科目都稳定发挥,又是小分值科目对总分影响不大,但她的小本本上又记上了一笔。谁曾想最后在中考中甚至是这门二模时让我难堪至极的科目和别人拉开了差距,弥补了别科的纰漏。
跨学科的两位老师我是非常喜欢的。八年级时,和几位同学在生物老师带的TRIP课课题中呈现了我整个初中最满意的作品——“芒种”。这件事甚至还给我的英语作文提供了素材。地理老师则是位风趣的男老师。最后一个学期过半后,我总是会“精神失常”地看到他就喊:“泰酷辣!”其实也可以理解——“初三牲”嘛,哪有不疯的。
五一假期前的二模,不仅让我们对自己的水平在区内有了一个大概的评估,更让我们切身地体会到了我们学校在区内的优秀。毕竟作为一个公办学校,校平均分拉第二名某民办学校十一分还是一件非常令人震惊的事。二模后的家长会我爸妈全部都出席了,越来越向前的成绩也让我明白自己离梦校再进了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在五一假期结束的那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我们的第一次,却也是最后一次的春游。整个初中生涯只有一次秋游和一次春游,甚至前者在六上,后者在九下应该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了。
越临近中考,越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在中考前的两三周里,我的成绩陡然下滑,特别体现在语文和化学上。班级里几乎所有同学可以考到80分以上的卷子我却只有七十多,平日里无论怎么和化学老师闹都不会掉下42分的化学成绩只能考三十七八。我妈给我吃了一剂定心丸:“没事的,我之前问的一个专门研究考试的心理专家说,二模考的好的小孩到中考也会考得好的,它正好是一个周期。”我选择完全相信我妈,也为了自己的梦想,继续努力地坚持下去。在这场比赛里,跑得快的都已经到终点了,像我这样的,只能死磕到底。
中考前一天的晚上,我紧张得睡不着觉,我妈陪了我很久,说了些宽慰的话。第二天上考场拿到语文卷子时我却出奇得冷静,甚至十分庆幸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修饰了那篇作文。下午的理综也是这样,向来冒失的我看到那可以算得上是“离奇”的题目从未如此镇定过。可能当真是母子连心了吧?那天我妈也一直心平气和,甚至出奇地顺利。中考的第二天则有些狼狈 ,雨比前一天大,雷声轰隆隆的,英语考完后甚至头疼到访,从没有吃过头疼药的我吃了药睡了会儿就再次走进了考场。或许确实是在这一年里积攒了些许人品,或许是因为数学老师的那句“要考满分啊”,直到考试还剩五分钟我觉得不再有挣扎的可能时我才渐渐又感知到头昏脑涨。最后一天的道法就十分顺利了,甚至简单到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在估分时没给这门扣分,结果就是它和物理唯二的两门有望可以拿满分的学科都扣了点零碎。
中考结束就开始了一系列的玩乐时光,那根绷紧的弦终于松下来,享受着半只脚踏入“成功”的喜悦。
拍毕业照那天,好多已经转学的都回来了。大家在一起嬉笑打闹,甚至有点人来疯了,没有半分要步入高中或是已经步入高中的模样。最有意思的还属那天在我们的连番“轰炸”下班主任终于承认了她和隔壁班班主任的恋情。当然一切都有迹可循,特别要感激那天年级组长在我和闺蜜在数学办公室时说了那句“你老婆穿170”。两次的办公室都像进了猴一样传出疯狂的尖叫。
再后来就是毕业典礼了,说实话那几天我有点魂不守舍,也不明所以,可能是因为打心底里没法这么快接受分离吧?蛮遗憾的一点是我因为有节目还是没有看到完整的晚会过程。待在学校四年,一次完整的毕业晚会或者新年音乐会甚至是社团大联欢都没有看过除了我应该也没几个了。
整个晚上,泪点一向低的我居然一直没哭。直到我带我爸到“达人剧场”去拿我的东西准备和同学们去吃夜宵时,无意间说了句:“带你看看这名义上待了四年其实只待了两年半的校园。”蓦的,我的眼泪不受控地落下。是啊,这个我们名义上待了四年的校园,马上就不属于我们了。
查分那天我自己倒是没啥紧张,反而一向对我溺爱得厉害的我爸紧张得要命。得知我的分数之后,爸妈都很激动,外婆还紧张兮兮地分析去年的录取分数。我说不出是什么心情,想起同学们在群里说的话才反应过来——我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老师了。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终出的分数线低得让人怀疑,不过与我而言也不打紧了。我能确定的,是我成功地进入了这个一年前我只敢痴心妄想的学校。
最后的最后,我才真正懂了当年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那段村上春树的话:“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现在可以来说说我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以及为什么拖到现在才写了。一方面是因为我懒,很诚实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份离别,不论是对同学,对老师,对整个初中让我成长到现在所经历的一切。
故谨以此文,至我明艳灿烂的初中生活,向我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告别,开启我人生新的华彩篇章!!!
{后记}
窗户半开,窗外阳光正好、绿树成荫,一阵微风拂过,这时我才切身地感受到——夏天要来了。
注:本文引言为九下语文老师要求写回忆录序言时本人的作业,后记中考前的随笔。本文共7k+字,完成于2023-8-10。真心祝愿你我的人生,都可以熠熠生辉!